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

2016-03-17王扬

考试周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流行音乐课程标准高中生

王扬

1.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艺术修养是音乐教师的基本素养,主要包括良好的音乐体验能力,较高的音乐鉴赏水平,以及良好的音乐审美修养。从目前的整体情况看,对于学校开设的音乐鉴赏模块的教学,教师们是可以胜任的,但其余模块的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挑战,要求音乐教师成为复合型人才,博学多才、一专多能,不断加强音乐专业技能的学习(歌唱技能、乐器演奏技能、识读乐谱技能、创作技能、指挥技能)。另外,根据高中不同音乐学习内容和音乐课外活动的需要,应具备如舞蹈、戏剧、编导、化妆等方面的一般常识和技能。对于音乐教育能力方面,要加强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设计、课外活动指导、教育科研诸方面的综合能力,音乐教师要走出“只重实践、不重理论”的误区,向着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研究性教师发展。音乐教师要储备广博的知识,而且知识要不断更新。广博的知识储备除了掌握音乐专业知识外,还应涉猎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等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丰厚音乐教师的文化底蕴,开阔艺术视野,而且能够积极促进新课程教学。知识的更新要求音乐教师不断学习,促进持续发展,通过学习不断吸收新信息与知识,以更新自己的知识积累,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适应新课程对音乐教师的新要求,顺利推进高中音乐新课程的实施。

2.运用多媒体技术。近些年来,在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社会,要求人类具备高素质的文化知识。把素质教育作为目标,以教育信息化为特征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我国高中音乐鉴赏课中,陈旧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由于高中音乐鉴赏课不参加高考,不影响升学率,因此学校不重视音乐鉴赏这门课程,学生面临高考,忙于高考科目的学习,也不重视音乐鉴赏,在音乐课上看到学生做其他科目的作业是常有的事,另外,学生对传统的教学已不感兴趣,而教师也很难教学。面对这样的情况,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规范了高中音乐课的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标准。新课程标准的呼吁,顺应了音乐教学的现状,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中音乐鉴赏课,给传统音乐教育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带来了很大冲击,解决了在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带来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随着新课标的普及和推广,我校也相继进入新课标的实施阶段,为高中音乐教育的研究带来了新契机。由于多元文化的迅速传播,学生在校外接受的知识信息大于在课堂上所学到的,部分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不是很浓厚,这便需要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对音乐教学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

3.从形体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带领学生参与和体验音乐的要素。聆听是音乐鉴赏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方法,而学生的直接参与则能够帮助他们更直接更主动地体验音乐中的要素。瑞士达尔克罗斯的体态律动学中谈到了要训练学生用身体各个部位的动作把听到的音乐表现出来,从而更加有效地感受音乐。我们也注意到,平时人们在欣赏音乐时,身体和头往往会随着音乐旋律的起伏和节奏的变化而晃动,这是一种本能的、自然的对音乐的体验。因此,在鉴赏音乐时加入形体动作不仅有助于增强音乐的表现力,而且对于欣赏者理解音乐有积极作用。高中生处于青春期,害羞的特性使得他们不愿意在课堂上表现自己,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积极的引导和鼓励。例如我们在上少数民族民间音乐鉴赏课时,在让学生聆听、演唱及观看少数民族歌舞之后,可以根据少数民族音乐的节奏特点和基本舞蹈动作自己编创舞蹈,或者可以带领学生跟随音乐模仿视频中的舞蹈动作,之后让学生自由即兴地创作舞蹈。通过这样的形体参与,学生能明显地体验到音乐要素的特点及音乐风格,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4.与相关学科进行整合。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科综合”的教学理念,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注意把音乐与相关的学科综合起来,不仅丰富了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而且对促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和欣赏综合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会使我们的课更生动。例如:音乐与语文综合、音乐与美术综合、音乐与地理综合、音乐与舞蹈综合、音乐与历史综合等。相关学科整合进行的教学使音乐教学不再单一,变得多元化。学生在音乐中学习相关文化知识,使音乐学习更具意义,但这同时对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要充分把握好教学中的主次,切不可使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比重大于音乐知识,占据音乐教学的主体地位,从而失去音乐教学的意义。

5.引入流行音乐,丰富教材。高中生最感兴趣的就是流行音乐的学习这一章,流行音乐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其音乐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正符合高中生的生理及心理发展规律,但是学生表示教材所选曲目太过陈旧,非常渴望教师可以引入一些时下最新的音乐作品。例如:笔者在教学期间实践过的一节课例就是对《时间都去哪了》这首歌的学习,2014年的春晚,王铮亮的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带给大家无限回忆、感叹,时光匆匆流走,还没好好感受岁月的美好,就已白发苍苍,年轻人常年在外工作,疏忽了对父母的精神陪伴。对于高中生来说,可以通过这首歌曲优美的旋律,使学生陷入深思,在静静的旋律中感受音乐的内涵,通过歌词更加深刻地让学生们认识到时间的宝贵,更让学生从现在就意识到要好好孝敬父母,在思想上使学生品格得以升华。因此,对于流行音乐引入目的教师要明确,使学生在学习了之后要有一定的感触和自我内心情感的一种升华,通过对流行音乐的学习达到对学生有激励作用,同时通过流行音乐与高雅音乐、民族音乐进行比较鉴赏,使学生鉴赏能力得到提高。流行音乐引入课堂教学,一方面要掌握内容的选取,要选择积极、健康、向上的内容,同时具有代表性。另一方面要掌握一个度,不能为了迎合学生大量选用,要以音乐鉴赏为主体。

猜你喜欢

流行音乐课程标准高中生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创新精神对流行音乐的作用
多棱镜中的流行音乐——两岸四地“流行音乐文化高层论坛”述略
和流行音乐有个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