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实现初中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2016-03-17白金勇

考试周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定势节奏音乐

白金勇

1.运用视频音频技术,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一堂好的音乐课离不开师生的互动和交流,教师要正确地把握自己的主导地位,有的放矢地对学生的欣赏进行指导,调动学生听赏音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运用视频音频技术能够很好地组织课堂,如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简单的音乐软件,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运用视频、音频剪辑技术处理音乐,并配上画面、文字等,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对音乐作品产生更深层次的感受与理解,最后依次向全体学生展示小组的作品,提出表扬与建议。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性。这种技术以画面和音响为媒介,视听同步,创造出感性、直观的形象。如美国电影《音乐之声》这部优秀的音乐片,学生通过观看此片,能够很轻松地了解七个音符,也使德育渗透到音乐欣赏中;又如《迪斯尼音乐动画片》,对于音乐欣赏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社会文化修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主体参与的方式可以有更多的扩展,如与文字、诗歌结合的歌曲、歌剧、戏剧、舞蹈音乐等,这些都能通过视频展示出来。学生在听到音乐的同时,也能受到画面的冲击,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简单的表演,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进行录制,留存资料,为学生播放并让他们讨论,这些都能让学生有不一样的感受,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热情。利用音频视频技术使得音乐欣赏得以延伸,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资料进行整理,课后进行分析、加工,学生可以复制,随时听赏。

2.创设教学情境,诱发学习兴趣

从目前看,初中生缺乏音乐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抓住课堂导入环节,以音乐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正面学习情绪,让学生入境学习、体验,从而激发出深层次的音乐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初中音乐《大海啊,故乡》这一课时,笔者以情境创设的方法激趣,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初中阶段的学生,可能有很多人去过海边,也有可能部分学生只在电视上看见过海。因此,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海水击打的声音,让学生静心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听着起伏的声音,学生很快回答出是海水击打的声音。此时,学生眼前浮现的是大海、海天相接、海边日出、海边日落等情景。紧接着,笔者利用多媒体展现各角度拍摄的海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海的样子。有波涛汹涌的大海,有平静的大海……学生的兴趣被诱发出来。笔者抓住时机,导入新课。师:大家想不想一起学习一首与大海有关的歌曲?随着一声“想”,带领学生一起入境学习歌曲《大海啊,故乡》。

3.把生活节奏渗入教学中

初中生的好奇心比较强,一般都比较喜欢与自己生活接近、特点明显、奔放活泼、易懂易学的节奏,这些节奏会带给学生良好的审美享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工具、用品等选为教具,比如水桶、拖把、脸盆、勺子、筷子等投放到音乐教学中,替代乐器开展活动。教师可以随机用各种物件敲击出节奏,让学生先听听节奏的快慢强弱等,然后让学生选择相同的乐器模仿老师敲击出来的声音和节奏。同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自己动手制造乐器:在饮料瓶里放上石子做沙锤:用两个空饮料瓶相互敲击,模仿打击乐器:用书本、笤帚做成乐器等,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很大的热情,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听辨能力和动手制造的能力。让音乐融入学生的生活,不仅在音乐课堂上让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和节奏训练,更让学生的生活与音乐及节奏紧密结合,使学生一看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用具就引起联想,知道该物体的打击音色、适用的音乐风格、产生打击节奏的念头和哼唱音乐的欲望。还可以充分运用新进的科技设备,例如智能型手机或者PSP等,推荐学生下载一些节奏训练方面的小游戏和应用,让学生在玩中进行节奏的训练,通过多种途径潜移默化地让节奏训练渗入学生的生活。

4.坚持科学的发声训练,鼓励学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轻声演唱,避免喊唱

每次歌唱前必须要作一定的发声练习,哪怕仅仅是复习歌曲,要做到清晰自然的吐字,则要引导学生多体会有气息的说话的方式,我们可以用“怎么说就怎么唱”引导学生吐字,避免吐字发虚或僵硬。要做到歌唱节奏稳、声音准确,则要通过平时多进行节奏、音准的训练及通过充分聆听歌曲来解决。

5.改变教师教学的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是人们在做事情时对于相同问题产生一定的惯性,认为类似的问题都应该采用相同的方式解决。初中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往往会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种教学风格往往是以一定的思维方式为基础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这种思维方式会固化为音乐教师的教学习惯。这种教学习惯的养成是以潜在的思维定势为基础的,也就是说,音乐教师的教学习惯养成后,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以固定思维模式处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教育理论认为,不同的知识具有不同的特点,更重要的是不同的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存在较大差异,所以一旦教师利用思一维定势进行教学,教学效果将不甚理想。在音乐教师形成思维定势后,其主导的音乐课堂互动将会墨守成规,没有创意,久而久之,学生会失去学习音乐课程的兴趣。因此,音乐教师要尽量克服教学思维定势,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特点的教学互动模式,例如强调情感的音乐课程要增强情感式的应用,强调创作的音乐课程要加强合作和探索互动模式的应用。另外,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该根据不同学生对音乐的不同感受和敏感程度,制定因材施教的互动教学模式,以保证大部分学生的音乐课质量。

6.用分层教学的方式逐步实现歌唱教学的目标

要让学生在歌唱学习过程中既有充分的情感和审美体验,又能在歌唱中真切地把美表现出来,不是一招一式就可完成的事情。一方面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坚持用“美”的理念影响、感染学生,另一方面就一堂课而言,分层教学方式是实现这些目标最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通过一环扣一环的目标式的分层教学,逐步实现情感体验、声音美、情感美、表现美等各项目标。当然,有时在实现这些目标的时候会出现交替现象,但只要教师将任务设计得足够细致,目标就不难实现,教学效果也会非常明显。

猜你喜欢

定势节奏音乐
花有自己的节奏
排除统计问题中的定势效应之“雷”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YOUNG·节奏
音乐
以处理“圆周运动问题”为例谈思维定势的形成与对策分析お
论戏剧《耻辱》在西方人眼中的穆斯林文化定势
国企反腐开启“一天查处一人”节奏
加强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要破除四种思维定势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