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研究

2016-03-15炀,符

关键词:多元文化教育策略

李 炀,符 琳

(1.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合肥230011;2.合肥学院,安徽合肥230011)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研究

李炀1,符琳2

(1.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合肥230011;2.合肥学院,安徽合肥230011)

摘要:主流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的本质体现,以特有的意识形态内在特征决定了其所具有的功能。在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下,主流意识形态在具体教育活动中出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决定着我国应采用何种的教育措施,进一步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的地位,从而促使主流意识形态走向国际化。因此,现对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多元文化;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策略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将会面临着多元化文化的冲击,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也会更加复杂多变,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方法根本不能满足现代教育教学的需求。多元文化态势下,虽然传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也为其发展带来的机遇,因此,传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应该积极抓住这次发展机遇,由传统教育形态转型成为现代教育形态,从而更好的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

一、主流意识形态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具有的功能

(一)引导思想观念,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有怎样的实践便有怎样的认识。虽然地域不同、国情不同,但是相似的实践总会让人有着相似的认识。在改革开放之后,面对着涌现出大量的新鲜事物,我们不能全部否认以及盲目地排斥,但也不能全盘接收,应以科学的态度,有目的有意识的获取某些东西。从我国传统文化上来讲,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民族奋斗意识已经深深扎根在我们的心理,这就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所发挥的作用。无论是其他国家的思想文化也好,还是我国民族精粹也罢,我们最要紧的是要使自己的思想力量强大的起来,做到为社会主义服务和为人民服务。在主流意识形态中,包容性和辩证性作为其重要特点,我国社会正处于积极转型时期,我们要结合社会主义社会实践,提高广大人们群众的创造力和凝聚力,在扩大“市场份额”的基础上,提高主流意识形态,充分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

(二)整合政治观点,积极促进社会主义发展

意识形态作为经济形态、社会形态、政治形态的一种反应,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和党性,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是对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反应,整合各类型的政治观点作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在我国社会新环境背景下,西方国家采用了多种方式阻碍了我国的发展和进步,希望可以停止我国发展的脚步。从国外而言,他们不会放弃任何可以攻击和阻碍我国发展的机会,攻击党的领导,特别是某些国家还会在特定情况下做出一些挑衅和侮辱我国的行为。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等为代表西方主义文化,以各种形式和各种途径直接侵入到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中。在全方位开放的环境下,所渗透的各种思想让我们措施不及。从国内环境上来讲,并不是我国所有社会公众都赞同改革开放、赞同社会主义,这些不赞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的人们,他们在各种社交场合中散布出一些不利的言论,甚至还会采用一些极为暴力的手段威胁着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与时俱进是主流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总是在完善和巩固自身的主导地位,通过研究与分析,总结出与自身性质不同的观点,吸取其中的合理养分,希望可以达到增强社会主义活力和维护社会主义和谐的目的。

(三)调整道德规范,剔除封建社会因素

从古至今,我国一直在追求着天下大同的崇高社会理想,在追求这个社会理想中,仁义礼智信为代表的中华民族道德规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这些传统道德已经深深地扎根在我国人民的内心中。充实现代社会内涵和剔除封建社会因素,使我国民族道德和民族文化与时俱进,这是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任务。从横向上来讲,我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也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但却共同具有真善美的特征。从这个层面上来讲,这也是我国民族文化具有较强凝聚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唯有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充分发挥其作用,积极融入到社会改革中,从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同时,先进与广泛是相对的,特别在一些贫穷地区,普遍存在着理通法不通的情况,这需要我国政府加大力度建设这些贫穷地区,及时引导和规范这一情况。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具有融合性、先进性,在其引领下,我国整个社会才能形成先进的、科学地的思想理念,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同时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

(四)引领社会实践,适应社会实践需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中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要适应社会主义实践活动的需求。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就要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要结合“三个有利于”展开与之相符的社会主义实践活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中并不排斥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同时也以其所具有的包容性,在引导着和维护着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协同发展。想要构建出和谐社会,这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建设,我们要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紧紧结合群众的力量,调动起各方面积极因素,努力建造出共享和谐社会的局面。科学务实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是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的过程。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是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它与科学社会主义实践是相同的。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既有可能遇到很多有利的因素,也会遇到很多不利的因素,对于有利的因素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给予大力的维护和支持,确保社会主义实践顺利实施和进行。显然,在主流意识形态中的包容性,也就是同质多元化相对来讲的,对于那些与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多元化思想和观点相违背的敌对活动,无论从行动上,还是从观念上,我们都是无法容忍的,这些思想和观点我们必须要评判,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实施和进行。

二、加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功能的策略

(一)确立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作为其主要标志。在我国三大改造完成之后,社会主义信念就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毛泽东主席指出:“没有正确的、科学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政治灵魂”,这句话主要强调出正确的知识观点对于引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起到积极的作用。邓小平、习近平同志在不同时期中,也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做了不同的概述,并进一步创新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成果。在最近几年来,我党和政府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主流意识形态的进一步发展,这对于大力建设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价值体系显然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胡锦涛同志指出,在建设主流意识形态中,要反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自由主义等一些西方文化的入侵,同时也要避免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复燃。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指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就是要结合社会主义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大力推进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并结合主流意识形态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与促进主流意识形态发展相符合的政策法规,并以此规范和指导人们的言行。

(二)确保主义意识形态内容的先进性

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传播中,主流意识形态内容具体化作为传播的重要因素,在社会实践中来,要到社会实践中去,为社会实践而服务。同时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实践的基础,但是我们需要意识到的是意识形态是个抽象事物,如果不能将其转换成为具体内容,那么就无法被大多数人民群众所接受和认可,也就无法实现为社会主义实践而展开服务。想要在确保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内容具体的同时,还要确保其具有先进性,这就需要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积极践行社会主流意识,大范围和大规模的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按照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建立自身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容具体化并不是需要让社会公众将这些条文全部记起来,而是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和体验到社会主义意识主流形态在身边,这样可以增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亲切感和向心力。我们所进行和实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既要结合主旋律的多样化,也要始终按照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要求,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确保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在各阶层和各领域内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高人们群众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识,这也是创新和发展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渠道。但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内容不是固定的,而是动态变化的,具有与时俱进性,唯有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才能促使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积极发挥其作用,在提高我国人民对主流意识形态文化认可和赞扬的同时,也能从实际上解决我国当前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三)促使主流意识形态国际化

促进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趋向国际化作为文化高度自信的重要标志,也代表着我国国际地位得到了提高,因此,促进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国际化,这是我国应该做到的,也是必须要做到的。国际社会是个大的舞台,在经济全球化中,我们必须要抓住每一次发展机遇,积极迎接挑战,不但要引进来,而且更要走出去,让我们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更要让其他国家更好的了解我国文化,唯有这样做,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其他国家对我国的误解,才能获得在国际上获得更多的认可,才能拥有与其他国家平等对话和交流的权利。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逐渐走向国际化,这是我国消解对外势力对我国文化进行渗透的主要手段,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人民的凝聚力,充分发挥我国人们主观意识的能动性。我国积极提高文化开放水平,促进中国文化更好的向全世界传播,同时主流意识形态走向国际化,这并不是我国自不量力,而是实际发展需要,主流意识形态不但要在国内市场上有自己的发展空间,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国际市场上有自己的舞台,这是一个大国和强国应该具有的国际风范。目前,在其他很多国家,都已经建立起孔子学院,这就为传播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提供出发展机遇,不但可以使我国传统文化让其他国家有所了解,而且也能增强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友谊。但从实际上来讲,在国际上反对我国文化传播的国家还很多,我国应该意识到促进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国际化这并不是在短期内可以完成的,这是一项的长期的任务,是需要持之以恒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同时也需要在具体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真正将主流意识形态走向国际。

三、结语

总之,探讨和研究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这是一门政治性及时代性较强的实践课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发展的同时,也应确保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同时,我国社会正处于多元文化背景下,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势必会面临着各种文化的冲击,这就要求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必须要勇于接受各种挑战,在实践中发展,在实践中提高,真正完善传统主流意识教育形态中的不足,更好的从传统主流意识教育形态向现代教育形态转型。

(注:本文系2013年度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课题“多元文化背景下五年制幼师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013szxm114)

参考文献:

[1]陈正芬,董海浪.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规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34-36.

[2]张国钧.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1,(9):75-76.

[3]张志辉.略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9):82-85.

猜你喜欢

多元文化教育策略
弱势群体与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及教育策略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基于多元文化背景的艺术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略论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民歌之功能
论教育与多元文化的关系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
现代室内设计的多元文化表现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