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紫皮石斛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2016-03-17赵菊润孙永玉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22期
关键词:紫皮石斛产品

赵菊润,孙永玉

(1.龙陵县石斛研究所,云南保山 678300;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云南昆明 650224)

紫皮石斛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赵菊润1,孙永玉2

(1.龙陵县石斛研究所,云南保山 678300;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云南昆明 650224)

紫皮石斛产业目前已经成为部分地区脱贫攻坚的特色农业产业。文章介绍了全国紫皮石斛的发展情况,重点分析了紫皮石斛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市场前景,最后提出了紫皮石斛产业的发展对策。

紫皮石斛产业 现状 发展对策

紫皮石斛为双子叶药用兰科植物齿瓣石斛Dendrobium devonianum Paxt.的干燥茎,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等功效[1]。研究表明,紫皮石斛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类似铁皮石斛[2~3],主要活性成分石斛多糖的含量高于铁皮石斛[4],其价格仅为铁皮石斛的2/3~1/2,可谓物美价廉。紫皮石斛人工种植始于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已有20多年历史,目前紫皮石斛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群众脱贫攻坚的特色农业产业。

1 产业现状

2008年,云南省龙陵县在国内率先实现了紫皮石斛的产业化,从而带动了云南省保山市其他县区、普洱、临沧、红河、西双版纳、大理、德宏、怒江等地区的紫皮石斛产业发展。紫皮石斛对气候环境、空气湿度的要求较高,除云南省外,广西、四川、贵州等省份也有一定面积的产业发展。截至2015年底,紫皮石斛种植总面积1 646.68 hm2,实现鲜条总产量4 850 t,农业产值10亿元以上,工业产值近20亿元。紫皮石斛产业的发展对于保护野生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药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带动山区经济发展,帮助农民致富,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

目前,紫皮石斛主产区已创建有限(独资)公司22家、专业合作社38个,总注册资金近2亿元,拉动民间资本近20亿元;注册了“极斛”、“品斛堂”、“打虎坡”、“古箐宝”、“斛健”等品牌,开发了紫皮石斛枫斗、紫皮石斛粉胶囊、紫皮石斛酒等多个系列数十种产品。种植大县龙陵县先后荣获“中国紫皮石斛之乡”、“全国石斛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等称号,并成功申报注册了“龙陵紫皮石斛”地理标志、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 存在问题

2.1 市场准入办理困难

紫皮石斛目前只有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05版《云南省中药材标准》的紫皮石斛(干条),即只有茎条有合法的市场准入资格,其他产品在国家层面上尚无有效的市场准入证明,导致后续开发的系列饮片和精深加工产品无合法的准入证明,难以进入市场销售。

2.2 应对市场变化能力不足

紫皮石斛种植大多为散户分散种植,与铁皮石斛主要为企业和种植大户栽培相比,紫皮石斛存在管理难、抱团销售难的弊端。其问题主要体现如下:(1)鲜条集中上市对价格不利。种植户习惯于一到采收季节,采收后立即一次性的销售,没有把紫皮石斛鲜条储存起来等待价格合适再销售的意识;(2)农民专业合作社没有很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即没有真正把社员联合起来进行统一标准管理和统一销售,基本为群众单打独斗应对市场;(3)商家联合压价。采收季节,各地商家聚集种植区,与种植户进行价格博弈,一旦种植户心理恐慌见钱就卖,商家就会大量收购。

2.3 管理措施不到位

紫皮石斛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在技术标准、石斛产业规范、建立交流平台、引领产业发展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种植户规范种植意识不强,在种植基质选择使用、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以及光照湿度控制等技术问题上有待于进一步规范;(2)质量控制体系构建不完善;(3)市场销售管理措施不完善。

2.4 龙头企业培植缓慢,产品批文申报困难

紫皮石斛企业由于厂房建设,产品批文申报困难,资金投入不足等因素,龙头效应还没有充分显现,还不能作为承担紫皮石斛产业发展的引领者、带动者,因此尚需进一步加大石斛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培植。在产品开发方面,存在石斛产品开发进程缓慢,深加工程度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链延伸拓展慢的弊端,目前还以卖茎条、枫斗等初级原料为主,紫皮石斛产业被动的应对市场波动,抗风险能力不足。

2.5 未形成产地消费习惯

云南省是紫皮石斛的道地产区,虽然在浙江、江苏、上海、北京等已形成较大规模的市场,但在云南等原产地还未形成消费习惯,如紫皮石斛没有纳入云南省医保报销目录,中医对紫皮石斛功效也认识不足,造成紫皮石斛在产地的消费市场小弱散的特点。

2.6 研究滞后

国内外对紫皮石斛的研究不多,基础研究、产品研发及精深加工滞后,制约了紫皮石斛保健和药用功效产品的开发,石斛药理功效等系统研究需进一步加强。

3 市场前景

石斛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紫皮石斛产品由于其纯天然、无污染的特性备受江浙等发达地区市场的青睐。以石斛为主要原料的食品、药品、保健品的巨大开发潜力令世界关注,许多国家都有专门的科研和生产机构从事石斛系列产品的开发和研究。目前,已经开发和正在开发的紫皮石斛产品有40多种,随着人们对保健、养生理念的逐步增强,特别是对紫皮石斛的营养保健价值和药用功效认识的不断深化,对保健食品需求日益增大,产品需求量不断扩大,石斛产品作为新世纪食品、药品、保健品的主导趋势明显,市场前景将会日趋看好。

从消费区域来看,石斛长期消费热点区域将逐渐扩散,上海、杭州、广州等消费中心将逐步带动沿海二三线城市成为下一轮消费热点区域,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及中部城市将逐渐扩大认识和消费紫皮石斛产品,并成为紫皮石斛产品长期消费的支撑区域。从销售渠道上看,各大药材商品市场、药店、超市仍是主要销售渠道,餐饮消费将是广东、福建的重要销售渠道,电商将在紫皮石斛产品销售和消费知识普及上扮演重要角色。在产品类型上传统的枫斗、茎条等产品仍是主流产品,精深加工产品将逐渐形成规模,并以食用方便、产品功能消费诉求明显抢占新兴市场和中青年消费群体。

4 发展对策

4.1 加强组织领导

石斛产业已成为云南省等石斛产区的特色优势产业,因涉及农户较多,且与脱贫攻坚息息相关,是一个民生产业,建议及时调整充实石斛产业的发展领导,统一负责组织、指挥、协调石斛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明确、划分产业管理各个环节中各部门的职能职责,明确责任人员,健全管理体系,规范种植管理、构建质量控制体系、完善市场销售管理措施、抓实职能部门责任。

4.2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围绕打造“生态、环保、绿色、健康”的紫皮石斛品牌,通过平面广告、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大紫皮石斛宣传力度。组织到有条件的城市开展紫皮石斛产品推介活动,组织对紫皮石斛产品销售市场、营销渠道进行调研,加强与紫皮石斛产品消费地区的联系。

4.3 加快准入申报进度

(1)向国家卫计委申报将紫皮石斛纳入新食品原料,如新食品原料获得批准,紫皮石斛就可做成饮料、果冻等食品进行精深加工,打开食品这条通道,延伸产业链;(2)向食品药品监督部门申报紫皮石斛中药材炮制规范和制定紫皮石斛中药材标准。另外,市场上已开发出紫皮枫斗,紫皮石斛粉、紫皮石斛切片、紫皮石斛花等产品,但是由于没有相关的中药材炮制规范和合法的准入,制约了产品的销售;(3)应争取申报相关的保健品批文,一个保健品批文申报时间大概为2年,目前齿瓣石斛方面已申报了20多个紫皮石斛批文,但还没有一个获得过批准。以上市场准入都需要做大量的基础研究,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只有各级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把紫皮石斛产品的市场准入申报工作列入脱贫攻坚、服务产业、服务人民的大事来抓,争取支持,帮助协调,打开市场准入渠道和产品销售的瓶颈,延伸产业链。

4.4 申报列入医保目录

积极申报将紫皮石斛列入各省医保报销目录。将紫皮石斛以中药饮片和医院院内制剂等方式推入各大医院,加强中医对石斛的认识,通过培训和宣传,使中医熟练掌握紫皮石斛的运用,使石斛进入医院,真正发挥其增加免疫力、肠胃病、高血压、高血糖、术后病人调理等特殊功效[5],造福广大患者。

4.5 构建质量控制体系

对紫皮石斛的生态环境、栽培及采收方式、化学成分、活性成分及质量标准现状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严格落实紫皮石斛无公害规范种植制度,健全紫皮石斛生产档案、质量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杜绝质量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逐步建立紫皮石斛商品等级的国家标准,并严格执行,建立产品溯源体系,提升紫皮石斛的知名度和声誉,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4.6 培植龙头开发产品

按照“谁有能力谁牵头,谁是龙头扶持谁”的原则,支持紫皮石斛加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真正建立产品开发、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网络。政府在企业建设、扩大产能、产品研发、市场开拓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争创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拓展新市场,创立自主的石斛品牌,推出能够占领全国市场的3~5个产品,带动产业稳步健康发展,积极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为企业搭建平台和创造更广的发展空间,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石斛产业化经营体系。

4.7 打造专业交易市场

在紫皮石斛主产区规划建设一个大型的石斛及其他中药材交易市场,加大专业市场建设招商引资力度,做好专业市场建设规划,健全专业市场功能区划,更好地发展石斛及其他中药材产业。

4.8 广开石斛销售渠道

种植户方面,要充分利用石斛专业合作社、石斛协会的作用,组织种植户抱团销售,互通信息,不单打独斗,不相互压价,团结一心,不着急,不恐慌,调整石斛的分期上市,实现种植户利益的最大化。原料商方面浙商一直以来都是紫皮石斛原料收购的主力军,建议成立浙商紫皮石斛商会,规范收购运作,互通信息,共同打造良好的营销环境。在实体企业上,要鼓励企业建设紫皮石斛鲜条保鲜库,做到全年有鲜条供应,保持紫皮石斛价格平稳。另外,要想方设法拓宽实体销售渠道,政府要支持石斛企业、合作社、个体户走出去到北京、河北、广东、浙江、上海、深圳等有条件的城市建立石斛直销点、石斛专柜,拓宽紫皮石斛产品销售渠道,并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支持企业积极开拓产地消费市场,在紫皮石斛产地形成种石斛、说石斛、吃石斛的良好氛围。电子商务、微商、媒体营销也是目前销售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针对电子商务和微商,按照“政府引导、电商支持、企业唱戏、农户增收”的思路,大力引导石斛企业利用互联网销售石斛农产品,创立自有电商知名品牌;针对媒体营销,以电视购物为主,在江苏卫视“好享购”、江西“风尚”、湖南“快乐购”、北京“央广购物”、安徽“家家购物”等渠道销售,同时开展杂志营销、报刊营销等,开辟新的营销模式。

4.9 加大紫皮石斛科学研究

(1)应加强紫皮石斛成分、功效、药理、文化等方面的研究,选育优良品种。(2)加大野生石斛种质资源保护力度,使石斛产业发展与野生石斛种质资源的保护步入良性互动的轨道。(3)继续增强石斛科研机构综合实力,选齐配强科研人员,深入系统地进行紫皮石斛有效成分分析、毒理药效及临床运用等基础研究,用强有力的数据支撑紫皮石斛在未来市场的地位。(4)以石斛科研单位为平台,加强与高等院校、重点科研院所的合作、协作,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开展良种繁育、深层次产品开发、病虫害生物防治等重点、难点和关键技术的开发、试验与示范。(5)鼓励和支持石斛龙头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应用新技术,开发精深加工产品,增加产品附加值。鼓励和支持林业、农业等技术推广机构和科技人员与石斛龙头企业、栽培农户联合开展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和科技承包及技术咨询服务。(6)积极开展林下仿野生种植、有机种植研究。积极推广活树附植,绿色发展。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大多为山区,有大量的森林面积,在适宜种植紫皮石斛的林区指导农户有计划地发展石斛林下种植,并给予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资金扶持,做好保护森林和精准脱贫。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2] 顺庆生.中药石斛的新资源-紫皮石斛(紫皮).中国现代中药,2011,23(11):23

[3] 甘小娜,徐英,徐红.紫皮石斛的质量标准研究.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3)

[4] 孙永玉,欧朝蓉,李昆.药用石斛丰产栽培技术.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4

[5] 张明.石斛市场发展趋势及养生品开发.中华石斛会刊,2014,(8):12~18

“十二五”国家科技研究任务“干热河谷高抗干热稳定植物种质优选技术与示范”(2015BAD07B0105)

猜你喜欢

紫皮石斛产品
石斛兰
24种石斛在贵阳的适应性初探
振兴上高县紫皮大蒜产业发展的一些措施
紫皮石斛研究进展
小小紫皮蒜紧俏按头卖
金钗石斛化学成分的研究
贵安新区紫皮大蒜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药用石斛种质资源生物学特性观察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