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保护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探讨

2016-03-15肖建华

工程技术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总量法律法规环境污染

肖建华

(南京中科水治理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

环境保护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探讨

肖建华

(南京中科水治理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生态环境方面却面临着极大的压力,造成的环境污染情况非常严重,不但导致区域生态化环境恶性循环,而且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还极大程度的影响人们健康的生活水平。目前,我国已经意识到工业化发展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严重性,并着手控制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以及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措施。文章主要从环境保护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着手分析,探讨了有关环境保护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必要性以及加强环境保护的相关措施。

环境保护;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控制措施

现如今,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讨论话题,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严重遭到破坏,所以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重视。而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根源还是来自于人类,是人们在长期生存发展过程中制造的环境污染源,并且严重超过了自然环境系统的承载和修复能力,从而导致恶劣的环境污染现象。对于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控制能有效的保证环境污染在大自然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范围内,可以通过自身的环境循环系统进行修护以便于恢复到正常水平,并能有效阻止其恶劣发展的趋势,使环境系统维持正常的循环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1 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必要性

(1)环境污染现状和环境质量的内在要求。近些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随之产生的工业垃圾和工业废弃物越来越严重,其污染物严重影响环境质量,并加剧了环境污染的恶劣状况。同时,由于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而经济发展、城市化建设所产生的附作物,已经严重超出环境的正常承载能力,环境的污染物容污指数不断下降。所以,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控制,是生态环境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必然趋势导向。

(2)国家政府对环境污染的明确规定要求。我国在逐年增加对环境管理和保护的相关规定和条例,并制定了众多有针对性的环境保护制度,还严格仔细地根据环境的现实情况,综合多种因素制定了环境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标准,以及环境所能承受的污染物浓度标准。所以,我国现阶段必须吸取生态循环良好的发达国家的环境治理和保护经验,根据自身的有关标准,严格做好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控制。

2 环境保护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实施的现状

(1)数据采集不全面,影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统计结果。通常人们认为的环境污染大多数是来自于工业化学污染,片面统计化工企业的污染数据,却忽视了人们日常生活及农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像人们的正常生活衣食住行等,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物,再像农业发展过程中化学肥料的使用等,都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但在现实数据采集、统计过程中,有关工作者却将范围固定在某一区域内,存在极大的局限性,严重影响最终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数据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环境的污染物承载能力不断变化,影响控制的措施制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季节性的变化,在温度、湿度、土壤地质、生物的生存季节等方面都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环境的污染物承载能力也不断变化,而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控制措施却是固定不变的,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的动态变化。所以,无法做到有效地环境管理,很大程度地降低了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存在的作用。

(3)环境污染物排放总量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差。由于多数污染物排放总量的统计数据,都是由环境监测部门提供的,而环境监测部门的工作人员及监测设施设备及监测方法等,都存在水平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所以在监测过程中,会影响数据监测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造成环境污染物排放量的统计数据也存在偏差。

(4)有关环境污染物容纳量的标准不符合实际环境情况。根据上述有关陈述,可以了解到国家制定的环境污染物容纳量的指标,并不是全面地、系统地符合真实环境情况的,而是笼统地概括的理论数据分析结果,所以针对于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状况,总量控制措施并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在实践过程中有失科学性与准确性。

(5)缺少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总量控制方案执行性较差。尽管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内容繁多,但对于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法律法规不是非常健全,而且对于控制的执行力度约束性不强,导致总量控制方案的执行力较差。同时,国家对于市场的调节手段没有有效的保护措施,市场的调节手段主要体现在专门的排污机构,对于现在排污机构还未在社会中被大家认识。所以,排污收费的标准与排污治理工作都不能合理地开展。

3 环境保护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措施

(1)引入科学的、准确的污染物排放量数据统计系统。在企业的正常运营过程中,引入科学、准确的污染物排放量数据统计系统,其统计系统要包括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排污的后果分析、会产生那些环境污染后果等一切可能产生的影响情况。企业应做到严格要求并规范企业的污染物排放量登记工作,提高登记工作人员的职工素质,做到准确无误的对排污量数据进行真实、完整的登记工作。这样对日后的数据分析和用量控制奠定基础,便于制定出合理污染物控制方案。

(2)健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法律法规。经济和社会以及环境,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变化,我们也需要根据现实环境的变化,不断完善环境治理、环境的保护、排污总量的指标、排污收费的标准和排污专业要求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保证在每个变化的时间段都能合理地、科学地应对和解决环境变化产生的问题,保证环境的正常可持续发展。

(3)严格把关环境对企业的生存条件。对于可能产生污染物的化工企业,国家要严格把关,对于污染物排放后的处理工作必须做到位,保证污染物的排放量在一定范围内,高标准要求处理后的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破坏力和污染程度等。如果化工企业达不到国家制定的标准要求,就按法律法规取消其企业经营资格,撤回化工产品的经营权。

(4)加大科研力度,研究出绿色生产渠道和排污处理办法。工企业虽然对环境污染严重,但是国家却不能强制性将其取消,因为这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要。所以,在尽可能控制缩小污染程度的同时加大科研力度,根据生态环境的发展,高效率地使用自然资源,淘汰有毒材料的使用,尽可能研究出可再循环利用的绿色生产渠道,充分利用生产过程中的所有产物,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同时,对最终的完结废弃物,努力研究探索,采取科学的处理办法将其转化成水、二氧化碳等五毒的物体。

(5)建立并完善的国家法律保护政策。建立并完善国家对环境保护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相关法律法规,对环境污染物控制所涉及到的任何方面,都保证具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保护,增加其环境污染治理的实际执行力度。当面对不同环境问题时,其处理过程都有法可依,保证环境可持续的循环发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染物排放总量的控制对环境保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总量控制的实施能有效地改善环境质量。所以,为了避免环境因污染物排放量造成的恶劣影响,我们应根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实施情况,做到与时俱进,不断研究出新的、合理的各项污染物排放量控制措施,并认真落实到实践过程中,及时有效地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保证环境在自身的污染物承受范围内自动修复到正常循环状态。

[1]黄秀清,姚炎明.乐清湾海洋环境容量及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1.

[2]王淑芬.环境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1,(12):73-75.

TU984.11+5

A

1671-3818(2016)09-0132-02

猜你喜欢

总量法律法规环境污染
“十三五”期间山西省与10省签约粮食总量2230万吨
20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比上年减少517万人
7月起将施行新的法律法规
加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的策略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法律法规与民生新闻
为何化肥淡储总量再度增加
总量控制原则下排污权有效配置的实施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应坚持三个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