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2016-03-13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潘家湾中学孔兴发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1期
关键词:创设交流教材

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潘家湾中学 孔兴发

初中生的数学学习需要一种具体、形象、生动的情境,这样才能理解所学的内容。数学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让学生拥有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获得数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体验数学带来的无穷乐趣。”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具体做到:变“教师主宰”为“教师主导”;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学生被动”为“学生主动”;变“注重知识接受”为“注重知识发现”。只有注重学生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参与性,课堂教学效率才会有稳步提升,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创设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呢?下面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感悟,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一定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知识时多考虑一下自己讲授的知识以及教授的方法能否引发学生的兴趣。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育的奥秘不在传授,而在激励、唤起和鼓舞。”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正是对激励、唤醒、鼓舞的这一教学艺术的诠释。在教学中创设激发学生认知内驱力、激活其思维的问题情境,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从而萌发对数学的情感,进而产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利用有趣的数学故事进行教学,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揭示数学学科中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审美能力。例如在讲“无理数”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述西伯斯为了捍卫真理而被谋杀,最后被装进口袋里扔进地中海的故事,学生必然听得津津有味。在“简单事件的概率”教学时,可以讲述梅勒和他的朋友赌局分配金币的故事,让学生感悟概率的简单应用。

二、经历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自主探究的成功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过程性目标,让学生“经历、体验、探究”数学学习的过程,使每个学生根据自己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去探索、发现、创造,同时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三、挖掘学习空间,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平台

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以及情感、思维、态度的发展。数学教材内容具有抽象性,呈现方式单一。因此,教师要认真吃透教材,把蕴含在教材中的哪些可以让学生开展探究学习的资源挖掘出来,为学生提供一个有效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发现,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中可以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进行思考;提出具有一定跨度的问题串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通过“与同学交流你的想法”等语言鼓励学生进行交流;提供一些开放性(在问题的条件、结论、解题策略或应用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所学的知识;适当提供需要学生合作交流来解决问题的活动,如设置探究课题、社会调查等,使学生经历多角度认识问题、多种形式表现问题、多种策略思考问题、尝试解释不同答案合理性的活动,以发展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反思。

四、创设多种活动,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质量

学生的自主性多是各种学习活动中体现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数学学科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恰当选择,并有机结合,灵活运用。

1.在玩游戏中探究

这种自主学习活动是根据初中生喜欢游戏、喜欢玩的特点而设计的,我们可以根据教材特点适当运用。

2.在动手实验中探究

是指学生在运用实物材料或文字材料的感知中,通过动手等多种感官活动获得感性经验.我们可以根据新教材的特点,发挥我们学校在“动手做”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数学教学中增加动手实验的机会,让学生制作一些数学的学具等等。

3.在同伴交流中探究

这是各科教学中经常采用的自主学习的活动方式。同样我们可以让学生交流数学预习情况、数学学习心得体会、思想情感体验等。可以同桌交流,也可小组中交流或全班集体交流。

4.在发现中探究

这种自主学习活动很适用于新课教学时采用,即改变过去那种先告诉学习“结论”,然后阐述讲解的教学过程,而是先给学生“材料”(文字材料、实物材料),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和观摩感知中发现规律,得出新数学概念、数学定理、法则。

5.在转换角色中探究

在教学中,让学生转换角色,尝试从“教师”的角色或从有关教材中涉及到的具体角色去理解、体会、感受。甚至某些教学活动,如评议、布置作业、编制试题等,也可让学生当“小老师”。

6.在求异中探究

在求“变”求“新”中学习知识,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说与别人不同的话,用不同的方法,提不同的问题,如一些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数学问题。

7.在讨论、争论中探究

学生在数学科学习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要创设问题情景,要抓住学生中有价值的疑问,不失时机地组织讨论,引导争论,使学生的思维和认识向纵深发展。

8.在网络环境下探索

网络技术的合理应用较过去传统的、静态的书本教材形式转变为由声音、文本、图象等构成的动态教材,丰富和拓展书本知识,使学生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学得更多、更快、更好。

五、实施激励评价,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拓展探究

“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育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育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激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内化学生的人格,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激发学生强烈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手段,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数学学习、在探究中获得深层的数学体验、在探究中获得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根本改变,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达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目标。

猜你喜欢

创设交流教材
如此交流,太暖!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