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托尼·莫里森小说《家园》的人物命运探析

2016-03-15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家园

吴 玲

(河南农业大学,河南郑州450002)



托尼·莫里森小说《家园》的人物命运探析

吴玲

(河南农业大学,河南郑州450002)

摘要:文学总会给倾注更多的关注在弱势群体身上,身为黑人的托尼·莫里森则将笔触伸向黑人种族,在她的十部长篇小说中,通过宠儿、秀拉等等黑人形象向世人诉说被遗忘、被伤害的人们的自我觉醒,正如昆德拉所说的小说是在人的存在被现代性危机所掩盖时的一种探索自我存在的工具一样,托尼·莫里森通过小说探索当今社会黑人存在的命运,作品中独特的思想、深刻的见解,使得2012年《家园》一书出版之初就获得全世界的关注和好评。本文通过分析《家园》一书中弗兰克和茜最终的命运,探讨黑人对于自己烙上痕迹的命运是如何处理的,以期丰富文学史的人物形象。[1]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家园;人物命运

托尼·莫里森于1931年出生在美国的俄亥俄州黑人家庭里,大学毕业后,主攻福克纳和沃尔夫的小说。在上世纪60年代进入文坛,并于1970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最蓝的眼睛》,以情感炽热、文字简短而富有诗意的文笔,引起了文坛对于黑人生活现状的重视。由于托尼所有的作品都是以美国黑人为主,同时主编了《黑人之书》记录了从18世纪至今的黑人的历史,被称为”美国黑人史的百科全书”。1993年,托尼·莫里森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一时之间风声雀起。2012年,托尼·莫里森的新书《家园》的出版,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在新书中,托尼·莫里森一如既往的选择黑人题材,以寻找回家的路为主线索。故事讲述哥哥弗兰克和妹妹茜在一生之中,不断经历离家、回家,最终成功寻找到生存意义的故事。

一、小说《家园》简介

《家园》是托尼·莫里森于2012年完结并发表的。在该小说中,托尼·莫里森将小说《家园》中的背景定为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正是美国种族歧视最为严重的时刻。完整的体现了自己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意识。小说创作以主人公弗兰克刚从朝鲜战场上退役回家为背景,运用了插叙的手法将人物自我寻找、自我救赎为主题。整部小说的描写语调清晰自然,真实地展示了美国社会的发展现状,托尼·莫里森通过弗兰克参与战争所目睹的警察无缘无故射杀黑人小孩的事件为契机,展示了美国现代社会人性的异化、种族的歧视,和黑人对于自己命运的无能为力。同时通过对家的建构、解构、重构为线索,塑造了弗兰克和茜对命运反抗胜利的形象,小说中主要有哥哥弗兰克、茜、女友莉莉、白人医生等人物形象,采用对比、象征、倒叙、插叙等写作手法,全知全能型的写作方式,讲诉了弗兰克和茜小时候被驱赶出家园,来到不喜欢自己的祖父母家,弗兰克和茜过上了艰难的寄人篱下的生活,兄妹俩经过弗兰克的勤劳劳作建立起新家园。但他们俩对于新的家园怀着排斥和厌恶的情感。他们认为“那是一个没有未来……目标……没有指得为之活着的东西。”。[2]哥哥弗兰克通过参兵前往朝鲜战场脱离了家园,妹妹茜则通过嫁人的方式,将她带离家园。然而,命运并没有放过这对兄妹。多年之后,哥哥带着伤病从战场退役回家,而妹妹则被丈夫抛弃在外流浪。哥哥弗兰克深深感觉到在命运之前,自己的无能无力,所以弗兰克过上了浑浑噩噩的生活。茜则在家园外流浪时遇到了一个白人医生,成为了医生的助理,想要通过白人医生获得社会对其身份的认可。可是等待妹妹的是白人医生非人的虐待。最后,弗兰克历经内心挣扎,终于解救出茜,两人带着各自的创伤,返回家园。最终在家园社区志愿者的帮助下,成功的从伤痛中走出,成功完成命运的转变。小说的结局可谓是喜剧结局。弗兰克和茜都摆脱了上帝给予的命运,成功地将西西弗斯的石头推到山上。本文以弗兰克对自我的否定到自我的认可和解放入手,探析弗兰克的命运发展;以身份焦虑理论入手,探析茜对命运的挣脱和升华。以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小说《家园》的创作意图。[3]

二、弗兰克命运的探析

在《家园》中,叙述者将弗兰克描述为自我救赎和救赎妹妹的上帝的形象。由于年幼,在被人驱赶去家园的时候,弗兰克只能带着更为年幼、没有抗争力量的妹妹离开家园。而在寄人篱下的日子里,从弗兰克拼命干活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弗兰克是一个急于摆脱命运,积极向上,不甘于现状的保护者的形象。但好不容易将属于自己的家园建立起来之后,弗兰克处于内心的争执、对于现实的无奈,迫使他想要离开家,这主要是因为这个被他一手创建起来的家园并不是像他想象中的那般美好的。这其中掺杂许多不如意,如叛逆期的茜同他的争执、自己对黑人未来的不甘。而家园的脆弱正如自己未来的命运一般处于白人控制之下,没有半点只有,只能做简单的工作,获得微薄的薪资,抛弃不了的种族歧视。正是由于弗兰克是一个思考着的人,所以对于生活的现状产生较多的疑问,对于妹妹茜也造成了许多影响,这是导致茜对于自己黑人身份产生焦虑的重要原因。弗兰克在参与战争期间,同乡战友的死亡,给弗兰克带来难以预料的伤害,这种伤害深深镌刻在内心,折磨着弗兰克。回到美国的弗兰克在远离家园的地方混沌生活,接受着社会对于黑人的歧视和伤害,但最终在接到妹妹的求救信后,多年以来沉睡于心的对亲人真挚的感情,怀有英勇强大的男性精神慢慢苏醒过来,还有一直以来不甘屈服的命运,使他不顾一切地回到自己厌恶的家乡——佐治亚州的莲花镇。在拯救妹妹的途中,无辜的弗兰克被迁怒和殴打,在这一刻,对自我存在意义的思考,对于黑人种族低下的地位的不愤都引得弗兰克奋起抵抗,最后弗兰克以绝对优势打败了对方,带着胜利的快感和自我的肯定,弗兰克满怀着抵抗世界不公平和抵御未来的勇气,冲进雇佣妹妹的白人医生家将妹妹救出。故事的最终,弗兰克和妹妹在家乡居住了下来。他打败了自我对家乡的否定,这是对年幼无能为力的自己的否定,是对自我黑人身份的否定。正如,门罗所说,故事的结局也是新的开始。弗兰克他开始学会用满腔的勇气和健硕的身体为自己为妹妹抵挡社会对于黑人的歧视。[4]

总之,年幼的弗兰克对于未来抱有矛盾的心理,他渴望能通过努力改变现状,最终却发现自己只是西西弗斯,不断地上山下山,永远也无法到达顶峰。于是,弗兰克放弃了抵抗命运,成为一个无血无肉的人偶活在世界上,他不再为了黑人小孩无辜被杀而愤愤不平,他不断地消沉,在命运面前低头,茫然无助地生活。直到弗兰克回到家园的街头,回到导致他屈服于命运的地方,打败了不公平,为自己建造了一个新的身份。从而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5]

三、茜命运的探析

一直以来,茜都对于社会、对于家园都抱有期许之情。在年幼,当茜还未真正明白种族歧视的时候,就已经远离家园,来到祖父母家。其受到了种族伤害并未在内心留下多么深刻的伤害。在叛逆期的茜远离家园的主要原因在于受自己哥哥的影响,同时多年以来,在不喜欢自己的祖父母家里生活所带给茜的伤害大于被驱赶出家园的伤害。对于茜来说,祖父母家才是一个没有希望、没有未来、没有目标的地方。她急需有人带她走出这个家。这是茜第一次对于自己的命运所做出的挣扎。但是,茜很快感受到自己命运中满满的不幸——茜被自己的丈夫抛弃,成为无家可归的人。在这时,茜还是未向命运屈服,她一直表现出的英勇,像她和弗兰克一起在草原上看到的一群在碧草蓝天之下奔腾的骏马一样,无所畏惧,充满一往直前的孤勇。所以茜找到了一份医生助理的工作,由于茜没有任何种族歧视伤害的记忆。在她的眼里,医生助理这是一种社会对自己的肯定,是自己命运的转折点,通过这个职位,可以获得幸福的生活。然而事实并不是如此,茜在白人医生手下只是一个试验品,一个工具。受到众多非人待遇的茜还是没有放弃自己的生命,不愿向悲惨的命运屈服。她将救命绳索交到了自己的亲人手上,此时的茜已经不再渴望得到身份的认同,她回归到自己的位置,希望通过同伴的力量拯救自己的身体甚至是自己的内心。这是她对于黑人命运的认同,但不是屈服。[6]

综上,茜是《家园》一书最引人动容的人物形象。托尼·莫里森通过对弱势群体的女性黑人形象来展现了社会的异化,人性的薄凉。但同时通过这一小人物对命运的不甘抵抗来说明命运这一主题。另一方面,茜是弗兰克归家、觉醒的根本原因。女性对于家园的渴望往往要胜于男性,而女性也才是一个家园真正的主人。茜是比弗兰克更能说明抵抗命运的形象。她的一生没有经历弗兰克式的麻木无知,也没有经历马丁·路德式的高声宣扬。她默默地以自己的方式抵抗着身为黑人女性所拥有的悲惨命运,最终,在哥哥的帮助下,她摆脱了自我对于黑人身份的焦虑,获得了一份平和。从而成为一个抵抗命运的胜利者。[7]

四、结论

《家园》是一部“莫里森”式的小说,虽然它抛弃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写作的风格和语言也不再那尖锐和入木三分。但是整部小说中,莫里森运用了一种书信体格式,向读者娓娓道来这一遗失和寻找的故事。通过异质文化侵蚀下黑人民族意识的觉醒和黑人在西方文化影响下灵魂的冲突为主题。托尼·莫里森描写了主人公茜在西方文化中的探索和迷失,难以融入西方文化,同时还丧失种族文化意识,最后在哥哥的帮助下完成了自我构建,回到了家园。对比哥哥弗兰克一直在两种文化中旁观,可以构建黑人文化却无能为力,最后,运用自己强大的内心力量,将自己带离混沌的命运。[5]《家园》一书最终带给文学界一个思考和议论的话题,即种族主义下弱势群体的命运是如何的?其为美国黑人和白人的精神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动荡,在这一命运下,黑人是如何解脱生存的。

(注:本文系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非洲裔美国文学作品研究对提升中原经济区文化软实力的影响——以托尼莫里森作品为例”,项目编号:142400411059)

参考文献:

[1]托尼·莫里森.《家园》[M].译林,2013,(1):20-22.

[2]郝素玲.寻找回家的路——美国作家托尼·莫里森新作《家园》简论[J].译林,2013,(1):20-22.

[3]杨明强.个体存在的迷思——对《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人物命运解析[J].青春岁月,2013,(20):58-59.

[4]管丽峥.托尼·莫里森《慈悲》的人物身份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

[5]胡杰.论托尼·莫里森新书《家》的创伤主题[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5,(6):51-56.

[6]陈鹏飞.托尼·莫里森的小说《家》中“家”的建构,解构和重构[D].武汉理工大学,2013.

[7]徐娟.《家园》中双重意识下的身份追寻[D].云南师范大学,2014.

[8]王丽丽.走出创伤的阴霾[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猜你喜欢

托尼莫里森家园
托尼找马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莫里森酒吧拉票遭民众痛批
寻找失落的家园
理发师托尼
诺贝尔奖得主、作家托妮·莫里森逝世,享年88岁
加拿大游客穿T恤:我不是莫里森
论莫里森《孩子的愤怒》的艺术张力
我想自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