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 MPa加压湿法脱硫设计及运行合理化建议

2016-03-11朱海新,郑立华

氮肥与合成气 2016年4期
关键词:气速喷射器塔内

2.0 MPa加压湿法脱硫设计及运行合理化建议

朱海新 郑立华

(北京博源恒升高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100190)

加压脱硫工艺一般根据压力可分为0.8 MPa、1.2~1.5 MPa、1.7~2.0 MPa和2.4~2.6 MPa脱硫。初期加压脱硫工艺设计压力一般较低,控制在1.5 MPa以下,此时,加压变脱系统的设计及操作相对较易;后来,对设备投资、占地面积、运行费用等方面进行了考虑,加压脱硫压力逐步上升至1.7~2.0 MPa,甚至个别装置脱硫系统压力在2.6 MPa左右。对于这种压力较高的脱硫系统,在设计及操作方面,与低压脱硫系统明显不同,此处主要讨论2.0 MPa加压脱硫系统。

1 2.0 MPa加压脱硫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0 MPa加压脱硫系统运行时,一般会出现系统压差波动、阻力上升;严重时,塔内会形成液泛,造成“淹塔”、带液等问题,导致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同时,有些企业还会出现脱硫效果不稳定的情况,压差高时脱硫效果较好,压差低时脱硫效果较差,偶尔还会伴随再生槽再生效果不好,不能正常形成泡沫或喷射器不吸空气,甚至向外喷气、倒液等情况。设备检修时,往往发现塔内填料、气液分布器等比较干净,没有出现塔内填料、气液分布器或除沫器等堵塞的问题,依常规看,不应出现以上问题。其原因主要是塔内起泡、CO2闪蒸不完全及溶液夹带气体或喷射器堵塞。

脱硫塔内起泡时,塔内空间会迅速被气泡占据,气液通道比正常时小,故造成局部气液流速过快,塔内阻力上升。当溶液本身重力不足以克服气体上升所产生的“托力”时,溶液无法下流,则会出现托液、拦液等情况,此时气液接触面积会比之前要增大不少,因此,塔内压差上涨时,如循环量不变,脱硫效果有时反而会变好。在2.0 MPa下加压脱硫,因系统压力较高,故各组分气体分压相对较高,此时溶液所吸收的CO2,H2,N2及CO等气量也会增大。若脱硫塔和闪蒸槽设计不合理,溶液会从脱硫塔内夹带少量气体,或CO2在闪蒸槽闪蒸不完全而进入再生槽上部喷射器中。由于压力降低,此时部分气体从此处闪蒸,造成再生槽再生压力不稳定,喷射器不吸空气甚至倒喷气体,再生压力的变化会导致泡沫不能正常形成或溢出。脱硫塔内易起泡的原因如下。

(1) 目前,加压脱硫工艺多数为湿式氧化法脱硫,脱硫液一般以纯碱作为碱源,也有些企业会加入部分液碱或片碱,与气体中大量的CO2发生酸碱中和反应而生成纯碱,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2NaOH+CO2=Na2CO3+H2O

无论采用纯碱、液碱或片碱作为碱源,最终该脱硫液都会成为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该溶液本身为发泡性溶液,再加上本身溶液内含有少量硫单质,经不断搅拌,溶液会表现出一定的黏度,且硫在溶液内也会造成溶液发泡。

(2) 脱硫液在脱硫过程中,气体由塔下部进入、塔顶而出,而脱硫液由塔上部进入、塔底而出,气液进行逆向接触,两相在液体流动的表面发生气液传质。当塔内局部喷淋密度过大时,相当于气体在溶液内鼓泡,而溶液又为发泡性溶液,故极易造成气体在塔内鼓出气泡。

(3) CO2在碱性水溶液中的吸收与解吸反应。由于CO2为酸性气体,溶液呈碱性,因此会发生以下酸碱中和反应:

Na2CO3+CO2+H2O=2NaHCO3

该吸收反应为可逆反应,CO2被碳酸钠溶液吸收的同时也会发生碳酸氢钠的解吸,只是吸收速度大于解吸速度,故该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为吸收反应。CO2在解吸时从溶液内部释放出来,类似于气体在溶液中鼓泡。CO2与碱溶液除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外,还会被脱硫液中的水吸收,且CO2分压越高,溶液吸收的CO2含量也会越高。CO2在水中发生反应如下:

该反应过程为可逆反应,CO2被水吸收的同时还会被解吸出来,且CO2分压越高,吸收与解吸的量越多,反应速度也会越快,在塔内越容易形成起泡。

(4) 其他气体在溶液中的吸收、解吸反应。CO,H2及N2在溶液中的吸收、解吸反应基本与CO2相同,所不同的是这些气体微溶于水,对溶液起泡造成的影响较CO2要小很多。在压力不高时,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符合亨利定律,即气体的溶解度与其在气相中的分压成正比,随着气体分压的升高,气体吸收和解吸的量会增加,且速度加快,在一定程度上对溶液在塔内起泡具有推动作用。

2 2.0 MPa加压脱硫系统设计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加压脱硫时出现塔内易起泡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于脱硫系统压力、进口气中H2S含量及CO2含量。当该3项数值越大时,则塔内越易起泡。如脱硫系统设计存在问题时,则有可能会出现溶液夹带气体从塔内而出、再生槽喷射器向外喷气等情况,针对2.0 MPa加压脱硫系统的特点,在设计之初就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2.1 空塔气速

对于2.0 MPa脱硫系统来说,空塔气速一般控制在0.16 m/s以内。当溶液中H2S或CO2含量升高时,空塔气速需进一步下调,综合一次性投资,最低空塔气速可控制在0.10 m/s左右,但也有些企业控制偏高或偏低,如江苏晋煤恒盛新厂合成氨装置采用2.0 MPa变脱工艺,日产合成氨1 100~1 150 t,采用Φ4 000 mm脱硫塔单塔,实际空塔气速已达0.221 m/s,但日常操作基本问题不大;河南心连心三厂采用2.0 MPa变脱工艺,日产合成氨1 050~1 080 t,采用Φ4 000 mm脱硫塔双塔并联,空塔气速为0.109 m/s。

2.2 塔内填料

在保证脱硫效果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选择填料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的填料,注意避免使用大量面接触的填料,如矩鞍环填料;应尽可能选择点、面相结合的填料,如海尔环、鲍尔环等。

2.3 塔顶空间

为预防塔内起泡后迅速带液至后工段,在塔顶需预留一定空间,给操作带来一定的缓冲时间。一般塔顶预留高度约4 m,也可适当加大。

2.4 溶液循环量

按工艺要求来确定塔内溶液循环量,但需注意,循环泵最好采用变频电机,在调整溶液循环量时,可节省运行费用,尤其是在目前小氮肥企业用电优惠政策逐步取消的大环境下。

2.5 闪蒸槽

与0.8 MPa变脱工艺不同,由于2.0 MPa变脱系统压力较高,溶液中吸收的气体量也会较多,因此,在该压力下系统必须设闪蒸槽,且溶液停留时间应≥2 min,能给溶液足够的时间将溶液中的CO2及其他气体闪蒸出去。在闪蒸槽的选择上,由于立式闪蒸槽占地面积小,因此被广泛采用。溶液进入闪蒸槽时的形式可分为切线进入与直线进入。溶液切线进入时,沿塔壁作圆周运动,与设备立面接触时,因闪蒸压力降低,故将溶液中的CO2解吸出去;溶液直线进入时,需在闪蒸槽内设置液体分布器,并根据实际情况加装填料,填料一般选择1~2层,总高2~3 m。溶液切线进入时,设备结构简单,无需复杂的设计、制作及安装,利用简单的物理原理实现CO2气体的解吸,但因切线进入会对设备立面造成冲刷腐蚀,当溶液中固体含量较多时,冲刷腐蚀速度加快。溶液直线进入时,设计、制作及安装较为繁琐,塔内不装填料时分离效果弱于切线进入;加装填料时,因脱硫液在闪蒸槽中发生部分氧化反应,溶液中部分硫离子及硫氢根被氧化生成硫单质,使溶液变脏,有时会造成闪蒸填料段堵塞,尤其在H2S含量过高时更为严重,填料堵塞后只得停车清理;溶液直线进入对设备基本不会产生冲刷,一般只会产生电化学腐蚀。大部分合成氨企业采用直线进入+分布器+填料的形式对溶液进行闪蒸。

3 避免溶液起泡需注意的问题

(1) 溶液温度较高时,溶液吸收CO2的能力会相应减弱,因此,可通过提高溶液温度的办法来降低溶液吸收CO2含量。溶液温度较高时,溶液吸收H2S的能力会降低,且在再生槽形成的硫泡沫会较虚,溶液再生也会受影响,故溶液温度一般控制在45~50 ℃。在脱硫效果允许的条件下,也可适当提高溶液温度;但需注意,提高溶液温度时最好不要通过气体提温的方式,因气体温度升高时,气体中含有的饱和水会增多,极易造成溶液膨胀,可通过在管道或贫液槽内对溶液进行提温。脱硫塔出口需加装冷凝器及气水分离器,以避免向后工序大量带水。

(2) 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应随时关注溶液再生情况,当发现泡沫不正常、喷射器反喷等情况时应查明原因,并及时清理喷射器。清理喷射器时,一定要全面彻底,清理部位包括吸空气口、吸空气室、喉管及尾管。清理喉管和尾管时,可用高压水枪冲洗,水源应为软水或除盐水。

(3) 系统加药、加碱一般采用每天1次加入;但当气体中H2S及CO2含量较高时,也可采用分次加入,每天分2次或3次向系统中补加药品。若气体中H2S质量浓度达到1 g/m3甚至超过1 g/m3、φ(CO2)>40%时,应24 h连续不断向系统中均匀加入催化剂及纯碱,尽量避免1次加药量过大而造成溶液成分波动,连续加药也可使药品作用时间延长。

(4) 系统发生压差增大时,可通过加油对溶液进行消泡或降低溶液循环量。加油原则为少量、多次,尽量避免加油量过大,否则会导致再生槽泡沫消失。加油时,可选择机油或植物油,或2种油混合后加入系统中。在消泡能力上,机油属于矿物油,矿物油的消泡能力弱于植物油,但对再生槽泡沫影响较小;植物油消泡能力强于矿物油,但对再生槽泡沫影响较大。在所用的植物油中,大豆油基本等同于色拉油,但弱于菜籽油,菜籽油又弱于蓖麻油。如系统空塔气速过快或循环量过大时,可在运行中向溶液中连续滴加机油,加入位置在液位调节器或贫液槽。

4 结语

2.0 MPa加压脱硫有其独特的设计及操作要点,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也是多方面的,造成一种现象的可能原因很多,处理问题的时候就要求能抽丝剥茧,先解决主要问题,再关注其他细节,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将问题逐步解决。

2015- 09- 11)

猜你喜欢

气速喷射器塔内
气力输送系统中弯管的易磨损位置及其机理分析
意大利著名记者雕像被抗议者泼红漆
喷射器气体动力函数法的真实气体修正
基于CFD的多喷射器数值模拟
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阻力特性实验研究
喉嘴距可调的组装式喷射器
锅炉脱硫沉积对节能环保的影响
新型折板除雾器的流场和压降数值模拟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塔内流场模拟及优化分析
蒸汽压缩/喷射制冷系统喷射器设计及节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