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报告文学深入校园,积极培养文学新人——作品《落泪是金》读后以及报告文学的延伸思索

2016-03-15谢友义

工程技术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报告文学学子作家

谢友义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推进报告文学深入校园,积极培养文学新人——作品《落泪是金》读后以及报告文学的延伸思索

谢友义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中国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会会长何建明在1998年,历时一年多,走访了全国各地40多所大学,对300多位当事人进行当面采访后,以庄严的负责态度和真挚的感情创作了长篇报告文学《落泪是金》,最早地将国家在1994年开始大学教育政策改革后,取消国家包培,由大学生自己付费读书念大学后而出现很多来自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的大学生读书艰难的问题,真实生动并形象深入地提示报告出来。作品充满正能量与时代学子在困境中昴扬向上的精神,时至今日,仍然值得我们好好品味并积极思索。

《落泪是金》;报告文学;校园

1 关心教育改革,是责任也是担当

《落泪是金》这部作品出版之后,不光是在所有大学生及其亲属中间,而且在全国的教育领域,甚至在当时的中国社会生活中都引发了强烈的震响,也成为当时人们关注教育、关心教育改革的一件大事。

如今,十五年时间过去了,《落泪是金》一印再印,又出了再版新书,依然受到人们的热切关注,这不能不引起我的思考。这部报告文学出版之后,引发国家和各地的大学,分别陆续出台了很多政策和措施,认真地面对和解决因为贫困而难以就学的大学生问题。很多善良和对于国家的未来抱有使命和责任精神的人们纷纷伸出援手,通过各种方式无私地救助这些正处于贫困中的莘莘学子,使他们的生活学习环境和命运得到改变。一部描述真实社会生活现象的报告文学,能够对社会生活有如此重要的实际影响,显示出文学的力量,这实在是报告文学的骄傲。如今,当年通过各种方式救助过的小树,业已成才,变成了国家的栋梁财富,在很多重要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这一切都非常令人欣慰。一份浇灌,就会有一份收获,我想何建明老师对于自己十五年前的这次创作,可以有更多的理由感到满足和自豪!

作为一位作家,自然可以有自己的文学艺术追求目标。然而,作家的这种追求是不应该只是在自我的感受和价值追求中去实现的。任何一个优秀的作家,一旦进入文学写作,就应该对于社会的文明进步和自己的国家民族发展负有责任,为人民的福祉命运奉献力量。何建明的《落泪是金》,就很好地体现了这样的责任和力量。所以,历史和时间证明,这样的作品是会有生命活力的。不像如今出版的很多作品,出版之时,就是它销声匿迹的开始。

2 突显对弱者的同情关怀的优秀品质

中国著名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常务副会长李炳银老师为《落泪是金》出版15周年感慨不已,曾写过这么一段话:贫困不是罪过,但贫困需要人们关注和面对。可是,在我们一些的文学作品中,人们的落后、贫困、甚至因环境条件局限而出现的愚昧情形,却很不应该地成为了作家写作的噱头对象,有些作家,竟然以把玩别人的不幸为趣事。这种自私残忍,并带有冷酷的行为,是非常的无理和可耻的。一个人,一个作家,可以不付出金钱物质,不付出劳动,但最起码的悲悯之心还是应该有的。一个具有精神生活的人,对于同类,对于生命,如果连最基本的悲悯自觉都没有了,那这将是一个多么狰狞的面目和形象。何建明是有充分悲悯情怀的人,他选择这样的题材和他在写作中的物质与情感眼泪付出是很多的。《落泪是金》是对于贫困者的真实悲悯和积极救助,是在精神和物质上对贫困真诚看护和改变。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要将阳光播撒到别人的心间,自己的心中必须充满阳光。所以,在何建明的笔下,尽管有很多的贫困叙述,但侵润到作品各处的,却是温热的人文情感暖意。他让冷冻者复苏,他使无望者有了期冀和勇气,他也因此而使自己内心的负累释然。在文学创作中,如果总是一味地描述或者夸大落后和贫穷的现象,一再地揭示黑暗和绝望,这不应该是作家的最终目标。有能力和智慧的作家,是应该在贫穷和黑暗中给人指出摆脱贫穷的方式和光明的前途的。将读者写得心冷和绝望,这不是优秀作家所要追求的。

诚然,文学作品之所以优秀、作家之所以伟大,无不是作品中饱含着悲天悯人的情怀,都是强者对弱者的同情、怜悯。作者试图想方设法帮助他们,为他们指明一条光明之路。如: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耿更斯的《雾都孤儿》、雨果的《巴黎圣母院》、鲁迅的《祥林嫂》、老舍的《骆驼祥子》……正因为作品中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打动着人们的心灵,才得以代代相传,成为不朽之作。这一点,《落泪是金》无疑做到了。

3 信心、信念,是青年学子意志的风向标

《落泪是金》以文学的力量,感召天下学子。家贫不可怕,志贫人就“塌”了。在书中,何建明描绘了如金石开、崔建国、唐丽霞等一批人穷志坚的有为大学生,他们在身无分文、食不裹腹的情况下,用自己勤工俭学的双手读完本科,甚至研究生,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这些贫寒学子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冲进饭堂买最廉价的饭菜,每天的三餐压缩为两餐,甚至从家里带出咸菜来长期当菜。每当此时,他们都不得不避开同学们的目光,带着仅有的自尊不知躲进哪个角落里去就餐。每年开学前,他们不得不四处借钱,向学校打了一份又一份的减免学费的申请,千方百计地争取勤工俭学岗位,不仅是学校的还是社会的。在社会上找工,他们还得心甘情愿地被人当作廉价劳工,在雇主的苛刻、刁难下忍辱负重,发生过被要求下跪的有失人格尊严的事,甚至有女同学出现被侵犯的危险。有些贫困学子不仅得不到家里丁点的支持,还得从学校微薄的伙食补贴中抠出一部分来反哺家庭……贫穷消磨人的意志,饥饿的肚子让你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颅,这些苦难他们是如何克服、如何度过的呢?这需要怎样坚强的意志与毅力?

在别人兴高采烈郊游玩乐的时刻,他们在打工;在别人挑灯夜战备考时,他们还得在打工;同学的生日派对不敢参加,因为拿不出买礼物的钱;同学的宴请更不敢赴约,因为没有钱回请别人。这个时候,他们连应有的自尊和礼仪都不敢奢望,他们的朋友圈只能局限在来自同样贫苦家庭的同学。在国家取消包分配、双向选择的择业制度下,他们有什么能力建立自己的关系网?他们有何优势可言?他们的就业境况可想而知。除了一部分特别优秀的学子能够进公务员系统或留校任教外,部分贫困学子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局面,既不想回到连网络到没有的贫穷闭塞的家乡,又不能真正取得城市人的身份,他们只能滞留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漂着、荡着,前路茫茫……长期的贫困与压抑,让贫困学子的心灵不健康,甚至产生扭曲,一部分人自甘堕落,一部分人诱发精神疾病,一部分人因长期营养缺乏导致患上疾病。

在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郝红梅求学时的苦难人生,跟这些贫困学子几无差异,但那是二十世经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啊!想不到十五六年后,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已吹遍全国大地,许多家庭早已步入小康,出现了个别富裕阶层了,却仍然出现孙少平式的学子。社会的贫富差距、地区差异、社会不公是多么严重啊!

特别是高校实施并轨收费后,每年两三千元的学费,把这些贫困家庭的孩子推向了深渊,其贫困更加地雪上加霜,本来连伙食费都难以解决的他们根本没有能力解决学费,许多贫寒学子的大学梦从此破碎。他们有足够的理由怨天尤人,控诉社会的不公平、政府的不作为。这个时候,贫困学子的出路在何方?《落泪是金》给出了答案:拥有对未来的信心和自立、自强的信念,是贫困学子意志力的风向标,指引着他们克服困难、想方设法摆脱困难,在困境中自强不息,活出人的自信、尊严与精彩。

4 报告文学的种子在高校学子中广为传扬

相信高校学子对报告文学这种文体并不陌生,在他们的中学课本中就曾出现过《哥德巴赫猜想》、《为了六十五个阶级兄弟》、《谁是最可爱的人》等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甫一刊登便风靡全国,让陈景润这位醉心于数学研究的科学家家喻户晓,可见报告文学的魅力大得惊人!

报告文学是一种新兴的、具有强烈新闻性,又具有浓郁文学性的独特的文学体裁,它以文学的方式记录时代、报告现实。它能把握时代的脉搏,体现时代的强音,把群众关心的现实情况迅速地反映出来,发挥“文学轻骑兵”的作用,因而倍受读者欢迎。也因为报告文学紧扣时代主旋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最生动的注解与诠释。多年来,报告文学作家贯彻践行党的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方针,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采访创作出了一大批为人民喜爱的报告文学作品,为繁荣发展文学事业,为祖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报告文学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弘扬主旋律和传递正能量的需要!更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力军,是为人民写作的“排头兵”!而当下报告文学写作队伍,不容乐观,甚至青黄不接。出现此情况,主要是报告文学创作需要巨大的勇气,付出极大的艰辛,要具备更敏锐的观察力、更深刻独特的鉴别力。年轻作家普遍缺少社会阅历和创作激情,同时也组织引导不够等问题。为此,在2014年,中国报告文学学会成立青年创作委会员,目的在于培养更多的青年作家,经过一年的运作,收到了较大的成效(可参考《中国报告文学青年创作委员会总结报告》)。

5 积极在校园中培养报告文学后备军和生力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播媒介的多样化,文学已逐步被边缘化,按理是不会再出现如同《哥德巴赫猜想》那样的轰动效应了。然而,《落泪是金》的出版,让人们的目光倾刻聚焦到贫困学子身上,热切地关注着这一世纪之交的社会现实问题。可见,无论社会如何变迁,优秀的报告文学依然能够唤起社会的良知、吸引人们的关注的。而《落泪是金》所描写的内容与高校学子息息相关,更能够使报告文学这种文体更能得到高校学子的关注、认同,甚至喜爱,从而在高校学子中播下了报告文学的种子。但校园学子对报告文学这种文体认识不够成为普通问题。种子播下了,如果在校园学子中生根、发芽并迅速成长呢?这一问题就需要在校园教育的层面中着手解决。

文章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编写报告文学教材。这是一项工作量相当浩大的工程,需要动用到报告文学界和教育界的专家共同联手编写。教材的体例、内容需要认真细致地研究、筛选,理出一条现当代报告文学的发展脉络,对报告文学的作家、作品需要客观、公正的评价;对报告文学的写作,需要给予条理清晰、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地指导。教材力求做到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可操作性强;②把报告文学引进课堂。通过在课堂上介绍作者的采访、写作经历,进行名篇赏析,让学生对报告文学这种文体有直观认识。让高校学子从中学习到一些写作的技法、技巧,引导他们关注社会的热点问题,如何深入生活采访、挖掘素材,进行报告文学创作;③组织学生进行创作实践。以学校文学社的名义到社会上接一些写作课题,让学生分头去采写,然后由老师集中点评,这样学生会在实践中得到写作上的提高。学校还可以与省、市级的青年作家协会合作,共同开展一些报告文学征文大赛、交流探讨、专题培训等项目;④吸收优秀作家进课堂授课。可以通过招聘,把社会上的优秀报告文学作家引进校园课堂,对学习进行言传身教,引导创作。还可以邀请一些报告文学的名家来高校开讲座,聘为兼职教授;⑤筹备各省市报告文学专业组织。作为我国报告文学的领军者,建议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多指导、支持各省市筹备建立省市报告文学学会,或依托各省市作家协会、青年作家协会成立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各省市办事处,以组织、指导当地报告文学蓬勃开展,积极发掘、培养、吸收优秀报告文学新人;⑥提供更多学生作品发表平台。报告文学报刊杂志更多地关注和支持来自校园的优秀报告文学作品,或依托、扶持各省市主流校园文学网站,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作品发表和交流平台,以提升学生创作热情、吸引更多人投身报告文学创作。

很多年以来,何建明紧密地追随着国家前进的脚步,在国家存在的矛盾冲突和伟大的变革中投入地写作。他的报告文学总是反映着与国家和人民利益相关连的各种事件,在民主、公平、正义和发展的深层次上联系着人们的命运。所以,很少,不对,是从来没有看到他围绕自己个人的情感、情绪在絮絮叨叨地述说。他在谈到自己的长篇报告文学《国家》的写作的时候,说这是一种“国家叙述”方式。其实,我看他的所有作品,都是心系国事的苦行僧式的写作,表现了一个民族儿女的诚挚情怀。这样的作家,是值得尊重的。

青年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建设精神文明的主力军,也是民族创造力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通过《落泪是金》这本经典作品,全方位、多角度、有步骤地推进报告文学进校园,进一步在全国校园中掀起报告文学热,让更多的莘莘学子关注报告文学、热爱报告文学、创作报告文学、享受报告文学,则更值得我们好好深思、探索和奋斗。如能落实,无疑将为报告文学提供了最为珍贵、源源不断的后备军和生力军,堪为将报告文学之幸!

I207.5

A

1671-3818(2016)09-0207-02

谢友义(1968-),男,广东紫金人,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职称:副高,研究方向:文学创作。

猜你喜欢

报告文学学子作家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充实中国报告文学的理论一翼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杏林组曲·学子赋
中国青年报告文学作家创作会举行
阵痛与激情:1979—1989年的灾难报告文学
悠悠学子心,浓浓附中情
浅析如何写好报告文学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