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阜新市“十二五”期间畜牧业发展情况调查

2016-03-09马艳菲辽宁省阜新市动物卫生监督所123000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饲养量阜新市十二五

马艳菲 辽宁省阜新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123000

阜新市“十二五”期间畜牧业发展情况调查

马艳菲辽宁省阜新市动物卫生监督所123000

“十二五”期间的阜新畜牧产业处于迅猛发展和提档升级阶段。特别是2013年以来,阜新市启动实施了建设畜牧业强市战略,将发展畜牧业作为经济转型中打造接续替代产业的主攻方向之一,确定了5年实现畜牧业经济总量倍增的计划,引领和推动了阜新畜牧产业的快速发展。几年间,全市以加快畜牧业产业化为核心,不断发展壮大畜牧业养殖基地和龙头企业,突出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安全监管,取得了显著成效,使畜牧业作为全市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的作用更加突出,推动经济跨越发展的作用更加明显,增加农民收入的拉动作用更加强劲。

5年间,阜新市猪、牛、羊、禽饲养量分别增长32.2%、45.7%、79.3%和92.6%,肉、蛋、奶产量分别增长62.3%、72.2%和60.6%。主要畜禽品种生产指标位居辽宁省前列。其中,生猪饲养量由全省第5位跃升到第3位,人均占有量第1位;奶牛饲养量保持全省第2位,人均鲜奶占有量第1位;肉羊饲养量由全省第3位跃居第2位,人均占有量第1位;肉驴饲养量保持全省第1位,人均占有量第1位。

5年间,阜新市畜产品加工企业已达到46家,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有14家。在全省重点推进的重大农产品加工项目中,阜新市有7个畜产品加工项目开工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126亿元,居全省第1位。国内知名的河南双汇、内蒙古伊利、山东六和及沈阳辉山等知名龙头企业先后入驻阜新市,辐射带动全市10多万农户从事养殖业生产。全市现有加工企业包括猪、牛、羊、禽屠宰及肉制品、鲜奶加工等,产品由原来的30个品种、40个规格发展到110个品种、140个规格。其中,肉牛、肉羊屠宰加工能力列全省第1位、鲜奶加工列第2位、生猪加工列第3位。

目前,阜新市畜牧业形成的8个产业链所生成的分量是:畜牧业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超过了50%;畜牧业二次产业产值已超过了一次产业产值,从去年开始呈现二产“领着”一产跑的良好局面;畜产品加工在农产品加工业的占比超过了7成,成为阜新市农产品加工业的主体。

阜新畜牧产业发展速度之所以如此快,取得的成果如此显著,是因为在畜牧业强市战略的实施中,全市构建起了功能完善的产业体系、务实高效的服务体系、制度健全的政策体系和保障有力的安全体系,走出了畜牧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阜新道路”。

树立工业化理念,构建起功能完善的产业体系。几年来全市坚持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到阜新市投资发展,利用企业的资金、技术和信息等优势,带动全市畜牧业提档升级,形成了具有46家畜产品加工企业的产业化集群。为了给企业提供足够的加工原料,全市加快养殖基地建设。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3300个,推进了畜牧业生产方式由小规模粗放式饲养向标准化规模养殖转变,畜禽规模化饲养水平达到75%,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注重完善配套功能,构建起务实高效的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全市基本形成了畜禽品种良种化、杂交组合科学化和商品生产高效化的格局;建立合作组织体系,全市围绕畜牧业生产、流通和加工等各个环节,发展各类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5922个,成为联结养殖户与市场和加工企业的纽带;建立健全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和建立预警体系。

同时,在政策体系中,阜新市建立财政投入机制和多方融资机制,认真落实国家和辽宁省扶持畜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积极开展“三争取”工作,3年来共争取省以上畜牧业项目资金6亿多元,每年争取资金占全省畜牧专项资金的20%以上。在安全体系中,全市构建了市、县、乡、村4级较为完善的动物卫生服务监督体系,具备了快速诊断和扑灭动物疫病的能力,有效控制了重大动物疫情和畜产品安全事件发生。全市还加强了畜产品质量监管、养殖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其中“十二五”期间共实施草原沙化治理115万亩,有效阻止了科尔沁沙地南侵,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增加了草食家畜的饲养量,提高了农民收入。

猜你喜欢

饲养量阜新市十二五
奇妙的音乐盒
阜新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评估
全国家蚕发种饲养量超1千万张(盒)以上的9对杂交组合
浙江蚕种70年(I)
基于阜新市水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单笼饲养量对山麻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我的自画像
金寨县动物防疫管理新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