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磨刀不误砍柴工

2016-03-17黄惠蓉

考试周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丑小鸭安徒生小节

黄惠蓉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可见,语文教学既有等同于其他课程的重要性,又肩负着更神圣的使命——为其他课程打下基础。无疑,语文教师肩上的担子是沉重而又艰巨的。而且,自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时数不断地被“浓缩”与精减,如何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时刻牵动着每一位语文教师的思绪,怎样备好一堂课显得尤为重要。

一、深入文本,备教材

翻开语文课本,一篇篇,一卷卷皆来源于生活,却又高雅于生活。文本的作者总在用无声的语言默默地倾诉与表达着。老师是学生与作者间的沟通者和联系纽带,因此,课前最必要的是走近文本,走近作者。

(一)走近作者,与作者面对面。

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是每个人童年生活的精神食粮,《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等一系列童话已为人们耳熟能详。作为一篇语文课文,我们不能仅仅只让学生知道这个故事内容,了解丑小鸭的悲惨遭遇,还应当思考:作者为什么写《丑小鸭》?丑小鸭的背后是什么?安徒生想要通过丑小鸭告诉读者什么?课堂上,我先让学生走近丑小鸭的故事,再引导他们走近安徒生,了解安徒生的生活遭遇。于是,一切便豁然开朗了。孩子们知道丑小鸭就是安徒生的生活写照,他们纷纷畅谈感受,有对丑小鸭的同情,也有对安徒生悲惨遭遇的不平;有对猫、狗等欺负弱小者的厌恶,也有对当时的生活与社会的不同想法。走近作者,探寻作者内心的表达,更有利于掌握文本的情感基调。

(二)走近文本,充分挖掘资源。

吴亚萍教授说:“备课即二次开发,所谓的二次开发就是教师要将每次备课都看做是一次对课程进行开发的过程。”教师若想做好学生与作者的沟通纽带,就必须深入地解读文本,一次次地对文本进行开发与挖掘,探索可开采利用的价值资源。《大禹治水》一文叙述了英雄大禹率领民众治理洪水的故事。文章篇幅短小,如果仅凭简单的字里行间进行讲解,那么似乎在对文本的领会与把握上还有所欠缺。在与文本一次又一次的对话、撞击中,我发现在描写大禹治水的艰难只用了两句话,如果能对此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就会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英雄治水的不辞艰险。于是,我先引导学生抓住两句话中的关键词初步感受大禹治水的不怕困难,然后激发想象,进行深挖与推想。

师:同学们,禹生活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远古时代,那时候的各种条件都非常落后,你觉得禹当时治理洪水容易吗?他还遇到了哪些困难?

生:他常常睡在草丘山冈,背靠着凹凸不平的岩石,睡着很不舒服。冬天,寒风呼呼地吹着,他会冻得浑身发抖;夏天天气炎热,蚊虫的叮咬可能让他整夜睡不好觉。

生:他长期睡眠不足,非常疲劳,而且还要忍饥挨饿。

生:为了治水,他的脚长年泡在泥水里,脚跟都烂了,走起路来肯定很痛。

生:他还可能会遇到毒蛇猛兽或被洪水冲走。

师:为了治好洪水,大禹经受了种种艰难困苦,这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的种种推想,丰富了感知,加深了对文本的领会,一个为了治水而不辞艰险的英雄形象逐渐在他们的心中成长起来。走近文本,对文本进行开发与利用,挖掘深度资源,探寻文本背后的内涵,让课堂更加生动与饱满。

二、“替”位思考,备学生

教是学而服务的,教师要教什么,其实就是要让学生学什么。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教学首先是人学,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们的智力发展,他们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因此,备课时,我们就应该“替”位思考,备学生。

首先,应从孩子的已有认知和知识层面出发。余文森教授的“三不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一是孩子已经会的不教,二是孩子自己会学的不教,三是教了还不会的不教。我们在考虑到孩子年龄段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时,更多地要认识到孩子的知识架构。这样,更有助于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取舍与驾驭,更有利于向40分钟的课堂要质量。

其次,在备课环节中,教师还应该考虑到教学方法是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设计是为了个人风格的展示,还是为了让学生学得更扎实有效?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深入发展?预设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是否喜欢?常常有时候,一堂课设计得精彩纷呈,热热闹闹,而静下心来体味后却是索然无味。这样的课堂就无法很好地服务于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我们更应该踏踏实实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课堂回归本真。

基于《语文课程标准》中“有感情地朗读”指引,在对《信》一课的备课时,我便设计了以感悟体验指引朗读,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促进教学。

师:雏鸟为什么要写信给妈妈呢?

生1:天已经黄昏了,它饿了。

师:你放学回家,肚子饿了,是怎么对妈妈说的?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一小节。

生2:妈妈出去那么久还没回来,它有点担心。

师:真是个爱妈妈的好孩子!试着将你的担忧读出来,好吗?

生3:它想妈妈了。

师:请你带着思念与期盼,读读这一小节。

这样,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读促教,以读促体会,让学生在读中走入文本,在读中感悟文本的情境,既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胸有成竹,备教学

我们走近了文本,走近了学生,还应该预见到的是学生是灵活的学习个体。因此,课堂上还可能存在许多未知,这些未知总在挑战教师的教学机智。如何使未知成为我们的心中底墨,化作胸中片片竹林呢?我想,除了课堂上灵活应变的教学机制外,还需要在课前对教学有所构建,充分预设。《我想》是一篇富有想象魅力的儿童诗歌,全诗共五小节,每小节结构相似而又相对独立。在备课时,我设计了师生合作学习第一小节,再自由选择学习其他小节的教学主脉络,让学生弹性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自主学习;充分考虑学生可能会解决的问题,会有哪些思考,产生哪些疑惑;再根据这些思考和疑惑设计品读、想象、合作探究和观察聆听等方式的学习引导。灵活而多维的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更流畅,更和谐,使教师对课堂的把控更得心应手。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如果说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在教师的话,那么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就是备好课。磨刀不误砍柴工,走近作者,走近文本,探寻学生,胸有教学,就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让课堂教学更加灵动高效。

猜你喜欢

丑小鸭安徒生小节
安徒生的世界
羌族萨朗舞歌巴茸的音乐分析
——以羌族舞歌《叶忍》为例
快把我哥带走
德沃夏克
——《幽默曲》赏析
跳高者
丑小鸭的蜕变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音乐分析
《丑小鸭》后传
时光浸染安徒生(外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