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牛秋季防疫管理措施探讨

2016-03-11何伟业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21期
关键词:藤县犊牛肉牛

何伟业

(广西藤县平福乡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 藤县 543315)

肉牛秋季防疫管理措施探讨

何伟业

(广西藤县平福乡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 藤县 543315)

防疫管理在整个肉牛饲养工作中占重要地位,它不仅影响着整个肉牛饲养场的疾病防控工作还直接影响着养牛专业户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如何才能有效地做好新时期规模肉牛饲养场的防疫管理工作,已成为各级动物防疫机构亟需解决的课题。

肉牛饲养;防疫工作;管理措施

近年来,中小养殖场(专业户)及其组成的养殖小区动物疫情频发,损失惨重,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小养殖场(专业户)动物防疫管理工作成为了当前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才能有效地做好新时期规模养殖场特别是中小养殖场(专业户)及其组成的养殖小区动物防疫管理工作,已成为各级动物防疫机构亟需解决的课题。

1 强化防检疫管理

一方面是现代规模化肉牛养殖频繁引种及交易务必要加强检疫检验防范措施,从源头上杜绝新老病种(病原体)侵入并危害本场,构建一个整体健康度良好的肉牛群;另一方面是结合当地流行病学追踪及本场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并严格执行重大疫病(口蹄疫、布病、炭疽等)疫苗程序免疫及四季常见高危病种计划免疫[1],使本场牛群处于有效抗体保护之下,避免遭受重大疫病损失;再则是善于合理应用安全高效的食药材参与四时常见高发病防治,尽量摒弃传统的抗生素单一防治方法,广泛推广使用保健型中医食药材参与防治,防检相促、防治结合,并经中兽医科学辨证、对症组方加减用药,全面增强用药的科学性、安全性、高效性。

2 环境控制

肉牛养殖环节多数疾病源于环境不良所致,进入秋季应重视加强牛舍防寒、防风保护措施,及时修缮墙体、门窗、屋顶等破损防护设施,增设塑料膜、编织布等防风保暖设施,重点保护妊娠母牛、老弱病残牛、低龄犊牛等高度易感对象,以预防产生低温应激综合征;入场门口流动人员、车辆、用具等消毒必须要长期坚持,严防野毒(病原体)散播疾病;场(舍/栏)内及运动场等重点区域应及时清除粪污、不洁垫料、污染物等,之后实施到位消毒灭源处置,必要时(疫病流行期)采取带牛消毒,最大化降低牛群生活环境中的病原体含量,以减少感染发病几率;适时开展体内外寄生虫(肠道蠕虫/血液原虫/体螨虫/虱/蚤)防治,采用相关高敏抗寄生虫药物对症抑杀,同时注意消灭蚊蝇、鼠类等中间传播媒介体,以降低多重感染风险;强化日常监测,争取早期发现、隔离治疗、处置发病个体,并对原发病舍作污染源清理及彻底消毒处置。

3 饲喂管理

秋季应及时调整饲草料配方,适量增加能量饲料、微量元素(动物必需的维生素、矿物质)等抗应激营养物质的添加量,以提高肉牛机体抗寒能力、抗病力。针对国内广大农牧区,肉牛养殖生产管理应结合当地自然环境条件、本场饲养条件和技术条件等实际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育肥管理制度,以确保发挥最佳综合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经实践总结,肉牛育肥管理应视不同生长阶段(日龄)、品种、性别、功用(种用、肉用)等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当前农牧区多以全舍饲育肥、半舍饲(散牧+舍饲)育肥为主,部分高寒地区草场宽广暂保留传统的散牧育肥方式,笔者推荐肉牛阶段性育肥饲喂管理方案为:

3.1 哺乳早期犊牛育肥

农牧民养殖肉牛一般35日龄以内,标准化规模场为20日龄以内,此阶段犊牛的反刍机能(瘤胃机能)尚未建立健全,不适应消化粗纤维性饲草料,育肥营养供应主要依靠母牛自然哺乳+代乳料(代乳品)喂养,一般任其自由采食,期间可投喂少量柔软牧草锻炼瘤胃机能、促进其及早开食精粗混合料[2]。

3.2 哺乳中后期犊牛(35~60日龄)育肥

此阶段犊牛反刍机能逐步建立健全,能适应消化“母乳(代乳料)+少量精粗混搭料”。笔者推荐:20~35日龄开始投喂柔嫩、易消化的青绿多汁牧草,充分锻炼、激活瘤胃机能,同时采取“自然哺乳+代乳品”饲喂方式进行育肥。要注意此时更换代乳品要有4~5 d过渡期,避免骤然换料产生不良应激;补喂精粗混搭料时要循序渐进、由少及多、忌暴饮暴食,以防引发消化性疾病;断奶过渡期要视犊牛体质强弱而定,对于体质较弱、发育较滞缓的犊牛有必要继续饲喂一段时间的常乳或代乳品,以防产生断奶应激综合征。

3.3 育成犊牛(2~4月龄)育肥

现代规模化肉牛养殖场于2月龄以后可逐步实现完全断奶、过渡到全精粗混搭饲草料喂养模式,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母牛综合利用率和犊牛的养殖效益。饲喂技术要点:2月龄左右必须驱除体内(肠道蠕虫)寄生虫1次,推荐采用“高纯阿维菌素”或“高纯伊维菌素”口服,驱虫前3 d宜采用干酵母或中草药健胃散(健曲/牛羊专用健胃散/消食化积散/胃肠活)进行健胃,可缓解驱虫药对消化道的刺激、降低毒副作用;适时对小公牛实施阉割手术,之后实施10~15 d适应期精细化饲养管理[3],确保创口尽快愈合、达到健康体况。育成以后肉牛育肥应按照日增体重供应全价配合料及控制合理喂量,生长旺盛期以粗纤维性饲料(青干牧草/野草/作物秸秆)为主,粗饲料可任其自由采食;精料喂量不宜超过混合料40%,正确精、粗饲料比为4∶6;育肥出栏后期45 d以内,精、粗料比可调控为6∶4,适量添加中草药复方健胃散(常用牛羊专用健胃散、山楂开胃散,1%拌料添加)助消化。因品种不同,本地肉牛、杂交肉牛、外种肉牛育肥膘度和增重效果有所不同,所以出栏标准也有所不同,建议达到出栏、屠宰标准时及时全出处理,以避免因疫病风险等造成养殖效益折扣。

[1]孔凡振.牛常见疾病的发病特征及防治方法[J].乡村科技,2016,(3).

[2]李永辉.肉牛常见病的防治[J].当代畜禽养殖业,2005,(4).

[3]俞淼.肉牛常见病的症状与治疗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6,(6).

(编辑:晏兵兵)

S858.23

A

1006-799X(2016)21-0049-01

何伟业(1971-),男,广西藤县人,助理畜牧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畜牧兽医。

猜你喜欢

藤县犊牛肉牛
国家级非遗“藤县狮舞”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肉牛口炎咋防治
犊牛健康观察要点
犊牛肺炎巧防治
藤县挂榜岭和东山的史事
青贮饲料在肉牛养殖中的使用
藤县水上民歌
藤县美术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