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民生新闻中的主持人舆论引导作用探析

2016-03-18莉襄阳广播电视台湖北襄阳441021

新媒体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民生新闻舆论引导主持人

张 莉襄阳广播电视台,湖北襄阳 441021



电视民生新闻中的主持人舆论引导作用探析

张 莉
襄阳广播电视台,湖北襄阳 441021

摘 要分析了民生新闻节目特性和对民生新闻主持人的要求,再进一步探析了主持人在民生新闻节目时,如何起到舆论引导的作用。笔者认为,主持人的舆论引导作用将推动民生新闻节目的健康发展,民生新闻节目能推动群众积极参与到社会公共生活中来,对中国构建和谐社会能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民生新闻;主持人;舆论引导

近几年以来,电视民生新闻发展得很好,涌现了一批火热的民生新闻节目,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和喜爱。民生新闻节目之所以受到追捧并且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在于节目的取材来自民生生活,节目站在民生的角度,抱有民生的情怀,富于亲民性、趣味性、公信力等特点。民生新闻节目相比于其他类型的电视,更能拉近跟群众之间的距离。民生新闻节目通过独特民生素材加上主持人的推导作用,对群众能起到较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1 电视民生新闻的主要特性

1.1 平民化视角

民生新闻的主角是普通的基层群众,其素材取源于普通百姓身上的平常故事,在新闻拍摄的过程中也是普通百姓身上很通俗的画面,充分的贴近百姓的生活,因而节目与受众的距离被大大拉近。但是,平民化绝不是说内容就庸俗低级,民生新闻节目的宗旨是通过百姓群众之间的事情,挖掘在事件背后的深层信息,并起到正确的舆论向导作用,引人思考和启迪,也增加了群众对节目的信任度。

1.2 贴近生活

民生新闻选用的题材上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普遍性也就是说对大众具有接近性,能够极大地吸引观众,并感觉新闻中发生的事件离自己很近,满足观众希望了解周边发生的事件的需求。民生新闻贴近生活,更关注百姓的生活和思想。这也是民生新闻生命力所在。也正因如此,民生新闻要以积极向上的正面报道为主,积极弘扬和谐社会的理念,要注重对百姓的人文关怀。

2 民生新闻对主持人的要求

通过对民生新闻节目特性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民生新闻相对其他类型节目对主持人的要求也会有对应的变化。

首先,民生新闻节目中的主持人必须有良好的亲民形象,力改传统新闻节目中主持人居高临下的形象。主持人站在普通群众的立场上进行客观的信息传播,并且要表现出对生活琐事的关心,同时具备乐于为普通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心态。

其次,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要带有明显的口语化和本土化的特色,主持人在语言的表达上,不仅要直接展现出主持人亲民的特色与良好的个性,还要起到积极的新闻传播及舆论导向的效果。民生新闻主持人跟普通群众在节目中是平等交流的。在民生新闻节目中流行的“说新闻”的方式就是将民生新闻主持人的优势充分体现的一种方式,让主持人的语言更生动。普通百姓听着更觉得亲切。

3 主持人如何实现舆论引导作用

3.1 有效利用群众的“自己人”效应

在民生新闻节目中,舆论引导的效果直接关乎新闻传播的影响力,舆论引导是民生新闻极为重要的功能。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看到,主持人在民生新闻节目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主持人要实现舆论引导作用,必须利用群众的“自己人”效应。从群众的心理角度上来说,“自己人”就是对方和自己是在同一个世界内的同种类型的人,能共同的语言和心理诉求。当群众对新闻主持人定位为“自己人”时,就能对主持人产生良好的感觉,更能够认同主持人在新闻节目中传播的内容,也能接受内容背后更深层次的舆论导向作用。“自己人”的效应大大增加了群众对主持人的信任感和亲切感。

3.2 积极建立与群众平等的传受关系

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在主持时,绝不能使用“说教”式的语言表达形式,这会让主持人的亲民化形象中掺杂“居高临下”的成分。要知道,普通群众在看民生新闻时,更希望与自己互动的主持人是像自己“朋友”一样。拥有这样的感觉才会让观众在看新闻时抱着的是愉悦和放松的心态,更利于他们接受新闻传播中的信息。从中国播音学长久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播音员从一贯的“高平空冷”的感觉到现在的越来越“生动亲切”的语言风格,也体现出要充分地将观众与节目放在对等关系的位置上,进而让电视节目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3.3 加强对群众的关注度

即便是节目内容本身,也就是关注群众的内容,主持人也需要表现出对群众生活环境和生活内容强烈关注度。群众的“被关注感”会更加增添对主持人的好感甚至是“感激”之情。主持人对群众的“关注度”也能表现出主持人对群众发自内心的关爱和喜爱。面对这样的“良师益友”,听着类似“又到了严冬时候,您家的屋里暖和吗?”这样的点滴关心,“您的泪水是我的牵挂,您的微笑是我的快乐”这样的动人告白,又有多少观众会不为所动呢?群众对主持人的认同感增加的同时,也会更容易接受节目舆论向导的内容,起到更好的舆论作用。

3.4 增加主持人自身的“可信度”

主持人在走亲民路线的同时,也要注意言行举止中所体现出来的“可信度”。主持人必须让自己的言语足够真实可信,让听众认为主持人说得中肯又在行,才能真正起到良好的信息传递效果。也只有在主持人既亲切又可信的前提下,普通百姓才乐于去跟主持人交流和商量“家里事”,捅破“家丑不外扬”的那层隔膜。有了群众的积极参与,主持人才能在新闻中与群众进行心灵的对话和沟通,并取得良好效果。

4 结束语

在民生新闻中,主持人充分展示自己的功底和修养,对新闻内容巧妙地传播和分析,是让民生新闻实现舆论引导作用的关键。与此同时,民生新闻积极推动了群众参与到社会公共活动中,也为构建城市的公共生活空间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体现出了民生新闻的传播价值和人文价值。

参考文献

[1]郭弘,李琳.论电视民生新闻中主持人的舆论引导作用[J].今传媒:学术版,2012(7):135-137.

[2]鄢彭汉青.电视民生新闻中的主持人舆论引导作用研究[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2).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360(2016)03-0120-01

作者简介:张 莉,中级职称,研究方向为新闻播音。

猜你喜欢

民生新闻舆论引导主持人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及对策分析
法制节目策划的再创新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大数据、网络舆论与国家治理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