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感悟

2016-03-17武龙飞

考试周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识字儿童活动

武龙飞

1.阅读教学重在激发兴趣

教材中许多课文是名家名篇,教学前后,教师有意识地加点花絮介绍名家或写作背景(如学习《落花生》,讲一点落花生的由来,引导读许地山的作品);有些课文是名家名篇的节选或缩写,教师把作者的原文推荐给学生,如学习《少年闰土》,指导学生阅读描写老年闰土的文字,引导学生读鲁迅先生的《故乡》;有些文章是名著的梗概,教师带着学生欣赏,并适当点拨欣赏方法的同时,推荐学生读原文,然后班级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畅谈学习收获等。(如学习《汤姆·索亚历险记》,指导学生评价人物,分析人物形象,赏读整本书:有些课文可能引发学生质疑或探究,抓住各种因素适时推荐阅读材料,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学习《晏子使楚》,学生被文中晏子的机智、幽默与智慧、善辩等吸引,以此为契机,自主研读《晏子春秋》中的“晏子”事迹,自主探究历史人物,尤其一些男同学,更是迫不及待。

2.教师要努力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创造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摄取新知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不断重新组合、发展、形成知识体系的过程中,进行新的探索,再形成新的知识和能力。在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生能够勇于发表个人见解,敢于提出各种问题,积极参与探究,大胆创新,在探讨过程中体现创新思想,强化创新意识,体会成功的愉快。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取开放性的策略,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解放学生的眼睛、头脑、嘴巴和双手,把更多的时空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开发创造潜能,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3.识字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采用个性化的识字方法,独立识字

富有个性化的问题更能引起孩子的兴趣,我在课上设计了一些求异问题,例如:你怎样记这个字?你还有不同的记忆方法吗?你还有更好的方法吗?这些问题,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富有个性化的识字方法层出不穷。如学习“半”字,有的说“伴”字去掉单人旁,就是半;学习“大”字时,有的说“太”字去掉一点,就是“大”。又如学习“饱、泡”时,学生把它们与“炮、抱”等对比联系偏旁部首来记忆。在我的引导下,同学们归纳出了许多不同的记忆方法:“以旧带新”、“形近字对比”、“基本字加偏旁”、“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加减笔画”……学生在独立识字的过程中,交流了识字方法,培养了独立识字的能力。

4.充分运用古诗的创作特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中国古代诗歌创作手法丰富多彩,做好古诗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赋,比,兴”的创作手法是小学语文教材中所收古诗的显著特点。如《画鸡》、《鹅》、《小池》、《江雪》等,都是直陈其事,任意铺排,所以完全是“赋”的手法,其效果或刻画出一个生动的形象,或将人带入一种悠远的意境。《望庐山瀑布》、《山行》、《暮江吟》等篇都有着精彩生动的比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霜叶红于二月花”、“露似珍珠月似弓”都是“比”的手法创造了鲜明的艺术形象,从而成为千古传唱的佳句。“兴”的手法运用,更是随处可见,如《悯农(一)》以锄禾起兴,从而引出节约粮食的道理,《古风》以春种,秋收起义,揭露了封建社会中农民辛勤农作却备受剥削的残酷现实;《草》以“离离原上草”起兴,从草的枯荣揭示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自然规律。教会学牛运用这些手法写作,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会大有益处,学生可以从中学会如何描写、如何叙写、如何以比喻说明事物,如何从浅显的事物引出深刻的道理。

5.小学作文教学中要树立大语文课堂观念

尽量拓宽语文课程资源,引领儿童主动参与校内外各种实践体验活动,让儿童充分接触社会和自然,融入集体和他人城乡区域儿童体验和实践形式因地而异,应讲究效用。城镇儿童可广泛参与各种主题队会、体育竞赛、课间活动、社会联谊、夏(冬)令营、家庭聚会、旅游休闲、走亲访友,更多体验民俗风情、地方文化、历史文脉。农村区域儿童可以依托更广阔的天地,感知和积累更多生活素材。比如让儿童走进田野,体验田园风光,农村孩子常年与山水、田园为伴,眼中少不了花木瓜果,最贴近于自然,最能得到大自然的丰厚回报;走进农家,体验农事农情,把学生从课堂带进农田既是劳动实践需要,又是作文教学体验需要;走进乡村,体验乡土文化。农村蕴藏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是乡土作文素材的重要源头,如乡俗民风、家乡特产、民间工艺、民间掌故、农家谚语……此外,还应该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使儿童获得一定的语言知识、文体知识和写作知识外,也能获取大量的与主题知识相关的生活知识、社会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

6.开展活动,积累语言

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组织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知识,丰富语言。

6.1开展特色活动,促进积累。一方面,按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将班内学生分为若干课外语文学习小组,制定组内学习目标,互动互助地进行学习交流,开展特色实践活动,教师每周重点指导一个组。如开展“我的收获多”参观感受交流活动;开展“爱我家乡”主题手抄报展示活动;组织学生创编“我是环保小卫士”主题诗画集。学生在活动中积累了许多词汇,丰富了自己的生活,也认识了社会,增长了社会经验。另一方面,利用家长会时间向家长宣传开发语文课外阅读资源的重要性,聘请有专长的家长与学生交流读书体会,每学期评选一次“书香飘飘”家庭,“书香飘飘”学生。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量,就慢慢有了一定的语感,逐渐形成了丰厚的语言积累。

6.2在运用中积累语言。对于小学生来说,适当地运用更是形成自主积累的有效途径。教学中,我们在培养学生自主积累习惯的同时,还帮助学生创设具体的语言情境,调动学生的内存,让学生在运用实践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强化积累。

猜你喜欢

识字儿童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识字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巧妙引导,快捷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