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与式管理调动自主节水积极性

2016-03-12馆陶县水利局

河北水利 2016年3期
关键词:馆陶县机井水费

□馆陶县水利局

参与式管理调动自主节水积极性

□馆陶县水利局

馆陶县全县耕地面积45万亩,井灌面积43万亩,其中井渠双灌面积10万亩。全县平均用水总量1.01亿m3,其中农业用水量0.89亿m3,占88%。2014年,启动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项目以来,馆陶县通过建立农民用水者协会,推行参与式管理,调动了群众自主节水积极性,为农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和持久发挥效益奠定了基础。

1.构建广泛参与的用水者协会

2014年,结合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围绕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坚持“抓好试点、稳步发展,高起点、高标准,发展一批、巩固一批”的原则,全县共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22个,其中县级总会1个,村级协会21个,覆盖了项目区21个自然村的5185户农户。县级总会在民政局正式注册登记,村级协会为总会会员,目前项目区农业灌溉全部由用水者协会统一管理。

农民用水者总会会长由县水利局抗旱服务站站长担任,协会成员包括财政、民政、农牧、林业、电力、村级协会会长及农民代表等各部门、各类别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各项目村成立村级农民用水者协会,村级协会下设机井专业队和农民用水者小组。机井专业队由队长、会计、技术员3人组成,负责机井、泵站和管道等工程检修和维护,核准量水设施和收取水费,制定工程大修改进计划和年度工程运行管理预决算,并经村用水者协会批准执行。用水者小组负责畦田建设,包括平整土地、秸秆还田、土地深耕和良种推广等,并编制年度用水计划,报村用水者协会审批后执行。

用水者协会制定出台了《组织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技术管理制度》、《水费核算与计收制度》、《科学灌溉制度》、《工程运行维护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规范用水者协会运行,增加实效和透明度,规范协会会员行为发挥了重要作用。

2.用水者协会全面参与灌溉管理

一是全面参与工程运行维护管理。各村级用水者协会都制定了《运行维护工作制度》,明确任务边界划分,按照《运行维护手册》,在灌溉前后对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及时维修,制定工程大修和改建计划,保证工程正常运行。

二是全程参与监测评价工作。村级用水者协会选派人员,负责收集本村农田灌溉形式、作物种植组合形式、面积和复种指数等基础资料,同时,在典型监测区和基本监测点,进行水位、降雨量、机井抽水量等数据记录与汇总,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和项目监测评价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

三是全员参与水价核定。村级用水者协会在固定资产进行评估的基础上,综合测算管理人员补贴、能源费、维护和大修费、折旧费等,最终确定执行水价,并实行按方收费。

四是全部参与工程设计与建设。各协会主动参与本村节水灌溉工程设计,核实灌溉面积,并协助施工单位做好有关协调工作,组织受益农户投工投劳参与工程建设,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3.协会管理取得良好效益

一是理顺了灌溉用水秩序。用水者协会实现了“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自我发展”,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从农业灌溉用水繁重的协调事务中得到了“解放”,同时有效化解了基层用水矛盾,减少了水费搭车现象,消除了潜在矛盾。

二是节省了农民水费支出。以北董固村为例,村内管灌工程投入使用以来,共浇地6次,灌溉面积5120亩次,亩次用水50m3,水费15元,比土垄沟亩次节水15m3,节省费用3元。

三是增强了灌溉用水计划性。协会成立后,灌溉前协会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服务,提前与各用水组代表协商用水计划,确定轮灌次序,提高了灌溉效率,降低了用水成本。

四是加强了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管理。通过对柴堡镇、寿山寺乡、魏僧寨镇等8个乡镇的调查发现,只要是由农民用水者协会组织的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一事一议”,效果十分理想,议事成功率超过95%。

五是保证了工程长期良性运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项目建设过程中,农民用水者协会组织受益农民自始至终参与,工程建成后,将工程使用权、经营权移交农民用水者协会,在解决群众投工投劳问题的同时,提高了受益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对工程持续发挥效益提供了保障。□

2016-03-09

猜你喜欢

馆陶县机井水费
护秋
西营河灌区2020年地表水水费测算探讨
淮北市农用机井质量调查情况及存在问题浅析
馆陶县民俗文化协会又获殊荣
河北省人大副主任王雪峰在市县领导陪同下来馆陶县视察/剪影
速生白榆组培苗在馆陶县的生长状况及其适应性分析
山西忻州忻府区机井普查分析报告
没付水费
山西省地下水机井普查状况及其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