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说起来”

2016-03-18刘红娜

考试周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小学语文教学能力培养

刘红娜

摘 要: 语言表达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是新课标的总目标之一,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充分说,有条理地说,有发现地说,必须培养学生自信,贴近学生生活,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说起来。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口语交际 能力培养

深入课堂听课,会发现一个普遍的问题:学生不善语言表达。原因是教师习惯于讲授式的教学方法,缺少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长期不愿表达、不敢表达、不会表达导致表达的机会越来越少,学生的表达能力逐渐钝化。对于小学生来说,抽象思维尚未形成或正在形成,“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是新课标的总目标之一。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说起来”尤为重要,势在必行。

一、培养自信,“让学生说起来”

成功使人自信,自信使人成功。自信心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表达能力的基石之一。我们注意观察就会发现,不少学生跟小朋友、家人聊天谈笑自如,但在课堂上或公共场所说话却语无伦次,颠三倒四,脸红耳赤。归根结底是胆量不够,信心不足。自信是一种美妙的处事态度,对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至关重要。学生有了自信才能充满睿智,走向成功,有了成功,学生才能感受成功的体验,心中升腾起无尽的希望,更加自信。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当时的小强根据老师的要求背诵了一篇课文。老师让小强上台背,他相信自己能背得很好。背着背着,老师轻声说了一声“不”,小强当时没有在意,继续背,过了一会儿,又听到老师说“不”。这个时候,他心里有些慌张,开始背得不流利,因为老师的陆续打断,最后勉勉强强、磕磕巴巴地把全文背完后,垂头丧气地走下讲台。另一位同学上台背诵,老师如法炮制,但是,那位学生依旧大声地流利地背诵完。当时,小强不满意老师的做法,说,我原本可以和他背得一样好,老师为什么要说“不”呢?老师说,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有人会否定你,你能够做的,就是在失败的时候,在对自己不利的时候,用自己的能力证明自己,告诉自己:我能行。在生活中,工作中,亦如是。我们常常听到否定的声音,在这些声音的冲击中,你的自信没有了,热情浇灭了,不再坚持了,就意味着成功没有了。我们应该从中得到启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好评价的激励机制,让学生实现从“我试试”到“我能行”的转变,一点一点积累自信。因此,一开学,就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表达的自信心,让他们按学号逐个上台介绍自己,哪怕只介绍自己的姓名,只要声音响亮,让大家听得清,就给予鼓励的掌声。一回生二回熟,以后就能表达自如了。对于特别胆小的,在课堂上多请他们回答简单的问题,及时给予肯定,增强他们表达的自信心。

二、贴近生活,“让学生说起来”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生活,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语文教师要积极开掘孩子身边,如家乡、社区的自然与历史文化资源,有机整合,合理利用,让那些学生耳濡目染的活生生的内容充实课堂,培养孩子们的语言生命意识、唤醒语言生命自觉性,让语文课堂教学富于活力、充满生机。因此,我们应当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素材。

1.联系学校生活。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在校园里,每天都会发生许多有趣又好玩的事情。教师可以把这些故事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例如:学校师生之间的交往,班干部竞选、演讲,观看演出、体育活动,学生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等同学们参加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都可以纳入课堂,让学生去说、去讲。

2.联系社会生活。《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的一片天地。如:央视的公益广告《中国梦》、《回家》、《关爱老人》、《筷子》、《小女孩》、《再一次为平凡人喝彩》等,个个内容丰富,感人至深。教师精心设计,都可以成为课堂上学生评说的话题。

3.联系家庭生活。家庭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如: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服装的,可以让他说一说服装的样式和特点;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水果的,可以让他说一说水果的种类和价格;有的家长是办工厂的,可以让他说一说产品的生产流程,等等。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和赞许。

三、创设情境,“让学生说起来”

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要学会竞争与合作,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说话。小学阶段正是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最佳时期,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教师要努力创设学生想说、乐说的情境,营造良好的“说”的氛围,把整堂课看做是一个创设语言情境的过程,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能说、有话会说。可通过看看说说、听听说说、做做说说、演演说说等不同形式,调动学生说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说中思,说中学,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说起来。

1.看看说说。教师可利用具体的实物创设实物情境,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实物带进课堂进行展示,让学生看实物说话。如:把“苹果、梨、葡萄”展示在学生面前,让他们仔细观察各种水果的形态、色泽,品尝各种水果的味道,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趣味盎然,发言欲极强,既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又增加了生活经验的积累。

2.听听说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听广播、听电话、听谈话、听阅读等,创设情境让学生说话。例如,在讲授语文第七册课文《九寨沟》时,教师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九寨沟如画的风景,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听配乐朗读,想象语言文字中的画面。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语言积累变得丰富具有个性。他们易于打开思维,不拘形式地表达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深刻、最受感动的内容。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说说:来到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峰顶为什么会“银光闪闪”?等等。这期间可以有朗读,有欣赏,也有评价,学生潜情入境,绘声绘色,满怀激情的回答,让学生心中一次又一次激起感情的波涛,感受语言独有的魅力。

3.做做说说。让学生动手操作,根据操作过程和结果说话。如话题《学做家常菜》,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回家学做一道自己喜欢的菜肴,把学习过程及制作过程和结果形成文字说给大家,由于话题贴近生活,而且学生实际操作过,因此学生想说、爱说、有话可说。

4.演演说说。语文教材中,童话、寓言、故事都是有人物或拟人化的角色活动,都有对话。课堂上,将教材演变成现实生活情境,让学生扮演角色,分小组进行对话训练。演的学生有热情,听的学生有情趣。还可以让学生担任生活中的实际角色,围绕某一主题进行对话。如列车员与乘客、老师与学生等,要求学生在适当的场合说出最适当的话。

总之,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只有培养学生自信,贴近学生生活,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说起来,才能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语文课堂教学只有扎根于重视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这块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小学语文教学能力培养
浅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试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三部曲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坚持“四性”,提高口语交际训练的实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