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原鼠虫害防控

2016-03-11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21期
关键词:虫害牧草监测点

草原鼠虫害防控

编者按: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启动实施的第一年,做好草原植保工作,对巩固草原保护建设成果意义重大。据农业部监测,预计2016年草原鼠害面积4.42亿亩,虫害2.02亿亩,均较上年略有上升,草原鼠虫害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本期杂志对草原鼠虫害防控工作作一介绍,针对甘肃草原鼠虫害情况,提出相应技术方法,以供参考。

2015年甘肃省各级草原技术推广部门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重点任务,及早谋划,全面安排,抓主抓重,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促进了全省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和草畜产业发展。一是草原生态不断改善。全省草原植被盖度达到52.03%,主要草原区在气候比较干旱的情况下,植被状况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年完成草原鼠虫害防治1 070万亩,有效遏制了突发性虫灾的发生。退牧还草、鼠害治理等重点工程区的植被恢复明显加快,保护和建设成效显著。二是牧草产业持续发展。全省人工草地面积达到2 410万亩,其中苜蓿留床面积达到1 010万亩,继续位居全国第一。规模种植基地面积达到118万亩,以紫花苜蓿和燕麦为主的草产品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持续增强。秸秆饲料化利用稳步推进。全省秸秆饲料化利用总量达到1 510万吨,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三是草原普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经过3年的努力,基本完成了野外调查和大部分内业工作。初步查明全省草原面积为3.83亿亩,比原来增加1.15亿亩。四是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确立了“地面、遥感、气象”三位一体草原监测方法,提升草原监测手段和水平。以22个国家级草原固定监测点和584个省级草原固定监测点为依托,建立完善了全省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网络,制定了《甘肃省草原固定监测站(点)管理办法》,规范草原固定监测点工作。广泛应用遥感技术,结合气象数据,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各项草原监测工作,为政府制定草原保护政策、加强草原监督管理、指导农牧民生产发挥了信息支撑作用。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负责人介绍,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工作要围绕草原生态建设、草食畜牧业发展和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三大任务,继续构建草原生物灾害防控、草原生态监测预警和草业生产技术三大体系。按照甘肃省农牧厅和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开拓创新,抓主抓重,推动全省草原保护工作和草牧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为全省草原生态建设和草食畜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为草原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一是继续加强草原保护工作。强化草原生物灾害防控力度,完成草原鼠虫害防治790万亩。以13个省级测报站和30个县为重点,做好鼠虫害预测预报工作,着力组织好突发性虫害的防控工作,切实减轻灾害损失。进一步做好天然草原保护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以加快退化草原植被恢复重建为目标,探索不同类型退化草原治理模式。二是不断提升草原监测水平。依托22个国家级监测站和606个草原固定监测点,利用遥感和地面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草原生态、草原生产力、工程效益和重点牧区草畜平衡监测评价,为完善草原保护政策、加强草原监督管理和指导草原畜牧业生产提供信息服务与技术支撑。三是着力推进牧草产业发展。完成人工种草710万亩。加大牧草良种推广力度,力争使牧草良种覆盖率提高3个百分点,达到75%。组织10个区域试验站开展牧草区域试验、人工草地监测和草产品质量监测。联合相关院所和草业企业组建草业科技创新联盟,开展牧草种子繁育和种植技术集成示范,引导牧草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四是稳步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工作。完成秸秆饲料化利用总量1525万吨。在推进面上工作的同时,落实各项扶持政策,继续开展示范创建行动,努力提升甘肃省秸秆饲料化利用水平。五是加快草原资源普查工作进度。对外业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全面的整理、分析和审查,加快草原类、型的划界和草原生产能力计算、草原等级划分等工作,组织起草草原普查报告。六是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主要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着力做好规划编制发布工作,切实加强队伍和能力建设,加强宣传和草原信息化建设进程。

猜你喜欢

虫害牧草监测点
天津南港LNG接收站沉降监测点位布设
抚河流域综合治理监测布局优化
牧草病虫害及牧草保护工作探析
养兔牧草品种咋选择
桃树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
全站仪极坐标法监测点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不用农药也能治虫害
初探优质牧草周年均衡供给高产栽培技术
浅析白三叶的虫害防治
行道树香橼主要虫害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