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住不同特点 给予家长和幼儿有效指导

2016-03-13北京科技大学幼儿教育中心杨金玲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1期
关键词:长辈小事亲子

北京科技大学幼儿教育中心 杨金玲

每一个孩子都是家长眼中的天使,每一位天使都照亮不同的天空,怎样帮助家长让我们每一片天空都亮丽灿烂,作为一名亲子教师可要费一番心思了。在幼儿园的工作中,家园共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特别是在亲子班,每天与家长和幼儿面对面的指导交流更尤为重要,我在实际工作中对以下的几点体会颇深。

一、抓住孩子的不同特点,给予家长有针对性的指导策略

第一,有条件的让步,坚持底线不放松。

我们都知道家长最爱说的就是:“我也是这么跟孩子说的,可是他听老师的不听我的。”其实不一样,我们要的结果是一样的,但过程中语言指导的艺术学问可大着呢。我告诉家长,老师运用最好的指导策略就是“有条件的让步”。家长的认真态度值得肯定,但方法一定要灵活,家长学会掌握分寸,就会觉得孩子变听话了。比如说吃饭,孩子说太多了吃不了,那就当着他的面弄出一点儿,要求他把剩下的吃完,孩子肯定答应。一会他吃高兴了没准一夸还能添半碗呢。家长要注意的是有条件的让步同时也要坚持底线不放松。家长让孩子自己选择的条件不是吃与不吃而是吃多吃少,或者是先吃这个还是先吃那个,这样不管他怎样选择都是吃。虽然这时要费很多的话,但孩子认为这是他自己的选择就会很容易的接受了。

第二,平等商量,和孩子互讲条件,在小事中进行感恩教育。

比如说孩子要求抱,可以,但要确定一个目标,走到什么地方再开始抱、抱到什么地方下来等都要事先说好,而且要说话算数,答应了坚决不能改,哭也没用。这样几次下来,孩子就比较容易接受家长的建议了。另外不要让孩子觉得家长为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应该的,要让孩子在小事中懂得感恩回报。比如说抱了以后,让孩子给家长捶捶胳膊;给孩子换衣服时告诉他衣服是妈妈洗的,可干净可香了,让孩子用抱一抱,拉拉手,亲一下表示感谢。我常对家长说,严厉和呵斥可有本质的区别,严厉是要让孩子从成人的表情和语气中分清对错,呵斥可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家长一定要掌握好力度。

第三,有效转移,分散孩子的无意注意,耐心引导。

有时我们会看到,孩子摔倒了,本来没什么事,家长大呼小叫的冲过去反而把孩子吓哭了。每当我见到这种情况,我就会示意家长别着急,我会过去问:“你在这找宝贝呢吗?找到了吗?那边有一个好宝贝,我带你去看一看。”对于坐在地上孩子我会说:“你累了吧,你想歇会儿是吧,我给你找一个好地方休息,这有点脏。”一般情况下,孩子就会自己起来。在孩子转移的过程中再留意观察一下孩子的手、脚、腿有没有问题。我告诉家长,家长抢着抱起孩子,万一孩子有什么伤反而会加重。有时候看到孩子真的摔疼了,我会说:“你肯定是摔疼了才哭的,那你就哭一会吧,一会儿不哭了我也说你勇敢。”这时的孩子就会变的坚强。有时孩子不小心撞到了一起,有的家长会很夸张,有时还会引起矛盾。这时我会对孩子说:“你们两个碰一碰了吧,用力碰头会疼的,来我们唱歌碰一碰就好了。”游戏时我再告诉孩子怎样跑才不会撞到,同时还要鼓励孩子勇敢。孩子的注意转移到游戏中了,他下一次会小心,孩子学会了自我保护,也体会到了和同伴一起玩儿的乐趣。

二、真诚对待每一位家长,采用不同的指导方式

1.对于父母看护者

我常对家长说,对于亲子班的孩子我认为培养强健的体魄、愉快的情绪、良好的习惯更重要。对父母我利用书面的形式让他们写下“意向调查”、“家长的话”,写下心中的感悟,组织他们进行科学养育经验的交流。现在有的年轻的家长学历高,对孩子的期望值也高,他们习惯于把书本上的知识直接往实际生活中套。对于这样的家长,我会首先虚心肯定家长的知识,然后再告诉他们因为孩子个体、个性、环境的不同而接受的教育方法不同。用自己专业的早教知识和家长一起探讨最佳的教育途径。我建议家长不要和其他的孩子横向比,要善于寻找自己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结果一个认为自己孩子有很多不是的妈妈发现了孩子会自己摆整齐拖鞋;用完的东西会放回原处;能吃干净碗里的饭粒;给大人递拿东西会用双手……这些原来在家长眼里根本算不上优点的小事,这些亲子班老师用心培养的常规细节让家长看到了孩子的进步,心态也平和了许多。我告诉家长要重视每一个生活细节,在生活的小事中让孩子先学会做人,再去学做事,家长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细小的闪光点而多给予鼓励,这样让孩子在不断的鼓励声中健康成长。

2.对于长辈看护者

对于长辈看护者我会真心的尊重每一位老人,用自己的真诚感化他们。首先在生活上关心,问寒问暖。再在活动中照顾,遇到做一些像“骑大马、小飞鸟、背背驮驮”这样需要家长体力的游戏时,我都是先把游戏的方法教给大家,然后亲自带每一个由长辈陪同的孩子做一遍。每当看到我大汗淋漓的样子,家长们很心疼,也很感动。上下楼梯时我也有意识的走在年龄最大的家长旁边,适时的搀扶一下老人,拉领一下孩子。试想一下我对家长孩子这么好,老人再固执也会被我感化。然后我再对长辈家长进行科学育儿知识的宣传,加倍耐心给他们分析过度保护给孩子带来的不利,让家长放开孩子的手脚,在每一件小事中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

3.对于保姆看护着

我针对几名带孩子活动的保姆,利用宣传展版和早教文章向她们宣传科学育儿的知识,再耐心的用老师的言传身教,增加她们对幼儿生活照顾的耐心。有的保姆自己本身还是一个大孩子,见到新鲜的玩具、好玩儿的游戏自己就很兴奋,我就像一个大姐姐一样告诉她们每种玩具的玩法功能,孩子安全的重要性等等。遇到有的游戏需要人手帮忙,我就让她们和我一起忙活,她们觉得我很看重她们,也很尊重她们,自己也很有成就感。

老师用认真、平等、真诚、亲切的态度对待每一位陪同者,才能换得家长们的认同、信服、尊敬和配合。现在早已升班的孩子的父母,有问题还愿意找我沟通;孩子的长辈们遇到我更是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问寒问暖;有的小保姆把孩子看大了,换了新的工作还来向我汇报,告诉我正是我对她的平等尊重,让她找到了自信,让她学会了对工作的认真态度。这正是老师用心对待幼儿,对待家长赢得的这份自豪。

猜你喜欢

长辈小事亲子
关于快乐这件小事
每一件小事都又烦又重要
长辈篇
《弟子规》小绘本
小事不小
难忘那件小事
长辈对晚辈可否说“请”字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