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护理专业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2016-03-15饶凤英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人体实训结构

饶凤英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医药卫生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高职护理专业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饶凤英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医药卫生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正常人体结构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通过课程改革,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创新教学评价方式。对接职业标准,开发课程标准;依据课程标准,开发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实施任务驱动和信息化教学;改革评价方式,实施能力评价。使该课程更加符合职业的需要,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正常人体结构是护理类专业必开的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是研究正常人体各组织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及功能的课程。它是由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及胚胎学三门课程整合而成,其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正常人体结构是一门影响较大,受益面较广,对护理类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起关键作用的课程。

传统的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模式,为重理论轻实践,人体解剖学实训教学不能突出护理专业特点,与护理岗位实际需要脱节[1]。近几年来,高职高专教学中对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改革也进行了一些探讨,但是将人体解剖学如何与临床护理结合,如何为临床课服务,如何与护士执照考试相结合研究得不够深入。本文将结合上面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一、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推进课程的改革

将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及胚胎学三门课程进行整合形成正常人体结构。在对高职护理专业人才需求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与医院护理专家和校内护理教师共同开发、设计能够为后续职业模块课程提供知识、技能支撑,满足未来岗位任职要求,符合学习认知规律的职业性、开放性、实践性的专业基础课程正常人体结构。按照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观,将正常人体结构设计成九个教学模块,即: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循环、感觉器、内分泌、神经等,使知识系统化。每一模块由人体的独立系统构成,从组成系统的器官及其位置、形态、结构、功能进行系统化归纳,做到了将人体从微细结构到大体结构的深度融合。除了课程总体目标以外,每个模块都设有学习目标、工作任务、案例分析、知识链接、模块小结等,明确了教学目标,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由于在整合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本课程与后续课程的联系,依据职业岗位要求,执业资格考核标准确定课程内容,同时又优化精选了课程内容,使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协调发展。整合后的正常人体结构,更加符合护理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护理岗位要求。

二、对接职业标准,开发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标准

1.行业职业标准的特点 随着现代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对卫生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入,使护理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护理模式经历了“以疾病护理为中心”、“以患者护理为中心”和“以人的健康为中心”3个阶段,护理工作方式也经历了“功能制护理”“责任制护理”和“整体护理”3个相应阶段。护理实践领域不断拓展,护理专业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护理工作的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护理工作的性质、范畴、工作场所以及护士的角色等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转变,对护士的知识、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护理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教育必须适应现代护理观的要求,顺应趋势,培养适应整体护理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以护理职业能力为目标,校内教师与医院临床护理一线专家,共同制定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方案[2]。

2.制定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标准 对接职业标准,制定了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标准。项目组深入行业企业充分调研,从企业岗位调研分析,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护理岗位。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职教理念,删减高深繁琐内容。教学内容选取依据以下原则:

(1)本着基础课程对后续课程起到基础作用,以必需、够用为度。突出护理专业特点,优化整合、精简教材内容,摒弃应用不多且难度较大的内容,使其更好地与专业培养目标一致[3]。如运动系统骨骼肌中,与护理操作紧密联系的正常人体结构内容重点是,肌内注射常选的骨骼肌:三角肌、臀大肌、臀中肌,以及臀大肌肌内注射时如何避开深部的坐骨神经;测量血压时,与听诊器定位有关的肱二头肌;检测病人膝跳反射有关的股四头肌等。

(2)针对专业岗位需求、考证需要、基础服务临床应用为原则,选取教学内容。

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标准包括以下内容:课程名称、适用专业、课程的性质、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项目内容和要求、实施建议(包括教材编写、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于利用等建议)。

三、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

(一)创新教学模式

按照“教、学、做合一”原则,以工作过程导向为依据,实现以“案例为载体,任务驱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一支“双师”型正常人体结构教学团队。在现有的政策与措施基础上,成立正常人体结构信息化课程建设团队,课程负责人负责落实每一项具体指标。

(二)改进教学方法

正常人体结构是一门形态学,直观性强,课堂教学除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标本与模型相结合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外,还开展信息化教学,拓展学生学习空间。为配合信息化教学,本课程团队在校园网上建设了正常人体结构的网络课程。按照MOOCs的理念和思想, 该课程网站上传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开展网络教学、能够进行师生网络互动。原创教学资源达到20套以上,有电子教材、授课计划、教案、课件、动画、视频、习题、实践实训指导、图学练习、考试、课程的重难点等。为学生提供网上学习正常人体结构的教学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方便。通过“建设实用资源、师生网上互动、线上线下结合”等措施,促进教学手段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学生学习方式的拓展、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学生通过正常人体结构在线资源学习的人数达5000多人次。并且网上开设有:单元测试、综合考试、图学测试等,学生可以自我检测学习效果。

(三)加强实训教学改革

正常人体结构是所有医类专业必修的医学基础课,而护理专业有其独特性,有别于其他医类专业。(1)针对护理专业的特点,正常人体结构教学团队与临床护理专家一起,主编了护理专业的正常人体结构实训指导(湖北科技出版社出版)。(2)在实训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如在进行正常人体结构实训时,让学生两人一组,在对方身体上触摸临床护理常用的骨性标志、肌性标志、胸部标志线、腹部分区、重要器官体表投影等,同时认真观察标本及模型,增加了护理专业学生对人体重要结构的感性认识。(3)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每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都进行实训考核,实训考核要求每个学生达标。(4)积极组织正常人体结构实训竞赛,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从而达到提高实训能力。

(四)与护士执照考试相结合

正常人体结构是护士执照考试必考的内容,结合多年考试的内容,将考试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应用到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同时组织历年的真题进行测试。

四、改革评价方式,实施能力评价

本课程改变过去以课程考试成绩为主评价学生,向以能力素质为主评价学生。改革考试方法,建立课程能力评价体系,实现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平时理论成绩占20%、实训成绩占20%,网络课程上学习及考核占10%,平时的考勤、学习态度占5%,期末考试成绩占45%,解决正常人体结构课程的学习效果评价问题。

五、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改革对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和意义

(一)优化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通过深入医院、进行临床调研,了解本课程涉及的岗位群,以及岗位所需的核心职业能力。围绕这些核心能力的培养去整合课程。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职业的需要,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丰富教学资源,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建设教学资源库,为学生提供网上学习正常人体结构的教学平台。图文并茂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学习兴趣增加,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三)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改进教学方法,通过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进而提高学习效果,达到本课程的学习目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四)更新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在教学中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理论联系临床,通过动画演示、仿真训练、线上线下学习,运用PC端、移动端辅助教学,创造性地设计一些教学环节,促进学生多渠道、多机会、多方式学习,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自己学、自己动手、自己动脑的机会,让教学的趣味性贯穿整个课堂教学。

护理专业正常人体结构课程通过教学改革与实践,与传统教学相比,更突出了专业特色、增强了学生的实操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1]吕文龙,高晓艳.浅谈同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9):60-61.

[2]郭新庆,吴效普.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的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课程改革[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5,27(1):81-82.

[3]谭雨.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加强高护生的素质培养[J].中外健康文摘,2011,8(10):385-386.

[责任编辑:焦柳英]

Exploration on Normal Human Structure Course Teaching Reform of Nursing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Rao Fengying

(HuanggangPolytechnicCollege,Huanggang438002Hubei)

The normal structure of the human body is an important basic medical course. Through curriculum reform, optimize teaching contents, reform teaching methods, update teaching means and innovate teaching evaluation methods. Dock occupation standard, develop curriculum standards; according to curriculum standards, develop teaching resources; innovate teaching mode, implement task driven teaching and information teaching; reform evaluation methods, implement capacity evaluation, making the course more in line with the needs of occupa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Normal human body structure; Course teaching; Reform and exploration

2016-07-12.

饶凤英,女,湖北武汉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人体解剖学、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和研究工作。

G420

A

1672-1047(2016)04-0041-03

10.3969/j.issn.1672-1047.2016.04.11

猜你喜欢

人体实训结构
人体“修补匠”
人体冷知识(一)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论结构
人体可笑堂
奇妙的人体止咳点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论《日出》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