APP下载

让“生本”走进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016-03-18沈喜瑞

考试周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桃子小朋友苹果

沈喜瑞

一、激情导入

师:今天,老师将与同学们一同上一节复习课。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本学期所学知识中哪部分的内容最困难?

生:应用题部分(绝大部分同学)。

师:数学应用题部分内容确实很困难,但是老师告诉大家,这部分内容是十分重要的。

师:我们每一位同学都不是困难的懦夫,老师相信你们每一位同学都能勇敢地战胜困难。你们说是不是?

生:是!(齐声说)

分析:老师言语和蔼、态度可亲。如“一同、大家、我们”等字眼无形中把老师和同学融为一体。师生成为共同学习、共同探讨的伙伴,消除了学生的畏惧心理。老师激励性的问话恰到好处,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决心。此“导入”突出了高度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强调学生是教育的真正主体,是学习的真正主人的生本理念,为师生共同学习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

二、研讨求知

第一板块:

看图编题并解答。

师:出示多媒体。

师:上面画了些什么?

生:苹果和桃子(齐声答)。

师:(追问)谁能很快说出上面画了几个苹果?几个桃子?

大部分能急着点数,有少部分能急切地大声说:“12个苹果,6个桃子”,“6个桃子,12个苹果”。

师:好!你们真是眼明手快呀!就是12个苹果,6个桃子(板书:12个苹果,6个桃子)。

师: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你是怎样很快说出12和6的?

生纷纷举手,有部分定睛不语。

生1:有3行苹果,每行4个,一共12个;桃子就是6个,我一眼就看出来了。

生2:有4行苹果,每行3个,一共12个;桃子就是3个3个的数,3加3就是6个。

生3:老师,我还有办法,把苹果从中间分左右两部分,每部分6个苹果,一共6×2=12个;桃子不用数就行。

其他学生茅塞顿开,跃跃欲试。

师:同学们,你们表现得都很勇敢也很聪明(特别是生3)。下面看看题目是怎么要求我们的?

【块一分析】教师提出问题有很强的激励性,而问题又具有竞争性和挑战性。这样很好地把握了二年级小学生爱表行自己的心理特点。注重“以学定教”,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营造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把学生当做学习任务的“首要责任人”,把思考的权利、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思想和展示思维过程的舞台。学生表现积极踊跃,有效培养了学生勇敢的品质,培养了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生3的回答无疑是创新。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二板块:

生:读题(同桌议2分钟)。

师:你怎么想的就怎么说。谁想试一试?

生1:有12个苹果,6个桃子。苹果桃子共有多少个?

12+6=18(个)

生2:有12个苹果,6个桃子。苹果是桃子的多少倍?

12÷6=2

生3:有12个苹果,6个桃子。桃子比苹果少多少个?

12-6=6(个)

生4:我也能编将它们分装在盘子里,每个盘子装6个,需要几个盘子?

(12+6)÷6=3(个)

师引导学生:能不能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把题编得更有意义些呢?

生1:姥姥生病了,我买了12个苹果,6个桃子去看望姥姥。

师:编完了吗?

生:编完了。其他学生有疑惑(缺少问题)。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这道有意义的题补上问题呢?

生2:姥姥吃了1个苹果1个桃子还剩多少个水果?

12+6-2=16(个)

生3:(再次补充问题)买的苹果是桃子的多少倍?

12÷6=2

生4:(我也能编)我也能编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吃。每个小朋友吃几个水果?(12+6)÷9=2(个)

师:(追问)有12个苹果,而桃子只有6个,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吃,从总数上讲是平均的。可是从生活角度上讲9个小朋友吃到的水果一样吗?“平均”分得合理吗?

学生大都疑惑不解,有个别学生恍然大悟,说:“有人吃不到桃子”;“还有人吃到2个桃子呢”。(看法种种)

师:对呀!那么,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

多数同学恍然大悟,说:“6个桃子不够9个人分。”

师: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前提是很爱吃的桃子)

生1:我爱吃苹果。

生2:我把桃子让给别的小朋友吃。

师:两位同学发言都很诚实。我们学习数学不但要从数学的角度分析问题,还要结合生活实际。生活中,当然要学会“礼让”,这是我们民族的美德。但是,这道题应该怎样改一下呢?

生1: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吃。

生2: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吃。

生3: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吃。

师:三位同学改编得都很好,那么,怎样分才最合理?

【块二分析】课堂“放开”畅所欲言,关注学生学习水平、兴趣爱好和个性特征上的差异,善待、宽容、欣赏学生,捕捉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位学生在师生的激励下不断超越自我,获得身心全面发展,使学生潜在的智能得以充分的开发与展示。教师积极肯定学生参与,为进一步学习起到“加油”作用。学生不拘一格的发言烘托了课堂气氛,老师恰如其分的引导使枯燥的数学教学变为兴趣教学。本版块的品德教育十分得体,体现了教育以育人为本的教育目标。

第三板块:

师:让同学们分组讨论(怎样分最合理)。

生:小组讨论(平均分给2人、3人、6人怎样合理分)。

生:小组汇报结果(12÷2=6(苹果),6÷2=3(桃子);3人分……,6人分……)

【块三分析】分组讨论旨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探索的良好品质。本版块设计实现了在这一目标。

三、巩固拓展

师:布置作业(留意生活,用所学数学知识自编自解十题)。

总析:此案例充分体现了生本教育在数学课堂实施的教学理念。不但有效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培养。巩固拓展部分拓宽了课堂教学,让学生有意识地留意生活,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事实上,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此种作业设计为学生充分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猜你喜欢

桃子小朋友苹果
桃子
桃子
收获苹果
拿苹果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会说话的苹果
Let’s DIY Poster
等我回来再骗你
送你一箱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