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技术在汽车安全性能改善与检测中的作用

2016-03-13南通汽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汽车检测站

电子世界 2016年13期
关键词:汽车企业安全性能电子技术

南通汽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汽车检测站 丁 洪



电子技术在汽车安全性能改善与检测中的作用

南通汽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汽车检测站 丁 洪

【摘要】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电子技术快速发展,开始在汽车企业得以应用。这使得汽车的电子化程度得以不断提高,性能不断改善,同时电子商品市场范围不断拓展。目前,西方发达国家中电子产品在汽车整车的制造价格中所占份量已经达到15%~20%。现代的汽车电子技术在改善提高汽车的安全性方面发挥着重大且不可替代的作用。接下来文章将对电子技术在优化提高汽车安全性能方面的应用做出详细的论证,以使汽车的安全性能得到最大程度地优化。

【关键词】电子技术;汽车企业;安全性能;改善与检测

1 前言

在现今社会中,汽车行业发展前景形势大好。消费者对汽车关注度上升,促使购买量也呈增长趋势。随着汽车安全意识逐渐增强,消费者在购车时首先考虑的影响因素就是汽车安全性能问题。毋庸置疑,汽车的安全性能将会成为衡量一辆汽车是否优越的重要标准,这将成为未来汽车的优化发展趋势。因此如何最大程度地优化汽车的安全性能将是人们最为关注与建设的问题。与此同时,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将会给汽车的安全性能的优化提高十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 汽车安全性内容及影响因素

2.1汽车安全性内容

汽车安全性具体指的是汽车能够在行驶过程中避免事故,保障外在行人以及乘员安全的性能,一般大致分为主动、被动、事故后、生态安全性。

汽车主动安全性,又称为积极安全性。主要指的是汽车避免或降低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可能性的性能。这其中主要囊括:视认性、驾驶操作性和制动效能等。除此之外,还涉及减轻驾驶员的疲劳性,保障行人的安全性等。

汽车被动安全性,又称为消极安全性。具体指的是事故发生时减轻乘员伤亡状况的能力。这主要包括:结构的吸能性、内饰软化、安全性防护装置和安全玻璃等。

事故后安全性,即汽车所具有的能够减轻事故损失的性能。这其中主要包括能否具有迅速清理事故后果的能力,同时做到避免新事故的滋生。

生态安全性,与环境生态联系密切,是指发动机等排气污染、汽车行驶中产生的噪声以及电磁波等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

2.2汽车安全性的影响因素

影响行车是否安全的因素包括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其中外在因素包括天气状况、路况,内在影响因素首要包括驾驶人的操作技术水准,除此之外还有驾驶人的法制意识、交通安全行驶观念以及交通安全修养。而这些影响因素正是决定行车是否安全的关键性因素。汽车的安全性对于车辆来说主要分为主动安全、被动安全两个方面。其中主动安全指的就是能够尽量安全自如地操纵控制汽车行驶。被动安全则是指汽车在事故发生之后对车内所存在乘员的保护。现如今这一保护的范围已经延伸至包括车内外所有人乃至物体。其中,汽车车身结构对汽车的安全性能的影响较大。根据汽车的受力情况,车身的结构可分为半承载式、承载式和非承载式等三种。

3 主动安全性电子技术

3.1防抱死制动系统

这一系统主要有两大分类方式。一是按其生产厂家分类,二是按其所属控制通道分类。其中在ABS中,能够独立完成制动压力调节活动的制动管路是控制通道。其中ABS装置的控制通道可分为四通道式、三通道式、二通道式以及一通道式。防抱死刹车系统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可以提高汽车行车时车辆发生紧急制动行为的安全系数。换言之,没有装配ABS的车辆,在紧急情况下紧急刹车时,容易发生轮胎抱死状况,即方向盘无法转动,那么这样危险系数也就会随之提高,也就很容易产生不良后果。

3.2制动力分配系统

制动力分配系统又称为弯道自动控制系统。其作用顾名思义,也就是在车辆转弯时,制动力分配系统与防抱死系统互相配合,从而达到减轻过度转向以及转向不足的危害。所以即使在十分恶劣的驾驶状况下,也能确保汽车安全行驶的稳定性。在有些较高版本的防抱死系统中包含弯道自动控制系统的功能。假使检测到汽车行进过程中可能正在滑行,弯道自动控制系统则会降低汽车的发动机功率,必要情况下则会对发生滑行的车轮启动额外的制动力,从而起到对汽车采取必要校正作用的功能。因此,弯道自动控制系统迅速使得汽车在所选道路上趋于稳定。然而,即使此系统如此先进也无法违背固有的自然规律,因此确保安全行驶需要驾驶员自始至终保持其最佳的驾驶状态,较好地了解路况,用心地驾驶。弯道自动控制系统蕴涵着复杂的计算机控制技术,也就是“稳定性算法”。它能够识别挂车的负重情况,并能够对所增加的汽车负重进行自动的补偿。

3.3驱动防滑系统

汽车驱动防滑系统,简称ASR或TCS。这是继ABS后采用的另一套防滑控制系统,更是ABS功能的更深一步的发展和重要补充。ASR系统和ABS系统联系密切,大部分情况下互相配合使用,从而一起构成了汽车行驶过程中的的主动安全系统。

汽车驱动防滑系统的控制方式有以下几种:(1)调节发动机的转矩。(2)驱动轮的制动控制。(3)控制可变锁止差速器变化。(4)控制汽车离合器的分离程度和其传动系速比。

3.4主动避撞系统

目前研究开发的汽车主动避撞系统有以下3种类型:(1)车辆主动避撞报警系统,此系统针对所探测到的危险情况发出警报。(2)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此系统能够实现在简单交通情况下的主动避撞以及巡航控制行动。一些汽车公司已经在高档车型上投放此技术。(3)复合型车辆智能控制系统,其中该系统能够针对复杂的交通情况,尤其是市区的交通环境,采用主动避撞系统并辅以车辆的停走系统,以达到提高车辆的智能控制实用性的目的。

3.5汽车轮胎监测系统

轮胎压力监测系统是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对轮胎的气压进行实时自动的监测,并对出现轮胎漏气和较低气压进行报警预报,以确保行车的安全。目前主要分为简介式和直接式汽车轮胎的压力检测系统(TPMS,即Tire Pressure Monitor System)。

4 被动安全性电子技术

安全气囊是指发生撞车时并在乘员产生二次碰撞事故前,产生气囊膨胀以达到保护乘员目的的装置。安全气囊因为作为座椅安全带乘员的约束装置的辅助装置,而被称为安全气囊系统(Supplemental Restraint System,SRS)。

5 事故后安全性电子技术

5.1门锁紧急施放系统

SAFLOK电子锁正面部上方有三个指示灯(绿、黄、红)。当钥匙卡插、拔时,这些灯就可以显示出门锁状态信息。

5.2救援系统

如果我们对应急救援的计划和行动没有达到足够的重视,那么将受到更大事故惩罚。并且有关的资料统计表明有效的应急救援系统能够将事故的损失降低至无应急系统情况下的6%。那么可以按照原有的计划和步骤来进行行动,可以有效地降低经济损失,减少人员伤亡。 应急救援系统的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应急救援计划的制定、准备,预防紧急事故的发生, 应急培训以及演习,应急救援行动,现场的清除与净化 系统恢复与善后处理。

6 总结

本文通过针对汽车的安全性能和电子技术子在改善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方面的功能的论述,论证出了电子技术在改善汽车的安全性能方面的先进作用。其中作为汽车工业和电子工业的结合体,汽车电子企业得到飞速发展。现代的汽车电子技术在改善提高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以及安全性乃至行驶稳定性、乘坐舒适性等各种方面发挥着重大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现今社会中,汽车的电子安全技术是如今科技发展的巨大结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汽车的安全性能将会进一步朝着电子化的趋势发展,进而一举实现智能化。由此可见电子技术在汽车领域的运用将会使得未来的汽车运行更加安全。

参考文献

[1]姚红.对汽车主动安全新技术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1(1).

[2]谢晓鹏.现有汽车安全技术的局限性与未来发展方向[J].汽车运用,2011(12).

[3]陆建.交通安全与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J].农业装备技术,2010(5).

[4]屠晓东.汽车ABS系统故障检测方案分析[J].机电信息,2010(24).

作者简介:

丁洪(1978—),男,江苏南通人,大学专科,助理工程师,南通汽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汽车检测站(南通汽运车辆检测有限公司)副站长,质量负责人,内审员。

猜你喜欢

汽车企业安全性能电子技术
市政路桥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基于DEA的汽车上市公司相对效益评价
交通事故处理中车辆安全性能技术鉴定规范研究
微课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EDA计算机仿真技术在“电子技术”教学的应用研究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设计与运用
基于电子化发展下的医疗设备维修方式的发展新要求探讨
汽车企业采购成本控制问题及对策
汽车企业面向订单制定生产计划中若干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