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绿化养护效果影响因素及其对策

2016-03-13李嵘

广东科技 2016年13期
关键词:绿化考核校园

文/李嵘

浅析高校绿化养护效果影响因素及其对策

文/李嵘

高校绿化不仅只是美化校园生态环境,还兼具营造特色校园文化氛围,甚至成为校园符号,如武汉大学的樱花节、华南农业大学的紫荆花节。随着社会的进步、观念的更新,各大高校对校园绿化建设也越来越重视,要达到良好美观的绿化效果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养护过程。通过高标准的绿化养护,不但能够保护已有的绿化成果,创造优美和谐的校园绿化环境,还能充分体现出校园文化内涵,起到环境育人的效果。因此,如何更好地解决现有问题,提高养护效果是高校绿化研究一直关注的焦点。

1 绿化养护效果影响因素

1.1绿化养护招标需求不详细,绿化合同缺乏执行力

绿化养护的招标需求内容的详细程度直接影响到后期养护效果。招标需求书提出的内容越详细,涵盖的范围越广泛,涉及的工作内容越全面,后期绿化养护效果越好。现阶段,绿化养护招标需求可参考的经验相对较少,都还处于一个摸索前进的阶段,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模式。绿化养护需求缺乏详细的内容说明,为后期的养护工程实施埋下隐患,并对后期的考核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另外,招标需求直接影响到绿化合同的制定,前期需求不明确会直接导致绿化养护合同条款内容细节表述模糊,违约责任划定不严格,进一步导致绿化合同缺乏可执行力,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合同内容,但绿化效果难以让人满意。

1.2绿化设计与后期养护管理缺乏科学的衔接

通常设计单位只负责整体绿化设计,绿化养护则是由绿化公司承担,由于时间节点的关系,两者缺乏沟通衔接,导致养护效果不好。设计单位在绿化选择上缺乏专业的绿化知识,在植木的选择上更多倾向于整体绿化外观,对植物生理习性、生态要求缺乏科学的认识,物种选择、配置缺少科学性,给后期养护工作带来一定难度,设计缺陷会在养护后期逐渐暴露,比如植物营养不良、僵化、死亡等。而养护单位由于对于整体设计不了解,导致后期养护与设计有差距。另外设计单位与养护单位衔接分离、交接混乱也会导致绿植成活的责权不明。

1.3绿化养护缺乏总体规划

养护单位进驻校园后,应对现有的绿化情况做全面了解,并针对现状制定合理科学的养护规划。但现实情况大多是缺乏总体的养护计划,也没有对养护效果制定一定的目标,只是针对现状进行点状养护——哪里有问题解决哪里,直接影响了整体的景观效果。

1.4绿化养护管理模式陈旧,缺乏有效的考核制度

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充分证明“三分种,七分管”这一理论。然而在绿化实践中,常常与之相反,在设计、施工环节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及人力,而在养护管理上明显投入不足,这是其一。其二,根据调查统计数据显示,高校绿化养护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由高校所属的后勤机关绿化部门直接管理,一种是完全由社会企业承担养护任务。现在大多数高校选择第二种模式,绿化养护公司作为企业,始终会节约成本使利益最大化,为了提高利润节约成本,在合同的实际执行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有所偏差。比如以机器维修需要很长时间、进口配件难以购买等理由来减少机械的投入使用数量,达到减少机器维修、养护成本和减少油料使用成本的目的等等。如果还沿用陈旧的管理模式,没有一个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对绿化公司进行约束,养护过程缺乏监督与评判,绿化养护质量会一年不如一年。

2 提升绿化养护效果具体对策及措施

2.1绿化养护工作前期介入

2.1.1前期加强合同条款细则制定,确保合同具有可执行力和约束力

合同具体细节的制定可以参考招标需求书的内容来制定,绿化养护工作按照分工内容细化。如草坪养护分为除草、施肥、修剪等;乔木养护分为修剪、施肥、病虫害预防等;时花养护分为摆放、收回、更换、清洁等。将工作内容细化后,再对工作内容进行量化,尽量减少描述性文字。如草坪除草每月2次,每次投入使用5台剪草机;乔木每6个月修剪一次,每年11月份进行树体刷白;时花摆放每次500盆,每三个月更换一次等。确保充分落实合同的执行力。

对养护单位来说,最直接的约束方式就是考核与养护费关联。考核的标准按照合同要求进行细化和量化。比如,工作内容要求草坪每月修剪2次,考核内容就可以制定为“草坪每月修剪2次,每少一次扣除当月养护费500元”。再比如,合同违约责任里制定的人员要求配备30人,每少一人并超过1个月未补缺编制,按照每人3000元扣除当月绿化养护费。绿化养护单位注重的是经济效益,通过把费用的支出与工作任务相关联,将对绿化公司的约束力发挥到最大效果。

2.1.2设计初期养护工作提前介入

把工程移交给其他部门完成,是景观设计师在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事情。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整个规划接近尾声的时候,责任就被转交到养护队伍手上,但交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令人不快的事情。但如果养护队伍从工程开始就参与进来,而且能够理解规划设计者的理念,这对园林工程开展是非常有益的。(英国温莎乐高乐园总设计师格林斯潘)

尽管绿化养护工作属于绿化工作的后期阶段,但是养护工作应在设计阶段就参与其中,而设计师在设计初期应把后期的养护工作及成本问题考虑进去。绿化养护人员在设计阶段的介入,可以避免设计上的的错误,并结合实际养护工作设计出较为完善的绿化设计方案。首先,有效避免了设计上的缺陷,植物的生长受到光照、水份、土壤和风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养护人员对绿植的了解程度要比设计人员深很多,尤其是对养护环境气候的了解更为深入,设计人员与养护人员的沟通对设计的完善和有效实施起到积极的作用。其次,避免设计人员过度追求初期效果,忽视后期养护。防止选择寿命较短难以养护的绿植,控制后期养护成本投入。例如有些名贵树木,初期效果不错,但是后期养护成本过大,一旦投入不足直接影响效果,甚至导致苗木死亡。

高校绿化养护工作早期设计工作尽量按照以下两点实施:

(1)植物选择以乡土树种为主,乡土树木是指本地区天然分布树种或者已引种多年且在当地一直表现良好的外来树种。从适地选树的角度看,乡土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强,乡土树种容易形成植物群落,林份结构稳定。乡土植物间的相互制约完善,病虫害抗性较强,节约养护管理的费用。

(2)根据所在地的气候条件选择植被,例如处于温带地区适合选择冷季型草坪,亚热带地区则选择暖季型草坪更为合适。校园主干植物建议以乔木为主,“要师法自然,选择适宜的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建立乔木、灌木和地被三位一体的复层混交的绿化模式,既丰富了植物景观,又利用绿地形成群落自肥的良性循环机制,促进生态完善。

2.2建立科学的养护管理模式

2.2.1提高绿化养护管理的前瞻性

对高校绿化养护长期发展要具有全局观,根据绿化养护资源和校园环境情况,对绿化养护长期发展进行规划与部署,制定绿化养护发展目标。以满足学校服务主体为出发点,在绿地分布、设计形式等方面避免人为造成绿化养护困难。将校园绿地规划设计与养护管理统筹考虑,避免重复建设,减少投入成本,打造美观适宜的生态景观校园环境。

2.2.2优化绿化养护管理模式

目前多数高校都已采用市场化的养护措施,市场化的运作提高了养护效率,但同时学校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建立“1+1”绿化养护管理模式,第一个“1”是要有具备专业绿化和养护资质的园林绿化公司进行实际养护工作;第二个“1”是学校要设立专门的绿化养护管理部门,配备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养护工作进行监管。

选择绿化养护单位要通过工程招投标方式确定,引进具有专业绿化和养护资质的园林绿化单位,从各方面充分考量绿化单位的专业水平,条件许可的可进行实地考察,确保养护单位的专业水准。

学校监管部门要严格按照养护标准进行监督,养护管理由过去的内部管理变成了外部管理,管理方式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调整,根据校园植被结构、地理位置等因素划分绿化养护类别,实行分类管理。

2.2.3建立完善的绿化养护档案

由于植物受气候和环境的影响较大,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通过文字、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记录植物养护过程,形成一线养护资料,再归纳整理并建立绿化养护档案。有了详尽的养护档案,并进行科学数据分析,能够得出各类植被科学有效的养护方案,直接指导养护工作,提高养护效率,提前做好预防工作,降低植被死亡率,节约了养护成本,最终达到良好的养护效果。

2.2.4制定有效的养护考核标准

将绿化养护标准逐一量化,绿化考核根据前期标准进行量化。考核一般分为人员数量考核、养护机械考核和养护质量的考核。考核内容也以这三类为主,分别设置考核要求,能够量化的内容尽量量化,考核不达标应有相应的处罚措施。例如每周清点一次人员数量,一个月累计达不到数量要求,从每个月的绿化养护费用中扣除1%的经费。需要强调的是考核标准一定与支付相关联,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约束养护单位,最大限度的保障校方的利益。养护质量的考核与费用支付关联最紧密,人员考核次之,养护机械的考核可以相对宽松。

2.2.5建设养护管理团队,提高管理技术水平

作为监管方,学校建设一个成熟的管理团队是非常重要的。从招标需求书的提出,再到合同的修改和签订,最后到考核绿化养护的质量,都需要一个非常专业的管理团队来执行。成熟的团队组合工作效率高,经验充足,监管到位。

根据岗位需求进行梯队建设,2-3人的团队中至少要有一人是绿化专业技术人员,能够给出专业的指导与监督;逐步培养有绿化经验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业务培训,请专家来讲授修剪、种植、病虫害防护等各类养护技术,提高整体养护管理技术水平,培养骨干人员。同时,也要不断引进新技术,新理念,使管理工作紧跟时代发展。

2.2.6建立与养护配套的苗木储备基地

建立养建结合的模式,绿化养护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绿化要达到一个初步良好的效果必须经过至少五年或者更久的时间。建立苗木储备基地,培育大规格的特色苗木,后期移植能够快速适应校园环境,短时间内就能看到整体绿化效果,做到以建促养。

苗木储备基地的建立要从整体规划出发,建立苗木区和温室大棚区两个区域,着重培育繁殖特色苗木和花卉。苗圃建设养护费用较低,生态经济美化效果明显,对增加校园植物多样性有积极的意义。

3 结语

校园绿化是展现校园精神文明的窗口,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校园文化内涵,因此校园绿化的建设也越来越迫切,提高绿化养护管理工作,达到养护最佳效果成为绿化工作的重中之重。绿化养护是一项长期的、需要持之以恒的工作。在绿化养护过程中,应用科学的养护管理方式和理念来指导实践,加强绿化建设中的监督管理,制定合理的养护标准与考核标准,加强绿化队伍建设,创造良好的学习育人环境,促使校园绿化养护管理逐渐规范化,实现管理转型。

李嵘(1984-),男,助理研究员,本科,任职于华南理工大学后勤办,研究方向为园林绿化管理、高校行政管理。

猜你喜欢

绿化考核校园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规模绿化历程及成效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