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寐症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2016-03-11李长辉钟灼琴张坤木

光明中医 2016年18期
关键词:失眠症光明中医药

李长辉 钟灼琴 张坤木



不寐症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李长辉1钟灼琴2张坤木1

不寐症轻者感到身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易激动、焦虑及抑郁等,重者可诱发精神疾病或心理疾病,增加意外事故发生率,甚至会导致恶性事故的发生。西医主要采用“镇静安眠疗法”治疗失眠症,西药以安眠药为主,对于短期失眠治疗有一定疗效,但这种治疗存在缺陷。一是安眠药治疗失眠不宜长期服用,也就是不适合长期失眠患者。二是安眠药治疗失眠存在局限性,其局限性和其他西药通病一样——小孩不宜服用,孕妇禁用。近年来关于不寐症的治疗尤其是中药治疗不寐症的临床报道颇多,现通过文献检索综合分析不寐证的中医药治疗概况,为临床治疗不寐证提供更多参考。

不寐症;流行病学;中医药疗法

不寐症中医学称为“少寐”“不得卧”“不得眠”“目不暝”等,是指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而引起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彻夜不寐[1]。现代医学中是指睡眠的始发和睡眠维持发生障碍,使睡眠时间减少或睡眠中断,睡眠质量不能满足个体生理需要的一种症状,属于睡眠障碍和伴有精神神经性疾病的睡眠障碍中的亚型。

1 不寐症的流行病学调查

2003 年世界睡眠日问卷调查显示我国38.4%的被调查者存在睡眠障碍。2006年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失眠调查资料显示,成年人失眠者高达57%[2]。国外失眠资料显示在巴西有40%人失眠,美国失眠者占35%,在英国有30%人失眠,中国失眠者高达43.5%[3]。香港的一份调查显示女性失眠是男性的1.6倍[4]。研究展望到2020年,大约有超过7亿失眠者[5]。失眠症轻者感到身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易激动、焦虑及抑郁等,重者可诱发精神疾病或心理疾病,增加意外事故发生率,甚至会导致恶性事故的发生[6]。因此中西医在治疗不寐症方面进行着不懈的努力,目前研究进展情况如下。

2 中医治疗不寐症的研究进展

中医强调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对失眠的诊治从理论到实践有一定的发展和进步。目前中医药治疗不寐症主要有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其他疗法及多种疗法的联合应用。

2.1辨证论治王南卜[7]将不寐症分为5型:肝火扰心型、心脾两虚型、胃气失和型、阴虚火旺型和虚实错杂型。王俊霞、姜德友等[8]基于古今医案中不寐症的数据分析得出,阴虚火旺证、心胆气虚证、痰热内扰证、脾肾阳虚证、心脾两虚证、肝郁化火证等为不寐的常见证候类型。聂哓伟[9]对120例失眠患者中医证候的相关研究,发现心脾两虚型45例,占37.5%;心胆气虚型20例,占16.67%;肝郁化火型22例,占18.33%;痰热扰心型10例,占8.33%;阴虚火旺型23例,占19.17%。心脾两虚型最为多见。王晓宝[10]对86例失眠患者进行不寐症虚证特点的临床调查,发现不寐症阴虚证占53.5%,气虚证占39.5%,血虚证占31.4%,阳虚证占9.3%;心虚证者高达64.0%、肝虚占59.3%。以阴虚证和心虚证最为常见。王琛琛等[11]从肝论治不寐证,认为失眠与魂的功能失调相关,而魂与五脏中肝的关系最为密切,故不寐可从肝论治无需赘述。刘艳骄[12]不寐症与肾密切相关,提出从肾论治不寐的观点。

2.2中药治疗不寐症温燕等[13]选用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失眠症64例,结果治愈38例,好转2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75%。齐盛等[14]对70例失眠患者,采用疏肝养心安神汤加减,总有效率达95.71%。焦红娟等[15]辨心肾不交之高血压合并失眠证者60例,治以清心除烦,引火归元,方用加味交泰汤化裁,总有效率高达90.00%。黄海英等[16]总结2009—2010年中药汤剂治疗失眠的相关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归脾汤、龙胆泻肝汤加减、潜阳安神汤、 疏肝宁神汤等治疗不寐症,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童东昌等[17]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NM,CNKI,VIP及万方等数据库,查找应用归脾汤及其加减方治疗失眠症的随机对照试验和半随机对照试验,应用Revman4.2.7版进行统计分析,共纳入12项研究,1004例患者,结果显示归脾汤及其加减方治疗失眠症有较好疗效。

2.3针灸治疗不寐症项燕等[18]应用CNKI和PUBMED查阅2007—2011年来针灸治疗不寐相关的文献发现广大学者普遍重用头部穴位,重视四肢末端穴和背腧穴,同时结合患者情况辨证取穴,随症加减。陈旭军等[19]采用改良手法浅针治疗单纯性失眠60例,总有效率达93.94%。赵云等[20]对60例失眠症患者治疗组予针刺百会、神门、内关、三阴交为主穴,配合耳针皮质下、神门、心、肾、垂前,总有效率为90.00%。孙赵峰[21]对60例失眠患者观察组予子午流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结果痊愈12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

2.4推拿治疗不寐症推拿治疗不寐症的相关文献表明推拿治疗不寐疗效显著,尤其是经穴推拿和辨证推拿,及推拿配合其他疗法得到众多学者的认可。李明君[22]根据具体病证对65例失眠患者辨证施治,总有效率为96.9%。贺旭林[23]采用经穴推拿治疗不寐症者49例,结果显效25例,有效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9%。李振宝等[24]对43例不寐者采用任督脉推拿点穴配合膀胱经拔罐治疗,总有效为90.2%。王德瑜等[25]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归纳整理出“天地人”三步联合推拿,即头部(天)、足部(地)、背腹部(人)三部位推拿按摩进行失眠症的治疗,加强协同作用,提高临床疗效。王旭等[26]采用常规捏脊与五脏俞穴按压治疗失眠症32例,结果治愈19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3.75%。粟艳梅等[27]通过计算机检索2003—2013年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等收集国内推拿与药物治疗失眠症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推拿治疗失眠症的疗效优于药物治疗,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5其他疗法刘欢欢[28]对44例原发性失眠患者予认知行为疗法,并随访3个月,发现停用安眠类药者19人,占65.52%,减少使用安眠类药者4人,占13.79%。赖希妮等[29]运用五音疗疾的理论,为心脾两虚型不寐症患者实行辨证施乐,结果显示辨证施乐护理组睡眠质量改善总有效率为83.4%。贝迎九等[30]通过对116例睡眠障碍学生行失眠症瑜伽运动处方治疗,结果学生入睡速度明显加快、睡眠质量明显改善,总体睡眠质量不良率从89.47%降至9.65%。杨柳[31]对110例脑卒中失眠患者的睡眠状况及影响失眠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观察组予常规护理并对影响因素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明显改善40例,改善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7%。也有学者采用耳苄针、药枕、药浴、茶疗、刮痧等多种方法,对失眠进行治疗,取得一定疗效。

2.6多种疗法的联合应用黄伟昌[32]通过对93 例颈源性失眠患者观察组予中药失眠方配合腹部穴位推拿治疗,结果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及10d后两组的PSQI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梁金梅[33]将医患互动良好的远程医疗与传统中医药相结合,成为一

种干预失眠的新模式。陈鸿钦[34]采用神蜂精刮痧配合蜂王浆口服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83例,治愈35例,好转4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6%。王静华等[35]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资源系统中2002年1月—2013年6月的有关针刺结合心理疗法治疗失眠的研究,发现毫针针刺头部穴位结合认知-行为疗法是针刺结合心理疗法治疗失眠的最佳组合。也有学者采用走罐加温灸、穴位埋线加中药口服、中药足浴配合头部按摩等多种疗法联合应用,对失眠治疗均有一定疗效。

3 结语

近年来关于不寐的治疗尤其是中药治疗不寐症的临床报道颇多,不寐症的证候特征相关研究也逐渐增多,中医药和非药物疗法在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中医药因其自身特点,在治疗和研究不寐症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在于不寐症的辨证分型、体质分型及失眠的临床疗效评定缺乏统一标准。此外现有的临床报道很多是个人经验总结,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研究,重复性差,且关于不寐症的治疗缺乏长期的随访跟踪,其降低复发率的疗效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近年来各种疗法在提高不寐症者生活质量、降低其复发率,对不寐症的防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制定符合国际化的疗效评价标准,真实客观报道结果,挖掘有效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失眠复发率,仍需中、西医工作者共同努力。

[1]张敬珍.中药足浴配合头部按摩治疗失眠观察与护理[J].光明中医,2015,30(7):1536-1537.

[2]汪卫东,刘艳骄,慈书平.睡眠障碍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基础与临床[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182.

[3]王晓宝.失眠症中医虚证证候特点的临床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

[4]Li RH,Wing YK,Ho SC,et al.Gender differences in insomnia-a study in the Hong Kong Chinese population[J].J Psychosom Res,2002,53(1):601-609.

[5]苏冠宇.三部《名医类案》医籍中不寐医案用药特色探讨[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

[6]丁秋香.不寐的病情观察和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21):115-117.

[7]王南卜,张韦华.老年人失眠症的中医辨证论治[J].光明中医,2014,29(3) 584-585.

[8]王俊霞,姜德友.基于古今医案数据分析的不寐病证治规律研究[J].山西中医,2013,29(4):42-45.

[9]聂哓伟.失眠人群的个性特征、睡眠质量及中医证候学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10]王晓宝.失眠症中医虚证证候特点的临床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

[11]王琛琛,齐文升.不寐从肝论治案例举隅[J].光明中医,2014,29(9):1958-1959.

[12]周立美.基于中医思维科学方法的失眠症的理论和临床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

[13]温燕,刘文辉.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失眠症64例[J].光明中医,2014,29(3):528-529.

[14]齐盛,黄志华.疏肝养心安神汤治疗失眠症70例[J].光明中医,2013,28(7):1378-1379.

[15]焦红娟,王保奇,程志清.加味交泰汤治疗高血压合并失眠患者3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2):59-60.

[16]黄海英.中药汤剂治疗失眠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7(3):211-212.

[17]童东昌,杨万章,李娇.以归脾汤为基础方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系统评价[J].光明中医,2013,28(11):2233-2236.

[18]项燕,李瑞. 失眠的病机及针灸临床疗效分析[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中国针灸学会,2011:9.

[19]陈旭军.改良手法浅针治疗单纯性失眠60例[J].光明中医,2014,29(8):1695-1687.

[20]赵云,李志轩.针灸配合耳针治疗失眠症60例[J].光明中医,2014,29(10):2124-2125.

[21]孙赵峰.子午流注针灸法配合中药治疗失眠疗效分析[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29(7):521-522.

[22]李明君.中医推拿治疗失眠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23-224.

[23]贺旭林.经穴推拿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2,34(1):63.

[24]李振宝,吴山,陈鹏典.任督脉推拿点穴配合膀胱经拔罐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8):242-243.

[25]王德瑜.“天地人”三步联合推拿对失眠症的治疗方法探讨[J].光明中医,2009,24(6):1093-1094.

[26]王旭,毕岩,曹阳,等.点压五脏俞穴配合捏脊疗法治疗失眠临床效果探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26(12):1233-1234.

[27]粟艳梅,王欢欢,王华.推拿治疗失眠症随机对照研究的系统评价[J].湖南中医杂志,2014,30(4):142-143.

[28]刘欣欣.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疗效及依从性分析[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12.

[29]赖希妮,施金玉,黄丰.辨证施乐护理在心脾两虚型不寐患者中的效果研究[J].光明中医,2013,28(12):2641-2643.

[30]贝迎九.瑜伽运动处方对治疗失眠症的疗效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6):601-604.

[31]杨柳.脑卒中失眠患者影响因素调查及护理干预[J].中外医疗,2013,32(29):151-152.

[32]黄伟昌,吴世芳,范志勇,等.腹部穴位推拿配合中药治疗颈源性失眠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12):193-195.

[33]梁金梅,徐黎青,王超.失眠干预新模式——远程医疗结合中医药[J].光明中医,2014,29(10):2063-2064.

[34]陈鸿钦,吴加勇,程林兵.神蜂精刮痧配合口服蜂王浆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J].光明中医,2015,30(5):1111-1112.

[35]王静华,郭先菊,崔耀辉.针刺结合心理疗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文献述评[J].光明中医,2014,29(11):2461-246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No.SATCM-2015-BZ109)

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推拿科(福州 350003);2.福建省立医院康复科(福州 350003)

10.3969/j.issn.1003-8914.2016.18.068

1003-8914(2016)-18-2758-03

(本文校对:董忠2016-03-18)

猜你喜欢

失眠症光明中医药
遇见光明
神门、三阴交配伍对失眠症睡眠质量和血清GABA、5-HT的影响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重视中医药发展,发挥中医药作用
黑暗中的光明
侨爱执灯 复刻光明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走向光明
浅谈蒙医诊治失眠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