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疆地区杂交棉区域试验品种的丰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2016-03-10朱晓平郑新陶志管利军

棉花科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适应性

朱晓平 郑新 陶志 管利军

摘要:利用1年多点试验联合方差分析方法,对2014年参加新疆东疆地区杂交棉区域试验的品种(系)进行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以B6丰产性最好,皮棉产量为2565 kg/hm2,较对照增产4.59%,丰产主效应值最大,稳产参数方差和变异度较小,为高产稳产性品种。推荐杂交棉B6进入下一年度的区试或生产试验。

关键词:杂交棉;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 S562.0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3143(2016)01-0019-05

DOI:10.3969/j.issn.2095-3143.2016.01.004

Abstract:Uing the complex variance analysis method of multi-location one year experiments, the yield ability, stable yield stability and adaptability of hybird cotton regional test were analyzed in Eastern Xinjing in 2014.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6 had the best yield ability, its lint yield was 2565 kg/hm2 increaing 4.59%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the main effect value of the yield ability was the highest; the stable parameter variance and variation were smaller; it was a high and stable yield variety; it was recommended to enter the regional test or production test in next year.

Keys:Hybrid cotton; Yield ability; Yield stability; Adaptability

0 前言

品种区域试验的目的主要通过田间试验、品质检测、抗性试验,鉴定棉花新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纤维品质等特性,客观评价参试品种特性与生产应用价值,是鉴定新品种的丰产稳产特性、应用价值和适应地区的主要途径[1-3]。一个成功的棉花品种必须在产量或其他农艺性状上表现优异,并能在广泛变异环境条件下仍能发挥增产潜力,既要表现高产又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广泛的适应性,以确定新品种的推广价值和适宜的推广区域[4-7]。

本文通过一年多点试验,鉴定新疆东疆地区杂交棉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等综合表现,客观评价参试杂交棉品种(系)特性与生产利用价值,为选育和推广适合东疆地区棉花品种(系)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和概况

供试的陆地棉品种(系)共9个,分别编号为B1~B9,以当地主栽杂交棉品种为对照。试验在东疆地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三师的4个团场进行。试验地土壤肥力中等。4月19~22日播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 6行区,小区面积22.2 m2,密度为13.5万株/hm2。田间管理按一般棉田常规管理。

1.2数据采集与分析

主要考察了杂交棉品种(系)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指标。棉花吐絮期对株高、果枝数、第一果枝高度、第一果枝节位、单株铃数、果枝数、空果枝数等性状进行调查,棉花收获期对铃重、衣分、籽指、衣指等指标进行考种,对产量进行记载。统计分析用Microsoft Excel 2003和唐启义等编著的DPS统计软件完成[8]。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农艺性状

从表1可以看出, 所有参试棉花品种(系)的生育期在122天至134天之间;株高为70.2~81.6 cm,其中以B5最高,对照最低;第一果枝离地高度为11.4~15.0 cm,其中以B5最高,对照最低;第一果枝着生节位为4.7~6.8节,其中以B1最多,B6最少;单株成铃数为8.6~11个,其中以B1和B7最多,B2最少;单株果枝数为9.1~10.7个,其中以B6最多,B2最少。

2.2 主要经济性状

从表2可以看出,所有参试棉花品种(系)的单铃重为5.3~6.0 g,其中达6.0g的品种(系)有2份,分别是B1和B5;另外,衣分以B3最高,为43.2%,只有B2的衣分低于40%。衣指在7.0~8.7 g范围,其中以B1的衣指最高;籽指介于10.0 g和11.6 g之间,其中11 g以上的有3份,分别是B1、B2和B5。从总体看,铃重普遍偏低,衣分普遍较高,仅有1个棉花品种的衣分在40%以下;籽指普遍偏高,均在10.0 g以上。

2.3 皮棉产量分析

由表3可知,以B6的皮棉产量最高,为2565 kg/hm2,较对照增产4.59%,与对照在0.05和0.01水平上均差异不显著,与其他品种的产量差异显著,与B1、B2、B3、B5、B7和B8差异极显著;B2、B3、B5、B7、B8的皮棉产量与对照的差异显著,其余品种(系)皮棉产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2.4 丰产性分析

品种主效应值的大小反映了品种在试验中增减产的效应[8]。由表4可知,品种B6的主效应值最大为0.56,参试品种中排名第1位,说明B6的丰产性最好;其次为CK,主效应值为0.311,皮棉产量为2452.5 kg/hm2,参试品种中排名第2位;其它品种(系)主效应值和皮棉产量均比对照低。

2.5 稳产性分析

方差和变异度是分析品种稳定性的重要参数,其值越小,品种产量越稳定[8]。由表4可知,B7方差和变异度值最低,分别为0.023和3.09,B3方差和变异度值最高,分别为0.4和13.15。说明B7的稳产性最好,B3的稳产性最差。

2.6 适应性分析

以品种的产量水平、回归系数和回归截距描述各参试品种的稳定性、适应性;平均数均稳定和适应的品种回归系数等于1,回归截距为0,以环境指数线表示;回归系数大,回归截距较小,是具有特殊适应性的品种,一般适于高肥水条件种植;回归系数小,回归截距大,也是具有特殊适应性的品种,一般适于肥力较低条件种植,在同样的条件下,较其他品种适宜[8]。从表5看,根据回归系数、回归截距分析,B2、B5回归截距小,回归系数大,适于高肥力条件下种植;B3回归系数小,回归截距大,适合肥力较低条件下种植。

3 结论与讨论

新疆东疆地区2014年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棉花的前期生长,但对棉花中、后期成铃吐絮不利。苗期气温偏低,遭遇沙尘天气,整个苗期生长较往年持续时间长;5月总体气温偏低,达不到“5月蕾”;6月总体气温偏低,棉花开花推迟10天左右;7月上旬雨水较多;进入8月,大风天气较多,使棉花发育缓慢;尽管棉花生长的中、后期受各种气候因素影响,但由于棉花的补偿能力较强,2014年东疆地区的棉花产量水平仍较高,因此,试验结果具有代表性。

通过2014年10个杂交棉品种(系) 4个试验点的试验,综合各点的试验结果:B6丰产性最好,皮棉产量为2565kg/hm2,较对照增产4.59%,丰产主效应值最大,稳产参数方差和变异度较小,为高产稳产性品种。因此,推荐B6进入下一年度的续试或生产试验。

参考文献

[1] 付小琼,龙腾芳,刘晓峰,等.河南省棉花纤维主要品质指标分析及分区探讨[J].棉花学报,2004,16(3):142-146.

[2] 王树林,林永增,祁虹,等.冀南地区不同密度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0(11):24-27.

[3] 卢合全,赵洪亮,于谦林,等.鲁西南麦套杂交棉适宜种植密度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1(9):27-29.

[4] 陈旭升,陈永萱,黄骏麒.棉花黄萎病菌致病性生理生化研究进展[J].棉花学报,2001,13(3):183-187.

[5] 付小琼,龙腾芳,刘晓峰,等.河南省棉花纤维主要品质指标分析及分区探讨[J].棉花学报,2004,16(3):142-146.

[6]王树林,林永增,祁虹,等.冀南地区不同密度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0,42 (11):24-27.

[7] 卢合全,赵洪亮,于谦林,等.鲁西南麦套杂交棉适宜种植密度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1,43(9):27-29.

[8] 唐启义,冯明光.DPS处理系统[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适应性
国内外适应性学习的研究热点、演进路径与发展建议
从文化学角度看心理健康观
杂交中稻新品种展示结果分析
外语专业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差异调查研究
高职单招新生适应性问题探讨
针对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适应性的相关探究
从《孙子兵法》中的“奇正相生”联想到雕塑与环境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