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搞好畜牧科技推广工作

2016-03-11丁玲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21期
关键词:徽县科技推广圈舍

丁玲

(甘肃省徽县畜牧兽医局,甘肃 徽县 742300)

如何搞好畜牧科技推广工作

丁玲

(甘肃省徽县畜牧兽医局,甘肃 徽县 742300)

本文就当前基层畜牧科技推广人员如何搞好推广工作进行了分析,通过在工作中不断尝试、创新,结合推广专业知识和工作实践,对畜牧科技推广工作者的推广措施、内容和形式的选择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以供参考。

畜牧科技推广;措施;内容;方式

随着农业结构大调整战略和精准扶贫工程的实施,畜牧业越来越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主要产业之一。作为畜牧科技推广人员,在现行的体制下,如何更好地推广畜牧科技,增加畜牧科技含量,使畜牧科技真正进场、进村、进户,走向养殖过程,增加养殖业效益,是畜牧科技推广人员的首要任务。

1 畜牧科技推广措施

1.1 提高推广技术人员的自身素质

要搞好畜牧科技推广工作,作为专业技术人员,首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扎实的畜牧兽医理论基础和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因此,畜牧科技推广人员要学习以下内容:一是学习热心服务群众的精神。要做到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要能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以高度的责任心,认真细致的态度,才能搞好畜牧科技推广工作。二是学习专业知识。要时刻复习原来的专业知识,防止因知识欠缺造成动物疫病误诊和指导错误等,还要积极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各类培训班,不断学习新的畜牧科技知识,常查看国际国内畜牧兽医新技术、新理念,了解疫情发展态势,力争使自己的推广讲解到位、知识新颖而且富有时代性,能够吸引人的注意力。三是学习实践技能。畜牧兽医技术是一项动手性极强的学科,没有实践操作技能,光有理论知识,没有办法解决复杂多变的养殖问题。而且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要和当时、当地的生产实际结合起来,通过熟练的操作示范,才能使受训农民听懂会用,达到科技入户的效果。

1.2 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性项目,是近年来广泛在全国开展的一个项目,其目的是加强农技推广工作,提升农民科学种养水平,全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采取的是“专家组+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模式。在这个项目中,通过长期和养殖户的接触,了解了实际生产中的问题,增加了自己的工作能力,给畜牧推广人员提供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增加服务技能的契机。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科技示范户的长期指导,许多畜牧科技得到了推广,比如程序化免疫、养殖场消毒制度等,培养了一批具有先进经验和科技水平的养殖人员,而这部分人的成功事例又激励了他们的邻居、亲戚、朋友等等,就这样逐步辐射,在徽县许多村形成了小规模大群体的养殖模式,使畜牧科技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

1.3 执法与推广相结合

目前,我国畜牧兽医工作已经有了很多法律,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兽医管理条例》等等。但就徽县来说,广大养殖户法律意识淡薄,可以说,畜牧科技推广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给广大群众,特别是养殖户、兽医从业人员、兽药饲料经营者普及法律知识,为此,我们要做好三个结合:一是与法律宣传相结合。要将法律宣传同畜牧兽医技术推广贯彻始终,成为一个整体。在开展技术服务、培训、疫病诊治等等工作的同时,首先要让服务对象明确自己的法律责任,从而按照法律规定指导生产。二是同兽药GSP认证相结合。现在市场上兽药、饲料品牌繁多,质量参差不齐,农民分不清真假优劣,严重影响养殖效益和科技推广水平,为此,我们要将推广同兽药GSP认证工作相结合,确保兽药饲料安全。三是把普及法律同科技培训相结合。在科技培训教材、培训资料的准备方面都要有畜牧兽医相关法律知识,尤其在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村干部培训和养殖大户培训中,要把法律知识和法律责任讲解到位,产生震慑力,真正起到法律约束的作用。

1.4 精准推广,及时反馈

畜牧科技推广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能靠一次两次的培训或资料发放就了事,尤其是对养殖大户、村级防疫人员等这些长期从事畜牧兽医工作的人员,要精准指导,了解需要,实行推广追溯,及时反馈信息。对于一些涉及法律的问题,比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疫情报告等,一要宣传到位,二要明确责任,三要抓好落实。以徽县村级防疫员培训工作来看,该项工作自2012年开展,实行了考核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和责任追究制度,有效地提高了徽县动物防疫水平,防疫密度、疫苗管理、废弃疫苗处理等工作得到了落实。但由于村级防疫员的专业水平以及我们在责任追究制度上的不力,疫情报告制度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这将是我们今后推广培训工作的重点。

2 畜牧科技推广内容选择

畜牧科技推广工作中,内容的选择很重要,要结合时代性、时效性,结合群众的需要,因地制宜、因人选材地开展培训推广,才能真正起到良好的推广效果。

2.1 选择有针对性的内容

作为技术推广人员,要提前根据推广的地点、受训人员、季节、当时的形式等情况,选择适合的内容和讲解方式,不能照抄照搬书本或网络资料。在徽县,如果技术推广地点是南部山区(产粮较少、草场草坡面积较大)偏远的地方,那么推广内容就不要有过多的养鸡知识,要把养殖牛羊作为重点;如果在中部产粮区培训,推广内容就应该以养猪为重点,如果在城区周围,养鸡知识将是推广的主题。同时,要注意技术推广的对象,如对村干部进行的培训,过多讲解饲养知识没有任何意义,应该从发展养殖业村级组织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如何配合乡镇畜牧兽医站、村级防疫员搞好工作等方面进行讲解;对于规模养殖户的技术培训推广,动物防疫相关知识、法律和疫苗操作实践技术是必须讲解的内容。而且,在讲解方法上,重点地方不妨重复讲解,尤其是需要动手操作的,要让受训人员亲自操作并且多次反复操作直至完全掌握。

2.2 选择群众需要的内容

以徽县1992~1999年期间推广塑料暖棚圈舍养猪技术为例,该项目未在徽县推广之前,每年冬季徽县牲畜因寒冷引发的疾病频发,畜主非常焦急,迫切需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为此,徽县畜牧兽医技术人员查阅有关资料和借鉴外地经验,设计出了适合该县实际的猪、牛、羊塑料暖棚圈舍,该圈舍具有半透明、密闭和蓄热的作用,可将太阳能有效地转变为热能,调节棚舍内小环境,降低畜禽维持生命活动的能力消耗,提高饲料及其营养物质的利用率等特点。塑料暖棚圈舍的推广率先在徽县养猪最多的乡镇进行,收到群众的普遍好评,其他乡镇很多养殖户在了解情况后也纷纷响应,在此基础上,畜牧技术人员对暖棚圈舍饲养家畜和普通圈舍饲养家畜的各项指标如温度、增重、患病率等进行了记录,然后采取现场参观、座谈、调查、对比算账等方式,逐渐在全县推广。至1999年徽县暖棚圈舍覆盖率已达到60%以上,并且总结了“四统一分”(即统一规划设计、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工程技术、统一检查验收、分户施工)和“三圈一所”(即猪圈、牛圈、鸡圈、厕所相结合)等建设经验,全县已形成建设圈舍就建塑料暖棚圈舍的共识。

2.3 选择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内容

20世纪90年代,徽县推广青贮氨化饲料制作技术,对于这项已经广泛在全国推广的畜牧技术,徽县畜牧工作者投入了很大的热情,当时的县政府也把建设青贮氨化池数量和制作青贮氨化饲料纳入乡镇政府目标管理责任考核中,可以说从上到下非常重视。但当时该县规模养殖还没有发展起来,尤其是养牛场、养羊场更是凤毛麟角,还处在一种千家万户养牛用于耕田的模式。尤为重要的是牛的饲料来源在春、夏、秋三季靠放牧,冬季吃麦草。在这种形势下推广青贮氨化饲料制作技术,农民一要挖青贮氨化池,二要人工铡草(当时该县没有购进铡草机),感到费时费力而没有收益,抵触情绪非常强烈,个别已建好的氨化池也因为装草麻烦而长期空置,白白浪费了人力物力。但近几年来,规模养殖不断壮大,饲料问题突显,在这种情况下,徽县因势利导,再次展开了青贮氨化饲料制作技术推广工作,很快全县就建成了很多大型青贮氨化饲料池,制作青贮氨化饲料数量已远远超过规定要求数量。从过去失败的教训中可以看出,畜牧科技要紧密结合时代需求,只有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畜牧科技才能推广应用起来,才能真正起到推动生产力的作用。

3 畜牧科技推广方式的选择

在进行畜牧科技推广工作中,我们曾经采取了举办培训班、发放科技资料及座谈会等方式,还利用电视、手机QQ、微信、农技宝等新型方式,通过调查群众意见,这些形式各有优劣。

3.1 举办培训班

这是目前进行畜牧科技推广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其特点是受训人员多,简单易操作,但存在的问题是受训人员大部分没有记录笔记的习惯,往往造成当时听讲时了解了,下课后不会了。比如徽县每年的村级防疫员培训考核中,部分考试内容已经反复讲解,但在随后的试卷中还有部分人员答不上来。因此,举办培训班适合对大范围人群简单知识培训,讲解的知识要简单易懂,语言要通俗风趣,要和最近群众感兴趣的事例结合起来,才能达到一定的推广培训效果。

3.2 印发科技推广资料

近年来,徽县多次印发了畜牧科技推广资料,部分群众在生产中通过查阅资料解决了生产问题,书籍可长期保存,对指导生产有显著作用。但存在的问题是目前留守农村的农业人员大部分文化程度低、年龄大、理解能力差,影响了书籍的推广效果。

3.3 电视节目

徽县在20世纪90年代曾为推动“三个大办畜牧年”活动,在县电视台点播电视剧,讲解畜牧兽医科技知识。但徽县畜牧业发达的山区有线电视尚未入户,川区群众大部分由于电视节目繁多也鲜有人收看。所以此种形式只适合单纯知识宣传,如布病、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等,不适合复杂系统知识的培训。

3.4 手机、QQ、微信、农技宝等新型方式

近几年因手机的普及,我们也通过QQ等新型通讯方式加强了同养殖户、村级防疫员的联系,可以说,就服务推广质量来讲,这是较为理想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性项目的实施,给我们每个技术员配备了一部手机,下载了农技宝软件,这个软件可以把自己指导的10户养殖示范户和其他养殖人员添加为联系人,方便沟通,同时这些养殖户还可随时和专家联系,请求专家指导,帮助解决问题。对于养殖户需要提前做好的工作和注意事项,技术员会发布在“农事提醒”一栏,提前通知,防患于未然。当然,这些新型推广方式也和书籍资料一样,受到群众文化程度低、年龄大、不会操作的制约。但因其有针对性,对已经开展养殖生产或热心养殖事业的群众很有帮助。

由于这些推广方式各有优劣和适合人群,所以在近几年的推广工作中,我们常把它们结合起来,比如在培训的同时发放书籍,公布我们的手机、QQ、微信号码,教他们学会在资料书籍中查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及指导使用手机、电话及其他通讯方式和我们保持联系,方便指导等等,这些方式都大大推动了畜牧科技推广工作进程。

(编辑:高真贞)

S964.6

A

1006-799X(2016)21-0040-03

丁 玲(1971-),女,甘肃徽县人,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动物疫病诊治工作。

猜你喜欢

徽县科技推广圈舍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龙杞3号良种繁育及栽培技术推广与示范”建设示范效果显著
乡村e站助力科技推广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浅析徽县民歌
宜春市油茶科技推广成效与经验
冬季发酵床与加温舍养猪环境观察
我的家乡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部分漏缝地板的母猪圈舍可铺设秸秆
云南林业科技推广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