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青海西宁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构建

2016-03-12邓春燕西宁市公路运输管理处810001

电子测试 2016年15期
关键词:交通信号西宁子系统

邓春燕(西宁市公路运输管理处,810001)



论青海西宁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构建

邓春燕
(西宁市公路运输管理处,810001)

在青海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过程中,汽车的保有量越来越大,道路拥挤也是与日俱增。由于西宁地理原因的客观性和城市规划的特殊性,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确实需要构建智能交通系统(ITS),以缓解日益拥堵的交通问题,更好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青海西宁;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构建

0 前言

近年,青海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使得汽车的保有量越来越大,造成了道路拥挤也剧增。人民的生活秩序和生活质量会因为堵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不仅是时间上的浪费和运营成本的上升,同时造成交通事故、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等问题的出现,这样严重制约该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瓶颈”,而城市交通畅快与否,已经成为衡量城市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一个城市生活的命脉。西宁作为青海省的省会中心,是青海省第一大城市,也是青海省的政治、文化、科教、经济、教育、交通与通讯中心,可以说道路畅通与否对整个青海省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西宁由于地理原因的客观性和城市规划的特殊性,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确实需要构建智能交通系统(ITS),以缓解日益拥堵的交通问题,更好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1 青海西宁城市交通拥堵存在的问题分析

(1)自然地理客观性问题。青海省西宁市位于湟水谷地,东西狭长,南北狭窄,中间是黄河,这一两山夹一河的带状城市,使得西宁交通存在先天不足。同时由于西宁的城市是建国初期规划的,道路设计标准密度低,道路窄、路网稀,东西向主干线路数量较少,纵横间联结非常少,同时联结点多基本上是平交或简易立交,这样车辆在分流上效率差,加之过度来往的车辆集中在少有的城市主次干道上行驶,故车流量过大。从西宁道路结构网上我们可以看出,在核心区的主、次、支路比例是1:6.8:17.5。干道路网密度大概是1.56千米/平方千米,主干道密度大概0.15千米/平方千米,次干道密度大概0.98千米/平方千米,支路面积密度大概2.51千米/平方千米。大多数道路设计标准低,基本上是四车道,而路面也狭窄,这样的设计严重低于国家标准。

(2)交通设施建设套设施不足。在城市发展中,西宁建成区面积也在进一步扩大,城市人口每年都在增加重,人口与机动车的快速增长,使得交通流量暴增,但是由于受城市东西川和南北川“十”字形带状布局的限制,造成整个城市交通压力日趋严峻。同时由于对城市干道系统过境交通、社会交通、客运交通和货运交通层次模糊、功能区分不明,造成公共交通运行效率较低,尤其是相关的交通设施,包括公交专用车道、人行天桥、下穿式地下过街隧道、自行车停放等缺乏考虑,造成人车混行、人车抢道和乱穿公路等现象明显。在交通信号灯方面缺乏有效的控制,尤其是在没有安装信号控制灯的地方,不少车辆争道抢行明显,这些交通秩序混乱的地方,又常常是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繁地段,这样就更加剧了整个城市的拥堵。

(3)交通管理力度不足。西宁市在交通民警配比方面也存在一个问题,交通民警只有整个城市总人口比例为1.21‰,相比公安部提出的7‰指标要少很多。据统计西宁市城区平面交叉口有164处,却只有78处安装了信号控制,17处安装了行人过街信号控制交叉口,主要道路交叉口还是使用信号灯做交通管理,少数交叉口安装了电子警察设备,灯控设施还在使用单点控制的状态,没有安装线控、面控等高科技的交通管理手段和设施。加之客观的地理位置和交通设施建设套设施不足,有限的警力更难以管理好交通秩序。

总之,从西宁城市交通拥堵存在的问题分析知道,交通运输服务存在供不应求,以及落后的管理水平是造成拥堵的根本问题,如果从增加交通供给角度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对于西宁特殊的城市道路资源,以及有限的政府财政能力,根本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所以要治理交通拥堵问题,还是要采用智能交通系统技术来加强管控。

2 智能交通系统的概述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ITS )是把传统的交通系统当做人、车、路的统一体,以信息通信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电子传感技术、地理信息、全球定位、电子控制技术和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地集成把三者密切联系在一定,运用到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达到协调、和谐统一,以此构建起在大范围内、多角度、全方位发挥作用,实现了对交通管理的实时性、准确性、高效性的运输管理系统。智能交通系统通过GPS/GIS、广播、信息发布板等手段以视频、图形、语音等方式可以实时向司机和乘客提供相关路况信息,让司机和乘客在交通参与的整个过程中可以随时随地的掌握相关交通状况,然后以最佳的出行方式达到目的地的。对于交通管理部门,可以行使在道路上车辆的传感器、视频摄像机等设备随时了解整个城市不同路况,然后对城市各个交通路口的信号灯进行调整,并实时向外界发布相关信息状况,使得整个交通系统的通行能够达到一个最优。

3 西宁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总体构建框架

西宁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总体构想:“根据国家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为构建思想,利用无线射频、高速影像识别处理、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相关技术建立综合解决措施,并依据相关数据达到实时采集、整理和分析,这样可以对车辆进行自动识别、动态监测及流量精确预测等办法,同时建立以全面感知为基础的新型智能交通工程,形成以交通信号控制、交通视频监控、出行诱导和公交信息服务等交通管理和服务系统,让交通流得到一个最佳分布,对城市交通给予一个动态组织管理,使得交通运行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更好的促进了城市交通的畅通。因此,智能交通运输系统下,对于西宁交通拥堵缓解有以下系统的构建。

(1)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是ITS的基础,是智能交通领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应用窗口。该系统首先通过线圈传感器的占空脉冲群收集通过车辆,生成原始数据,并做好对数据的初步处理。然后信号控制机实现对数据的综合处理,以及状态目标范围识别、路口级信号控制参数的所在地策略、配时参数的输出控制以及绿信比的战术小调。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可以根据西宁道路的实时情况采取各种处理模式。一是自适应模式。该模式是智能信号机根据当前流量采集设备收集的车流量大小,采取自动调整信号配时工作。二是后台干预控制信号配时模式。该模式是根据交通智能控制中心路口视频巡查的情况,发现某一路段出现拥堵时,交通智能控制中心可以对信号配时进行后台人工干预。三是特勤模式。这个是遇到特殊国家公共事务时,在安装智能信号控制的连续多个路口,可以开启绿波功能。交通信号实行智能化控制根据车流量大小或者特殊情况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交通拥堵压力。

(2)交通流信息采集处理/分析和信息发布系统。该系统是利用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现代通讯技术以及视频监控技术,按照系统工程的原理对所有与交通管理相关的信息做采集工作,同时该系统可以有效的让交通工程规划、交通信号控制、交通违法、交通检测和交通事故的救援及信息系统结合起来,这对行进中的车辆进行道路选择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系统还会根据使用对象的不一样,把系统分为对内显示子系统和对外发布子系统两个,对内显示子系统的用户通常是交通管理者,是管理与决策依据。对外发布子系统的用户通常是出行者,系统把各种交通信息通过电台与电视台以及显示大屏等形式发布,供交通参与者的参考。

(3)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公交智能调度系统由车载子系统、网控中心子系统和站调中心子系统三个主要的子系统组成,该系统可以说是公交信息化系统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车载子系统具有对车辆自身定位的功能,然后将车辆获取的地理信息与车辆位置信息结合在一起,全部导航信息都发给驾乘人员,同时车载子系统利用通信模块的功能,把车辆获取的位置信息状态信息传送至网控中心。网控中心对发送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收集获取其中有效的信息,然后把这些信息以一个公共的接口提供给要查询的单位或者个人。站调中心利用访问网控中心的公共访问接口获得车辆运行的各种信息,然后利用网控中心向运行的车辆发出相应指令,达到了一定远程控制目的。尤其是对于西宁糟糕的出行路况,一到早晚出行高峰时期,对公交车站和客流集中只能能派遣极少的管理人员进行指挥调度,往往会造成调度有限,不能及时的做好输送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实行“公交优先”的原则,同时还要建立公交智能调度系统。通过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可以实现对区域内公交车进行统一组织与调度,能够实现对区域人员集中管理、计划统一编制、车辆集中停放和调度统一指挥等各方面的调配和服务工作。

(4)构建综合信息平台。综合信息平台是把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公交智能调度系统、交通流信息采集处理/分析和信息发布系统以及停车诱导系统、出租车智能指挥调度系统统一起来的一个综合管理系统。构建成一个中心,三大体系的综合性信息平台。一个中心主要是数据的统一集中中心,实现对各种数据信息的处理工作。三大体系主要是公共运输企业运营管理体系,政府指挥决策体系与公众信息服务体系。政府指挥决策体系是最重要的体系,包括交通路况监控系统,客运行业OA系统,线网优化管理系统和交通信号管理系统等方面。公共运输企业运营管理体系包括GIS监控系统,公共运输企业运营分析系统和车辆监控调度系统等方面。公众信息服务体系包括实时的交通信息发布系统,泊车管理系统以及公交地铁线路查询系统等方面。无论是交通的管理者还是出行者,只有做到对道路交通信息有一个综合性的了解,才能提高出行的效率。

(5)货运调度系统和物流信息系统。近年来由于电子商务的发展,加速了货物的频繁转移,在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中构建货运调度系统和物流信息系统,也可以起到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的作用。

[1] 宋淳.智能交通对于构建智能城市的影响[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3(5).

[2] 袁绍欣.城市交通拥堵传播机理及其控制策略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2.

[3] 全永,孙明正.中国大城市交通发展值得注意的几个倾向[J].城市交通,2011(2).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in Xining of Qinghai

Deng Chunyan
(Xining City Road Transport Management Office,810001)

Because of the particularity of objectivity of Xining geography and urban planning,and human factors influence,really need to construct th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to alleviate the problem of traffic congestion is,to better improv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and economic rapid development.

Xining Qinghai;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construction

猜你喜欢

交通信号西宁子系统
不对中转子系统耦合动力学特性研究
Dynamical signatures of the one-dimensional deconfined quantum critical point
GSM-R基站子系统同步方案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图册》正式出版
全国水土保持现场工作会在西宁召开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设备》正式出版
驼峰测长设备在线监测子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轻轻松松聊汉语——“中国夏都”西宁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设备监测技术探讨
交通信号智能指挥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