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16-03-13山东省寿光市双王城区卧铺小学侯成全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1期
关键词:体积解题意识

山东省寿光市双王城区卧铺小学 侯成全

一、创新教学模式的建立

在教学中引入与生活相关的情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不同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不同的解题的思维。这一模式的建立,既是形成数学构思的过程,也是展开合理解题思路的思维过程。在情境教学模式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创新解题思路,积极发表不同的见解,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就培养起来了。教师还要注意数学语言的使用,要言简意赅,浅显易懂,与学生的心理特点相适应。例如,在教学“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准备各种圆柱形的实验品,如圆柱的玻璃器皿、圆柱木块等,分发给学生要求其动手量出长、宽、高等所需数据,并通过实践来求得体积。通过实验启发学生自己总结出计算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并引导学生是否可以用切割、计算体积差等方式求得体积。

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利用这个特点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数学枯燥乏味,难以吸引小学生的兴趣,这时教师就要注意采用新鲜多样的方式来吸引小学生的兴趣,可以利用多媒体、幻灯片等形式。教师还要注重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拉近数学与小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圆锥体体积公式时,学生在看完书后,往往对“等底等高”这个条件不太注意。这时我巧设陷阱设置悬念。 学生进行倒水实验:用圆锥体容器盛满水倒入圆柱体容器。过了一会,一个小组倒了水,还没灌满;而另一小组的同学却大叫:“水溢出来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学生们议论纷纷。

三、通过小组合作来培养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能够形成学生之间思想的交流,对其创新意识培养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小组中通过激烈的讨论,能产生不同的解题思路,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创新意识。例如,对于曲折的小路,如何计算出它的长度?并号召学生展开讨论,学生有的说用尺子,有的说用步测……通过小组讨论,能够对学生的思维产生启发,这对创新思维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创新型的思维方式对于创新意识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在创新思维的引导下,小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势必会增强。

四、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创新意识

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在实践中创造并感知,从而激发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实践能够在小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更为稳定的知识,因为从具体形象的事中才能强化人们对知识内容的感知和记忆。例如,“100以内数的认识”这一章节的教学,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数一些玩具木棒、数花生等方式来加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强化知识内容。实践活动的方式还包括课下练习内容,安排练习题时可以设计一些具有乐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加强对知识的感知和认识,小学生在自己的实践探索过程中不但会加强知识的认识,还会形成自己动手的成就感,也会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五、优化练习与作业培养创新意识

旧教材中的习题几乎都具备完整的条件和问题,解题的任务是寻找唯一的答案,这样的练习,容易使学生满足于得到正确答案,对于解题思路的多样性,问题的内在因素缺乏进下步地研究和探讨。长此以往,便造成了学生思维呆板,思路狭窄。创新萌芽被扼制,创新意识得不到培养。所以要求老师在备课时,创造性设计具有独立思考,有一定难度的、发散型的、开放型的练习题。如有教学“除法“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一年(1)班24名同学参加广播何操比赛,请你帮助设计一下,可以怎样排队?”学生可根据不同的思维方式,做出不同的答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意识。

猜你喜欢

体积解题意识
用“同样多”解题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设而不求巧解题
多法并举测量固体体积
用“同样多”解题
聚焦立体几何中的体积问题
小体积带来超高便携性 Teufel Cinebar One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谁的体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