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进展

2016-03-11栾厚强

光明中医 2016年18期
关键词:血肿脑出血高血压

栾厚强



【科研进展】

中医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进展

栾厚强

高血压性脑出血属于“中风”范畴,经研究发现此类疾病的发生发展与长期高血压导致的脑细、小动脉发生玻璃样或纤维样变性相关,导致血管壁的强度降低,从而导致血管出现局限性的扩张,当受到其他因素影响时,则易引起血压剧烈持续性升高,从而引起出血,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更加广泛,我院现针对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原因、中医辨证的治疗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总结了中医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高血压;脑出血;中风

高血压脑出血作为临床上一类发病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占全部脑卒中的10%~30%,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死率及致残率,并呈逐年上升趋势。据调查研究资料显示[1],约有50%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约在发病内的48h死亡,其余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对脑出血的发病原因及辨证施治得到了更新的认知,并针对治疗方法做出了进一步的改进。现将研究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原因

西医认为,高血压脑出血为高血压最为常见的并发症,男性发病率较高,以50~60岁的患者作为常见,其发病可能与高血压病患者情绪突然异常,过度的体力或脑力劳动等其他因素导致血压剧烈升高使得已经发生病变的脑血管破裂出血引起[2]。现有绝大多数的临床研究认为,因长期高血压引起动脉血管壁结构改变形成的微小动脉瘤或小动脉脂质透明样变性导致了节段性破裂。

2 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症状

高血压脑出血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剧烈的疼痛,部分伴有躁动、嗜睡或昏迷等,血肿对侧可表现为偏瘫及瞳孔方面的变化,在发病早期可见两侧瞳孔缩小,随着病情加重,血肿随之扩大,脑水肿不断加重,表现为血压持续性升高,脉搏明显减慢,严重时可导致颅内压升高,瞳孔散大,中枢性呼吸衰竭等急危重症[3]。绝大多数患者在出血前无明显征兆,约有50%以上的患者不再剧烈的头痛,可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上述症状多在发病后的数分钟及数小时左右达到高峰期,临床症状随着出血量的改变而变化,其中以患者的基底节、内囊或丘脑发生出血时多引起偏瘫作为早期临床表现,约有10%的患者出现局灶性的癫痫发作,也有少部分患者在高血压脑出血发生后立即进入模糊或昏迷状态,严重时可致患者直接死亡。

3 中医对高血压脑出血病因的认识

中风作为中医学的一个病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猝然昏扑、不省人事、口眼歪斜、语言不利等,因其起病急,变化速度快,像风一样“变化莫测、善行数变化”而得名,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出血性中风及缺血性中风两大类。其中有中医认为出血性中风与肝脏功能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并指出“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在此基础上,有中医在此领域进一步展开了研究,认为肝风上扬时可导致血气并走于上,对前后脑造成影响,使得患者倾跌猝倒,肢体不受控制[4]。有临床研究资料强调了“血冲脑经”的学说,认为阴虚阳亢、水旺升风而导致气生火生,对脑神经产生了冲击,导致患者神志迷蒙,丧失了认知功能并对肢体功能造成了影响[5]。

4 中医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

4.1活血化瘀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①血栓通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有研究曾将收治的70例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注射液静脉输注治疗,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可见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血肿吸收速度明显增加,神经功能明显得到缓解,说明了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注射液可取得更好的治疗结果[6]。 ②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灯盏细辛注射液作为一种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物,其作用机制为通过有效促进脑组织对血肿的吸收,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同时有效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达到提高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目的。另外,有临床研究曾对收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发现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在治疗1周、2周、3周、4周后血肿面积得到了明显的缩小,且治疗后的神经功能较高,生活质量较好,证实了该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7]。③丹参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于脑出血患者早期使用活血化瘀方法治疗可有效促进对脑内血肿的吸收,减少水肿带,同时避免对脑细胞造成进一步的损伤,促进临床疗效提高,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

4.2通腑泄热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虽然脑出血的痰瘀在脑,但可对脑、胃、肠等脏腑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逐渐表现为瘀热内闭之证。有专家学者对此展开研究发现,约有90%以上的急性脑出血患者合并患有热结便秘,治疗该病时需以通腑泄热为宜。而在采用通腑泄热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时,我们发现此种方法可通过加快并促进脑组织的新陈代谢,降低颅内压,同时可有效缓解气血逆乱,风火痰瘀等症。以往临床中曾为中风病急性期的患者口服承气汤类药物或为患者灌肠,发现此种治疗方法对于稳定患者病情,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缩短康复时间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优势。后我们发现,对于中风病急性期患者来说,若无脏腑之证,且患者体质足够强健并不虚弱,给予承气汤治疗后均可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并改善预后。

4.3宣通脏腑,通利九窍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医认为瘀血阻络、水液外溢可作为出血性脑卒中的基本发病机制,为此,在治疗该病时需有效处理脑瘀血及脑水肿,提出了在治疗该病时应以“治血即治水”“血有余即治水”为主要原则,认为一旦出现水肿,若发生在腰部以下则需给予利尿处理,若腰部以上则需给予发汗,但此“汗”并非单纯的汗。以往的临床工作中多使用麻黄汤治疗高血压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扩大了麻黄的应用范围,发现其在消除血肿及瘀血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大量研究资料显示,若邪无出路,则可攻脑攻目,而麻黄可凭借其促进通九窍,宣通脏腑之气等作用,将郁结于大脑及眼底的瘀血及水肿迅速去除,从而达到快速恢复脑压的目的。

4.4针灸疗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针灸疗法作为一种应用于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的主要方法,在传统康复医学中已成为了必要手段,但是否可应用于急性期的治疗中仍未能得到确切的研究结果。部分临床学者认为将其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急性期可能会加重出血,对预后及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但有临床研究对此展开分析,发现于常规疗法上加用针刺方案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首选穴位包括太冲、曲池、内关、水沟、四神聪、内关、三阴交、合谷、血海、大椎、印堂、风池等,治疗方法为以快速进针法为主,得气后捻针,每日1次,连续6日后休息1日,以4周为1个疗程,常规疗法主要是指采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8]。

5 高血压脑出血的预防

有不良生活习惯的患者需对其进行纠正,原因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可促进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的患者若大量饮酒则易导致脑出血。脑出血的患者在运动时需注意以柔和的轻松的项目为主,动作缓慢,在康复期进行训练时需注意循序渐进,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调节[9]。现代中医认为,精神情志运动可对患者的病理及生理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并认为机体的各项功能必须适应自然天气的变化,这就需要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注意下日常的气候变化,以达到预防脑出血复发的目的[9,10]。

6 小结

目前经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利用中医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获得了较大的进展,充分的体现出了中医的优势,其中以活血化瘀法治疗该病取得的临床效果最为显著,其作用机制可归纳为通过有效促进脑组织对血肿的吸收,避免脑水肿的同时达到降低颅内压的目的[11]。另外,还可对脑组织缺血缺氧等症状进行有效的改善,促进大脑功能尽快恢复正常,这就体现出了中医为治疗该病提供一条新途径及新思路[12]。但目前临床工作中用来评价中医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的指标仍为西医所定,其准确性仍值得商讨,另外,采用中医治疗高血压尚未形成一套规范化的治疗方法,诸多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13]。因此,在利用中医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时需以整体理念及辨证施治作为重点,切勿生搬硬套,还需注意结合每位患者之间的个体化差异,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14]。此外,有关工作者需加快对中医剂型的改革,加强并完善各项的试验研究,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分析,以科学的角度分析中医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作用机制,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此种方法提供广阔的前景。

[1]葛中林. 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与血压指标的相关性研究[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3.

[2]冯卫东,梁景利,吕云峰,等. 降压药物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12,9(26):71-72.

[3]叶小签,俞文华. 不同手术时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8):158-160.

[4]Satoru T,Yoshio T,Hiroyuki M,et al. Simultaneous multiple hypertensive intracranial hemorrhages[J]. 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cience,2011,18(9):1215-1222.

[5]张根明,周莉.脑出血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方案及其理论依据[J]. 中国药物警戒,2013,10(6):352-354.

[6]陈皆春,孙德锦,葛中林,等.乌拉地尔强化降压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影响 [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0,23(6):420-422.

[7]宋海宏.中医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10,25(7):1313-1314.

[8]吴金家,罗民,林锡民,等.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高敏 C 反应蛋白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的水平检测[J].广东医学,2010,31(20):2663-2664.

[9]杨永杰.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后遗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15,30(7):1487-1488.

[10]杨瑞红.缬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肾病的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2,8(6):76-77.

[1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708.

[12]贾美芳.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6):128-129.

[13]韩艳梅,张红杰,魏会敏,等. 老年高血压 209 例治疗依从性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6):828 -829.

[14]廖辉,杨家玥.中医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进展[J].陕西中医,2010,31(2):249-251.

Clinical Research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LUAN Houqiang

(Department of Surgery, Taian City Dongping County Hospital of TCM, Shandong, Dongping 271500, China)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stroke”, the study found that such disease development and long-term hypertension lead to cerebral thin and small artery associated hyaline degeneration or fiber, results in the decrease of the strength of the vessel wall leading to the expansion of blood vessels appear limitations, when affected by other factors, it is easy to cause severe persistent rise in blood pressure, leading to bleeding, which caused a serious threat to life and health of patients.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cerebral hemorrhage more widely, the etiology of hypertension cerebral hemorrhag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were studied and analyzed, an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was summariz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ypertension; Cerebral hemorrhage; Stroke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中医院外科(东平 271500)

10.3969/j.issn.1003-8914.2016.18.065

1003-8914(2016)-18-2751-03

(本文校对:陈淑香2016-02-23)

猜你喜欢

血肿脑出血高血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全国高血压日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
中医干预治疗高血压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