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养猪场常见猪疾病预防及治疗

2016-03-11王义军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21期
关键词:气喘病乙型耳病

王义军

(射阳县长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江苏 射阳 224300)

基层养猪场常见猪疾病预防及治疗

王义军

(射阳县长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江苏 射阳 224300)

收集射阳县长荡镇地区基层养猪场猪群发生常见猪疾病的情况,分析疾病特点和发病原因,探讨其预防与治疗措施。经过调查和统计,该地区基层养猪场常见的猪疾病包括蓝耳病、猪乙型脑炎、猪链球菌病、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和猪气喘病。文章对几种常见病的流行特点进行介绍,并提出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基层;养猪;疾病;预防;治疗

经过调查和统计,射阳县长荡镇地区基层养猪场常见的猪疾病为蓝耳病、猪乙型脑炎、猪链球菌病、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和猪气喘病。环境卫生因素、免疫工作不到位、未合理使用药物与疫苗、疾病控制力度不足是导致基层养猪场发生各种猪疾病的原因。养殖者要确保饲料与养猪环境的安全性,做好猪的防疫与疾病预防工作,了解常见病的症状表现,一旦发病后尽快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避免感染,使经济损失在最大程度上降低。

1 农村养猪几种常见猪病

1.1 蓝耳病

猪蓝耳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在易感猪群引入感染后的猪3~37 d内会发生猪蓝耳病。该病的临床症状也并不统一,会受到环境条件、饲养管理因素与免疫状态的影响。

1.2 猪乙型脑炎

猪乙型脑炎病主要通过蚊子传播,所以发病时间通常是蚊子流行季节。患该病的怀孕母猪会突然流产,产出的胎儿可能正常且良好发育,也可能全身水肿,呈木乃伊化,同一窝仔猪的病变情况、体重大小均不尽相同[1]。

1.3 猪链球菌病

猪链球菌病包括淋巴结脓肿与血性链球菌病,是一种高危险性疾病,不仅在猪群间具有传染性,而且还能在人与猪之间传染。类型包括淋巴结脓肿型、脑膜炎型和败血型。在猪群中的症状表现以关节炎、败血病与化脓性淋巴结炎为主,在人的症状表现以心脏内膜炎、脑膜炎与败血症为主。

1.4 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一种呼吸道疾病,发病原因主要是猪受到了多杀性的巴氏杆菌病或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侵害,临床特征表现为鼻甲骨萎缩和鼻炎等。该传染病的高发群体是出生5个月的猪仔,不仅会出现常见的呼吸道症状,严重时还会造成猪脸变形,影响呼吸道等功能,发病时间越长,免疫力越低,长时间未接受有效治疗可能会死亡。

1.5 猪气喘病

猪气喘病在人类临床疾病中就是肺炎支原体性疾病,该病会影响猪的呼吸道,以哮喘及不断咳嗽为主要症状表现,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一旦没有得到及时控制,容易引起猪群中的其他健康猪发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猪的胸腔处是病原体的初始发病部位,猪的肺部器官功能会受到严重影响,一般剖检可发现融合性支气管肺炎表现。传染源主要是带菌猪与病猪,潮湿的环境与寒冷的天气同样也是发病诱因。

2 生猪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发病特点

2.1 仔猪阶段发病特点

猪出生到断奶后l~2周期间属于仔猪阶段,死亡率较高,在猪一生因各种疾病死亡的事件中所占比例高达70%,其中死亡率最高的时期就是出生后1~2周,所以养殖户要高度重视仔猪阶段的疾病防治,加强饲养管理。该阶段的常见疾病包括仔猪副伤寒、黄痢、白痢、仔猪红痢、水肿病等,发病原因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当、猪舍卫生不好、无母源抗体或母源抗体滴度、未按照免疫程序接种、母猪健康状况不佳[2]。

2.2 猪育肥阶段发病特点

该阶段猪的生产速度很快容易发生各种疾病,生猪养殖户必须重视中毒病、代谢病、寄生虫病、传染病等疾病,虽然其不会造成较大的急性损失,但是会降低猪的生长速度以及饲料转化率,导致生产成本大大增加。所以在育肥阶段,要严格落实各种猪疾病的防治措施,避免由于猪疾病的发生影响猪的健康成长,威胁养猪业的持续发展。

3 常见猪疾病的发病原因分析

在养殖业迅速发展、养猪规模逐渐扩大的同时,基层养猪中出现了许多猪疾病,使猪的正常生长受到了影响,同时养殖户也会承担较大的经济损失。

3.1 环境卫生因素

孕育疾病的环境通常都是比较肮脏的,所以,养猪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猪的健康状态与生产发育。保持猪舍环境清洁、卫生,可以使细菌传播减少,降低猪疾病发生率,为猪群创造有利的生长环境。

3.2 免疫工作不到位

猪自身的免疫系统对于部分疾病的发生具有抵抗作用,可促使猪健康生长。然而大部分养殖户目光短浅,仅考虑近期利益,为节约成本,忽视了猪的免疫工作,未根据免疫程序实施免疫,导致在发生传染性疾病时,出现了许多受到感染的猪,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部分养殖户未在同一时间开始养猪,猪的成长阶段不同,导致免疫工作难度增加,难以有效预防各种猪疾病。

3.3 未合理药物与疫苗

一些养殖户为有效预防猪疾病,采用了过量疫苗,然而该做法不仅难以起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甚至会加重患病猪的病情。所以,养殖户在对猪使用药物或疫苗时,要有针对性,对症用药,结合疾病类型采用适合的药物与疫苗,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对疾病进行有效预防。

3.4 疾病控制力度不足

一些养猪户并不了解如何预防与治疗猪疾病,甚至没有任何养猪经验,不重视养猪环境与猪的饲料等问题,喂养方面较为随意,发生猪疾病后没有在第一时间内采取控制措施,导致经济损失严重。

4 常见猪疾病的预防措施

4.1 喂养环节

养殖人员要结合季节的变化开展喂养工作,选择适合的配料,科学调配各种饲料的比例。除此之外,可以将适量吸附剂与霉菌素加入饲料之中,使猪摄入的黄曲霉等菌素的含量减少。

4.2 消毒环节

养殖人员需要定期、定量实施猪圈的清洁与消毒工作。一般情况下,猪圈的清洁与消毒频率可定为1次/周,同时要每天为猪圈通风,结合天气情况、温度变化,采取保温和散热措施。

4.3 免疫环节

猪场经营者可根据养猪规模等具体情况开展免疫工作,需要注意的是,猪仔必须接受疫苗接种,遵循有关的疫苗接种制度。伪狂犬病疫苗、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口蹄疫疫苗、猪瘟疫苗、细小病毒疫苗都是需要接种的疫苗。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养殖场最好根据相关免疫程序开展免疫工作。

5 基层养猪常见猪病的治疗措施

5.1 蓝耳病的治疗

将10 mL恩诺沙星+2 mL利巴韦林+10 mL柴胡(50 kg体重用量)注射至猪体内,2次/d,作用是退热,适合发热温度超过41.5℃的猪群,最好淘汰治疗无效的猪群。接着,用500 mL水喂服5 g牛磺酸+1 g阿司匹林+5 g复方花青素,2次/d,同样建议淘汰治疗无效的猪。

5.2 猪乙型脑炎的治疗

在一年中的蚊虫活动期间(从3、4月初开始),月龄在6~7个月之间的后备种公、母猪需要在配种前4周和1周时分别接受1次猪乙型脑炎活疫苗接种,切记不可漏防。根据猪乙型脑炎活疫苗瓶签上标注的头份,将1 mL专用稀释液加入每头份中,直到完全溶解后,再肌肉注射至猪体内,共12个月的免疫保护期。

5.3 猪链球菌病的治疗

不可长时间应用同一种药物,应交替使用几种药物,避免产生耐药性。将适量氟苯黄芪或恩诺沙星、金霉素或四环素加入饲料中,大约饲喂1周。该病的特点主要是病程短、病情严重、死亡率高,所以一旦发现病猪需尽快采隔离可疑病猪与病猪,并停止放牧。

5.4 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

一方面要加强免疫接种,后备母猪与成年母猪在产前8周通过肌肉注射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二联苗,首次免疫后,等待6周再实施1次加强免疫。另一方面是药物预防,在猪饲料中加入阿莫西林、土霉素、泰乐菌素、茀苯尼考等药物。

5.5 猪气喘病的治疗

对患有猪气喘病的猪进行治疗时,要注意向猪的胸口注射疫苗,与此同时,由于该病毒很可能发生免疫逃避,在注射疫苗时要配合使用有关的药物,螺旋霉素、四环素等都是常用的治疗药物。

[1]王海,杨军荣.种猪疾病的种类与防治以及检疫检验方法[J].农民致富之友,2015,(12):210+229.

[2]吕健美.建瓯芝山街道种猪疾病种类调查与防治措施的报告[J].福建畜牧兽医,2013,(4):64-65.

(编辑:尹 云)

S858.28

B

1006-799X(2016)21-0080-02

王义军(1972-),男,江苏射阳人,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以及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气喘病乙型耳病
治疗猪气喘病的措施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猪气喘病的预防与治疗
血清驯化在猪蓝耳病防控中的应用
冬春换季对猪气喘病的预防
两种猪蓝耳病活苗单独与同时免疫试验
浅析如何科学防控猪气喘病
猪乙型脑炎PrM-E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免疫原性
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