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2016-03-14王陈芳

考试周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自我成长教师

王陈芳

摘 要: 青年教师作为我国高校教学科研工作中的主力,由于缺乏师范教育训练和社会经验,因此在成长为合格的大学教师的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本文从教师的“德”和“学”两个层次入手,探讨了大学青年教师自身德行、修养的提升途径和教师学识、教学技能的精进方法。

关键词: 大学青年 教师 自我成长 精进方法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青年教师已成为我国高校教学科研工作中当之无愧的主力。据教育部统计,2014年我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149万,其中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人数高达87万,所占比例超过了56%[1]。青年教师普遍为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任教,大多数没有经过专业师范教育的严格训练和全面培养,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和历练,就直接登上讲台,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2]。因此,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是每一位青年教师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怎样才能做一名好老师呢?对于这个问题,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已做出了明确回答:“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句格言从“道”和“技”两个层次上明确指出了教师的职业追求。“德”属“道”的层次,内化为师德与自身修养。“学”属“技”的层次,外显为学识和教学技能。“德高为范”是对自身德行和精神境界的不懈追求。“学高为师”是对个人学识和教学技能的努力提升。因此,对大学青年教师而言,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老师,也应当从“德”与“学”两方面入手,严格要求和努力提升自己。

一、大学青年教师之“德”的提升

青年教师应当认识到,好的德行是成为好老师的前提。“教书”不只是为了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是为了“育人”。“育人”首先要求教师自身具备师德修养。师德具有天然的感召力。一位拥有崇高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的老师,自然会让学生由衷地爱戴和心悦诚服。

师德首先体现在对学生的爱。师爱是一种力量、一种品质,是教育成功的秘诀。如果没有爱,教师的工作就会失去意义和价值。虽然,这份爱未必轰烈,但它往往体现在最平凡之处,体现在每一个平淡而平凡的教育细节中。比如,以满满的正能量对待工作,对待学生;比如,尊重和信任学生,相信他们一定会成为一个自信而有用的人;又比如,了解学生的特点,关心学生的成长,努力帮助学生解决学业、生活情感等实际问题。

师德其次体现在奉献精神。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文明的传承者,这种崇高的性质决定了教师的责任与付出要重于获得与回报。这注定了教师应当具有奉献精神,不能过于看重物质利益和计较得失。然而,受市场经济和社会功利化思想的影响,个人利益得失已成为许多青年教师最关心的问题。青年教师应当牢记自己肩负的职责,不为名利所动,时时提醒自己:我是一位教师,我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教师就应该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的精力、热情、才能和知识,使学生更好地受到教育。

师德还表现为以身作则。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陶行知先生也强调“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我们深信这种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是真正的教育”。大学生正处于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青年教师与大学生有天然的亲和力,更容易形成亲密的关系,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因此,青年教师应当牢固树立为人师表的意识,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立言立行。

二、大学青年教师之“学”的精进

“学高为师”首先是对老师学识的要求。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应当是一条流动的河。青年教师学识的提升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一是边教边学,随时补充自己知识的不足,孜孜不倦地提升自己的学识水平;二是多交流请教。对于青年教师来说,现场聆听老教师或同事们授课,与他们交流和讨论教学经验,让他们指导自己教学的缺点和不足,无疑是教学技能提升的最为便捷有效的途径;三是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研究的范围不仅仅是专业领域,同时应包括教研工作。对专业领域的研究,不仅可以在让教师创造知识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而且可以构建起系统全面知识体系,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对于教研工作的研究,会让老师自觉地关注自己的课堂、自己的学生,从而对自己和教育教学工作有更深刻的认识。体验到工作的乐趣,就不会把教学看成一种单调的、乏味的、没有创造力的机械劳动,从而不断迸发出教学热情[3]。

除了丰富的学识,老师还需要掌握传授知识的技能。对于这方面,青年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是对学生微笑。对于教师来说,微笑是一种激励、鼓励和关爱。微笑对于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它能使教学达到最佳教育效果;第二是学会倾听学生的声音。老师学会了倾听,就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教育和帮助学生;第三是用幽默吸引学生,用激情感染学生。幽默的语言,可以使叙事更加具体、生动,说理更加深刻、透明,抒情更加真切、动人。充满激情的老师,会用激情感染学生,用热情追求教育,用思想实践探索;第四是尽量挖掘学生的优点,给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学会真诚地赞美。无论在哪些方面,教师都要尽量挖掘学生身上的优点,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并给以肯定。这会使他们变得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第五是善于与学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放弃知识灌输的教育方式,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第六是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组织教学的能力。互联网时代为人类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和广泛的知识获取途径和更为直观生动的知识展示方法,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和信息化手段为教学服务是当代教师的必备素质[3]。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4年教育统计数据.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8493/201412/181694.html.

[2]陈锋.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师德问题研究述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12:29-32.

[3]陈嘉.浅谈大学教师素质[J].云南高教研究,2001,03:26-28.

猜你喜欢

自我成长教师
最美教师
大山里的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师赞
珊珊的选择
痛并快乐着,累并幸福着
搭建心理剧舞台,探寻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
简析高中政治教师如何实现自我成长
炼狱中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