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山棒子”的美育价值及其进入校园的可行性

2016-03-13北京市大峪中学分校李清春宋德静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1期
关键词:棒子美育戏剧

北京市大峪中学分校 李清春 宋德静

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2003年10月)之后,世界各国纷纷掀起了非遗保护与研究热。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包孕着人的审美理想和美感意识,展现着人的生命创造与人性自由,是必不可少的美育资源之一。本文以门头沟斋堂地区地方戏“山棒子”为例,探索其美育价值以及校园参与传承的可行性。唤醒学生传承和保护家乡文化遗产的意识及责任心,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一、从历史走来的山棒子戏

第一,京西山棒子的辉煌史。

秦腔是北京早期对梆子腔的统称,不是指现在的陕西秦腔。北路山西梆子是山陕老腔的一支,于清代道光年间传到门头沟、房山一带,与当地语音交融成为一个支派。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因地处山区、交通不便而腔调表演自有一种鲜明特色,乡民们称之为山梆子。其中西斋堂村以“六合班”为代表的山梆子戏最富盛名,

“六合班”是西斋堂村专从艺事的戏班。在姓史兄弟俩班主带领

下盛行几十年。演出足迹遍布房山、门头沟等地的庙台、春节社戏以及京郊、京城。在民间一直流传有“燕家台的腔儿、西斋堂的戏”之说。

第二,山梆子戏的板式、唱腔及音乐特点。

斋堂地区的山棒子是旧时“山陕梆子”的韵调及原始形态与当地小调、民歌、方言的融会贯通,属于板腔体,即以一首乐曲为基础,运用各种节拍形式(即板式),将这首乐曲作各种变奏发展。因此,其板式、节奏变化在推动音乐形象的展开、表现戏剧矛盾冲突和剧中人物思想感情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唱腔音区多以女性唱腔音区为准,高亢激越的基调,长于表现雄壮、悲愤的情绪,与此相对应,传统剧目中有很大一批是演忠奸斗争的,当然,也不乏诙谐、活泼、充满生活气息的剧目。

其音乐特点主要是主韵循环体、主曲变腔体。以一对上下句作为基本的结构单位,或用一对上下句组成一段独立的乐曲,或用若干对上下句组成一段乐曲,在组织形式和运用方法上比较灵活;唱词的基本格式是七字句和十字句,节奏整齐,衬字运用自由;能够充分发挥节奏变化的戏剧性功能。音乐伴奏分文、武场。

二、京西山棒子的审美及其美育价值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非遗分为民间文学、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民间音乐、曲艺、杂技与竞技、民俗传统、传统医药共十类。前九类均关涉美学问题或呈现为审美艺术形态。是偏重情感体验且具文化展演性质的。有论者指出: “非物质文化遗产极高的审美性以及以审美类项目为主的特点,决定了其价值的核心就在于审美。”

京西山棒子戏属戏剧范畴,其美育功能主要表现在:一是促进

审美全面提高。戏剧属综合艺术,它综合了文学、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姊妹艺术的元素,集中了编剧、导演、演员、美术设计、音响效果等各类专门人才的智慧和才能。它所创造的形象是时间和空间、视觉和听觉、直观和想象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复合影象,而且是运动着的直观形象。因而,欣赏戏剧艺术,等于同时集中而又广泛地接触了高水平、高质量的各种艺术,其美育功用是全方位、深层次、综合性的,因而能全面地提高审美主体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质。二是在情感上引起强烈的共呜。戏剧艺术所引起的观众共鸣的程度,在所有艺术中位于前列,这在悲剧中尤其明显。戏剧通过美丑的强烈对比,激发审美主体(观众)的自我意识,强化对美的事物的憧憬、追求和维护,对丑的事物的憎恶、嘲笑和鞭挞,并且赋予这种美丑之间的斗争以直接的行动性。也就是说,戏剧艺术在对观众产生审美同化作用的同时,还使观众在对美的强烈感受中形成审美价值定向,并付诸于行动。

三、山棒子戏进校园的可行性分析

如今的校园被各种文化(有不少不良文化)所浸染。学生们的课余生活虽然很丰富,但优秀的传统文化却难有一席之地,以至于大多数青少年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了解甚少,甚至到了一无所知的尴尬境地。若家乡戏剧能够走进校园甚至走进课堂,那我们的生活中必然会融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让那些涂着色彩的鲜活的形象,优美动听的唱腔,从舞台上走进我们的生活,学生既能学习了解戏剧知识,又可以增进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爱家乡的自豪感,同时还能提高艺术修养、提高传承祖国传统文化精髓,弘扬传统艺术精神,渲染历史文化底蕴的意识。这是多么令人期待的事啊!

此外,这也是中央文化部、教育部对传统文化加以重视和保护的必要之举,从学生抓起,早一点发现它的美,将来,才能够去欣赏它,爱护它,才能够让戏剧走进人们的生活,以及心灵。

再有,每一位华夏子孙,都有责任和义务来传承祖先留下的宝贵

遗产,这对青少年文化修养的提高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总之,山棒子进校园,旨在弘扬传统民族艺术,既可以实现校园参与保护又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及审美水平、建设“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引导青年学生接受戏剧艺术的熏陶,树立文化自信心和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念,促进学生艺术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通过这样的活动为同学们做有素养有内涵的现代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棒子美育戏剧
有趣的戏剧课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棒子王
玉米苞叶短,包不住棒子心咋回事儿?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五 毛
戏剧类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