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探析

2016-03-15徐小峰

工程技术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注浆水利工程土地

徐小峰

(江西太平洋宇洪建设有限公司,江西 宜春 330600)

水利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探析

徐小峰

(江西太平洋宇洪建设有限公司,江西 宜春 330600)

软地地基具有渗透性差、变形压力大和容易沉降等特点。只有正常了解软土地基的特点,并采用合理的处理技术,增加软土地基的稳定性,才能避免施工后的不均匀塌陷现象。文章从旋喷注浆、表层处理、夯实和加载等四个方法来介绍水利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希望能够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水利工程;软土地基;表层处理;旋喷注浆

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问题,软基为常见的一类。软基即软土地基,具有含水量高、渗透性弱的特点。当软土地基现象出现时,建筑物重量过重,易发声不均匀形变,导致建筑物下沉或坍塌。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也经常碰到软土地基,如何处理好软土地基,是每家水利施工单位的头痛大事。只有保证了基础地基的稳定性,才能保证工程的建设质量,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前期,需要深入了解软土地基,及时发现其存在的破坏力,保障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如果未严格检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和标准,缺乏对地基的重视,将会造成地基失稳,影响水利工程的排水性和渗透性,提高软基基础处理技术,促进水利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1 软土地基的特点

软土地基的渗透性较差。由于其含水量较高,相较普通地基的渗透性较弱,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将地下水有效排出,以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软土地基具有变形压力大的特点。软土地基的抗剪能力弱于普通的地基,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当软土地基无法承受外部压力时,将会产生形变现象,严重时造成建筑物下沉或坍塌;软土地基还具有不

均匀沉降的特点。由于软土地基的主要组成物是粉尘和砂石,此类物质易对土层的基础微粒层产生的影像不同,当软土地基受到外界压力时,土层的基础结构会产生沉降现象,以此影响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

2 在水利工程中选择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影响因素

在选择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过程中,影响选择结果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为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施工时间、施工环境以及软土地基的施工总量这三个方面,下面笔者将对这三个因素做出详细的分析。

2.1施工时间

施工时间是开展水利工程建设是所必须注意的一大因素。作为施工技术人员,应当结合水利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与工程性质,科学合理的确定好施工工期,并将施工工期贯彻到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以此确保水利工程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实现竣工。对于水利工程中的软土地基而言,选择哪种处理技术都应当与软土地基的施工时间相联系,不同的处理技术所需要的处理时间各不相同。例如:在选择使用重压处理技术与添加剂处理技术之后,施工的工期与重压后的沉淀时间以及添加剂的反应时间息息相关,一旦处理时间过长,那么将会影响到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时间。

2.2施工环境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施工环境也是影响施工效果的重要因素。正所谓不同的水利工程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不同的地理环境也就影响着施工技术的选择。在水利工程软土地基的处理中,施工人员应当将实际的施工情况与工程周围的地理环境结合起来,并做出充分的考虑与考察,在确保施工工期不会延误的同时,选择出最佳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从而推动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

2.3软土地基的施工总量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总量也会影响到处理技术的选择。正如当软土地基施工总量较大、较广时,若采取换土处理技术将会投入过多的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促使着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的大幅度增加,这就与经济型原则相违背。然而当软土地基土层较厚时,重压法的使用将导致地基底部的坚固性、稳定性减弱,工程的安全性能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在水利工程中选择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还应当着重于软土地基的施工总量。

3 水利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

3.1旋喷注浆法

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旋喷注浆法主要通过电化学、液压等方式,将凝固的浆液灌入软基中,属于常见的软基基础处理技术。在喷射前需要明确灌浆成分,灌浆的种类主要是水泥浆液和树脂类浆液,其中水泥浆液的成分是水泥沙和粘土浆,树脂类浆液则是聚氨酯类等。注浆的方式分为定喷、摆喷等。喷射注浆过程中,需要有效控制旋转速度,加快速度以保证地基的稳定性。旋喷注浆法在水利工程软基处理技术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避免地基沉降现象发生。

3.2表层处理法

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基基础处理技术中的表层处理法是指,在软土地基中添加材料后,使用先进的方法排出地基中多余的水分,通过处理软土地基表层的方法。有效运用表层处理法,有利于增大软土地基的强度,降低软土地基中的水分含量。但是,在技术使用的过程中,在排出地基水分的同时也要注意处理沙土,以保证软基基础处理技术使用的正确性。在水利工程施工时,结合现场的施工情况,设置一个排水沟方便软土地基排水。软土地基的土层含量少而水含量高,在地基中添加砂垫层进行沙土处理,处理沙土的目的在于改善软土地基的土质状况,增强其稳定性。

3.3夯实法

夯实法的应用在于借助机械的压力对软土地基进行夯实处理。由于软土地基含水量高,土壤颗粒间隙大,通过夯实法的技术应用,通过外力作用缩小地基中的土壤颗粒间隙,排出土壤中的水分,以此达到固结土壤,提高软土地基承载力,避免建筑物下沉或坍塌的目的。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基基础处理技术,夯实法具有成本低、效果佳、工具简单、要求不高的特点,适合应用于后层淤泥质和淤泥外的大部分土质中。但是夯实法也存在施工进度较慢、周期长等缺点,影响了水利工程施工的整体进度。因此,需要结合水利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选用夯实法软基基础处理技术。

3.4加载法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基基础处理技术中,加载法的目的在于对地基施加过量的荷载,从而加速地基下沉,增加软土地基的整体强度。该基础处理技术主要通过增加应力降低软土地基中的水分,提高地基的总压。加载法分为大气加压法和填土加载法两种。其中大气加压法是通过竖井降低软土地基中的含水量,在土层表面铺设沙土形成真空环境,由大气压力进行加载;而填土加载法是指在软土地基稳定的情况下,将填土作为地基的荷载进行加载。使用加载法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考察地基是否符合标准,由于该方法对地基的要求较高,造价成本略高,所以使用的机会较低。

4 结束语

由于水利工程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国家对其的关注程度也逐渐提高。为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提升工程建设的施工水平。软基基础处理技术作为水利工程施工中常见的技术,加强对该技术的研究力度,有利于提升水利工程施工的整体技术水平。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基基础处理技术包括旋喷注浆法、表层处理法、夯实法、加载法等方法,在施工应用中,需要根据水利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有效的选用最符合建设要求的处理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加强对软土地基的研究技术,培养高素质的建筑人才,在不断创新中促进我国水利工程的长远发展。

[1]冯是明;邹福华.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3(04):78-80.

[2]龙振华,刘亚光,邹玉兵,等.浅谈堤防工程中软土地基的特征与处理措施[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11-13.

[3]田国超.房屋建筑工程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分析[A].《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5年9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5:2.

[4]李晓波.软土地基的特性及处理加固方法[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5,(3):89-92.

TV5

A

1671-3818(2016)09-0082-02

猜你喜欢

注浆水利工程土地
我爱这土地
水利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建筑工程注浆技术的应用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注浆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新型复合注浆材料研发与应用
安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创新实践与思考
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