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管气象人员培训方法浅析

2016-03-16刘贵萍

关键词:培训评估

刘贵萍

摘 要:通过对空管气象一线保障人员培训方法的分析和讨论,指出应该明确培训目的和内容、培训对象、培训教员、培训方式、培训评估方式几个环节才能实施有效的培训。

关键词:培训实施;培训方式;培训评估

1 概述

作为空管基层单位,本文就空管气象一线保障人员培训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便于实施有效的培训。

2 培训的目的和内容

在做培训之前,首先要确定培训的内容和目的,即要进行什么培训以及培训要达到的目的。针对工作实际,空管气象培训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针对新进人员的培训,另一种是针对在职人员的培训。对于第一种培训,目的是把刚出学校、不懂业务的人员培养成合格的气象保障人员,让他们完成角色转变,熟悉各种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熟练使用各种工作系统和工作设备,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工作作风,这就需要对新进人员进行系统的岗前教育,让他们清楚作为一个空管人的自豪和责任,同时让他们清楚学校教育和在职培训的不同,学校教育是让他们有所知,在职培训是让他们掌握工作的专业知识、工作技能,培养好的工作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对于新进气象人员,这一阶段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空管文化、安全理念、安全责任、规章制度、航空气象基础知识、各种工作系统的操作。对于新进气象设备保障人员,除了进行空管文化、安全理念、安全责任、规章制度等内容外,还应进行气象设备基础知识、维护维修方面的理论知识培训。对于第二种培训,目的是使在职人员得到提高,成为独当一面的气象保障骨干,这就要求组织培训的单位先做好调研,不能闭门造车,要深入工作一线,根据上一年的培训实施情况,结合本年度运行工作实际,明确培训的内容和要达到的目的,年初制定好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随后的培训工作才能做到有条不紊开展。

3 培训对象

明确培训对象就是要解决因材施教的问题。培训需要有的放矢,因此在制订具体的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时,需要具体培训具体分析,这样教员才能做到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和培训,保证培训的效果。譬如对于新进气象人员的岗前培训,针对不同的个人特点,组织培训的单位应该制定不同的培训方案。有的新进气象人员,气象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好,到单位后,可以直接进行空管职业道德培训、民航气象规章规范培训,再跟着教员学习工作流程、熟悉典型天气特点,作工作总结和天气总结,积累经验。有的新进气象人员气象基础知识欠缺,那就要从天气学原理、基本天气概念、天气模型讲起,尤其是一些转岗人员和支线机场的气象人员。而对于新进气象设备保障人员,岗前培训的任务就比较重,由于目前机场气象台设备保障人员短缺,不能分岗位值班,所以上岗人员必须获得自动气象观测设备保障、气象信息系统设备保障、天气雷达设备保障三个执照,而新进设备保障人员在学校学习侧重方向不同,或通信或电子或计算机技术,若让学计算机技术的新进设备保障人员去考天气雷达设备保障执照,在岗前培训时就要从电子基础开始学习。

4 培训教员

培训教员的选定主要依据的是培训要达到的目的和效果,以及培训的成本。一般说来,教员应是具有一定的培训才能,即除了具有指定培训内容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表达及传授的才能。从2013年起,分局已经在各专业聘用了一些初级讲师,并推荐参加西南空管局组织的TTT培训,掌握了基本的授课技巧。对新进人员的理论培训,先期由在聘讲师承担,后期的岗位培训,采用师带徒的方式,由各岗位技术骨干承担。对于新进气象人员的岗位培训,由观测员、预报员轮流带,“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现在预报天气基本还是主观预报为主,每个预报员、观测员对天气的理解角度都不一样,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新进气象人员把老预报员和老观测员的班都跟一遍,学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新进设备保障人员的岗位培训采取固定师傅的方式,全程跟班,熟悉设备手册、工作流程、日常维护、常见故障排除等。而针对在职人员的培训,例如重大故障或重大天气案例分析,一般是谁当班谁做教员,作为将要讲授的教员,亲历了当时的处置过程,是成功还是失败的处置,自己下去找原因,查资料,做课件,在讲解过程中可能会有争议,这就要求做教员的同志必须充分准备。

5 培训方式

为了保证培训的效果,考虑使用什么样的培训方式是重要的。培训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可以通过讨论的形式,可以通过上课的形式,也可以通过师带徒、人跟人、手把手的形式。针对新进人员的培训,根据《民航气象人员培训大纲》按计划进行,先集中系统学习,再到岗位跟教员学习。考虑到新进人员刚从学校出来,生活态度和工作态度属于可塑期,带培的教员可以在休息时,同学员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中,聊聊生活,谈谈爱好,通过交流,引导新进人员培养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严谨的工作态度。考虑到工作的运行周期及气象台自身特点,针对在职人员的培训,可以采取几种方式:一是坚持进行现场培训,一般是科室组织学习,侧重于日常业务技能的培训,例如气象预报室一般安排在每周三,这样不用给大家增加负担,安全讲评后进行业务学习,对于上一周的重大天气过程,由当日值班预报员主讲,大家再进行讨论。二是充分利用外出培训机会学习新业务、新知识,外出学习人员回来,派出单位组织二次培训,把培训效果最大化。三是注重同行业之间的交流,互相借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利用微信、电子邮件、电话、交流会等形式互相交流学习,还可以依托地方气象部门,进行交流学习。

6 培训评估方式

为了使培训效果明显,必须建立评估机制。目前采取比较多的是考试的方式,用分数等级来进行简单的划分。其实针对不同的培训方式,可以采用灵活的评估手段,可以作一些调查表,可以模拟一些场景,考察受训人员的处置能力等等。针对不同的培训,组织单位应该设计不同的评估方式,使培训效果得到准确评估。对于时间较长的培训,还应分阶段进行评估,未达到预期目的或效果不明显的要从培训方式、教员、学员等多个环节查找原因,改进薄弱环节,促进培训。

综上所述,培训其实是一个系统的工作,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一支各专业齐备的讲师队伍,所聘讲师虽然都是兼职,通过TTT讲师培训,在培训技巧、培训方法的掌握上已有很大提高,岗前、岗位培训教材也在编写中,为培训的实施奠定了基础。一旦接受培训任务,只要组织者、教员和学员端正态度,不要急于求成,认真整理培训思路、制定培训计划,不让培训流于形式,应该可以比较圆满地完成培训任务,收到预期的效果。

猜你喜欢

培训评估
关于公务员培训评估的策略思考
基于移动式培训评估系统的培训闭环管理研究与探索
以培训效果评估促动员工绩效管理的创新性探究
试析高职院校英语师资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