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1·13”雅溪自然灾害心理救援的做法

2016-03-09钟贵陵顾双虎宋启哲阮英轶

东南国防医药 2016年1期
关键词:心理卫生自然灾害

钟贵陵,顾双虎,宋启哲,王 群,阮英轶



·部队卫生·

“11·13”雅溪自然灾害心理救援的做法

钟贵陵,顾双虎,宋启哲,王群,阮英轶

[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某军队疗养院在“11·13”雅溪自然灾害心理救援行动中的组织形式与方法,提出非战争军事行动心理救援中应以快速组建救援力量,高效形成协同优势,科学配置救援力量,实施时效性保障和嵌入式服务等方面为重点,为相关非战争军事行动心理救援提供了经验借鉴。

[关键词]自然灾害;医学救援;心理卫生

作者单位:310007浙江杭州,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

引用格式:钟贵陵,顾双虎,宋启哲,等.“11·13”雅溪自然灾害心理救援的做法[J].东南国防医药,2016,18(1):107-108.

2015年11月13日夜,浙江丽水市莲都区雅溪镇里东村发生山体滑坡,塌方量30余万立方米,27户房屋被埋,38人失联,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灾区群众的心理产生了巨大影响[1]。11月14日凌晨,杭州疗养院奉命抽组心理支援专家组奔赴灾区参与救援,是最早抵达灾区的建制卫勤分队,是最先实施救援的专业心理力量,是最后撤离现场的军区救援部队。心理工作作为作战力量投入非战争军事行动,实现了“心理服务也是战斗力”的多元化全新军事理念[2]。此次救援累计为遇难者家属、受灾群众、救援部队官兵进行心理安抚、疏导和干预386人次,培训镇村工作骨干22人,心理宣教15次、受众320人次,有效维护了灾民心理健康,提升了官兵心理防护能力,为抢险救灾提供了坚强的心理支持。具体做法如下。

1闻令而动,迅即驰援

1.1快速反应接到上级命令后,立即启动心理卫生支援分队应急预案,成立了心理支援专家组,30分钟内完成人员集结和物资准备,携带PEM心理健康管理系统、“快乐心”生物反馈训练仪和音乐放松软件等心理治疗设备,摩托化开进灾区迅速展开救援[3]。

1.2快速对接机动途中,通过电话、网络等多种途径了解天气和路况,选定安全、快速、通畅的机动路线。坚持边研究、边对接、边部署、边报告,及时与军分区、救灾部队和地方政府取得联系,掌握保障需求,加强情况预判,细化任务理解和人员分工。

1.3快速协同每当有灾难发生时,都是军地力量共同参与应急救援任务,为了使救援工作顺利、及时展开,必须搞好军地协同工作[4]。因此到达灾区后,第一时间向军地联合救灾指挥部请战,迅速与当地区、镇、村及相关部门一起勘察现场,明确展开点位、作业区域和联络方式。每日两次向联合指挥部和相关部门上报情况,开通组内微信群实时掌握救灾现况、传达指示、编配人力、有效控局,确保联络不间断、指挥全覆盖。

2合理用兵,专业施救

2.1模块化编组确定目标人群,采取分层次分类别干预计划[5]。根据遇难者家属、受灾群众和救援官兵等不同人群的心理特点,将专家组编成现场安抚、干预辅导、知识宣讲等三个流动小组,采取定点与机动、定时与随机相结合的方式,在挖掘现场、灾民安置区、殡仪馆、救灾部队驻地等区域,开设5个接诊点,形成“四区五点”的保障网络,实施分组同步救援。

2.2时效性保障依托中巴车开设心理辅导站,针对情绪激动的遇难者家属,及早介入、主动关怀,引导情绪释放,逐步缓解家属焦虑、悲痛的心情[6];对接触过遇难者遗体的救援官兵,第一时间开展面对面的心理务谈,帮助他们缓解视觉和心理冲击,消除阴影,树立信心,增强使命感、正义感、荣誉感[7];对灾区儿童脆弱心理和异常情绪,敏感预见、早期干预,通过团体心理游戏、绘画表达治疗、音乐疗法等手段,消除心中雾霾,播撒心灵阳光。

2.3嵌入式服务针对灾区群众居住不集中、需求不明确、主动寻求心理服务意识不强的特点,采取化整为零的方法,分批逐户开展“一对一”结对服务;针对救援官兵挖掘任务重、作业轮班倒的特点,利用任务间隙,主动走进雅里小学等宿营区,分波次分团队穿插进行灵活多样的心理服务,最大程度地发挥保障效能。

3从严管控,树好形象

3.1注重锤炼作风心理支援专家组的12名同志都参加过实兵对抗演习,多数还参加过“东方之星”搜救官兵、大深度饱和潜水员的心理保障任务,经验丰富,作风过硬。出发前,充分考虑灾区实际困难,自行携带行军床、睡袋等宿营用具和生活用品,不给当地政府和群众添麻烦。抵达灾区后,主动作为,连续奋战,每天持续工作18小时以上,军地领导多次给予高度评价。

3.2注重安全防范牢记各级首长嘱托,把抓好自身安全作为完成好救援任务的前提和关键。坚决听从指挥部指挥,严格遵守各项规定,区分现场安全、行车安全和医疗安全,盯住细节抓好安全评估,见缝插针开展安全教育,特别是针对山体二次滑坡、堰塞湖崩塌等险情,及时收拢人员,回撤安全地域,规避意外风险。

3.3注重正面宣传严守政治纪律,坚持在救援过程中弘扬正能量,不讲不利于政府形象的话,不讲不利于军民团结的话,不讲不利于群众工作的话。在中国新闻网、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人民前线》、《浙江日报》、《丽水日报》等军地媒体刊发新闻14篇,中央电视台、浙江卫视和丽水电视台也作了跟踪报道,维护了人民军队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张松.地震灾区心理干预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9,25(3):211.

[2]王进礼,张月娟.军队心理救援工作的定位及专家工作模型的建构[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9,18(11):913-914,921.

[3]叶奇,贺祯,陈慧玲,等.灾害应急医学救援力量筹措分析[J].人民军医,2012,55(6):473-474.

[4]任浩,葛毅,贺祯,等.应急医学救援军地协同分析[J].人民军医,2012,55(4):288-289.

[5]王莹,范勇,张亚琴,等.舟曲泥石流灾后心理救援的做法和思考 [J].解放军医学救援杂志,2012,30(4):300-301.

[6]张李蕾,董娜,丁凌云.等, 反生物恐怖心理救援探讨[J].东南国防医药,2015,17(1):108-110.

[7]吴张鹏,王芳,陈静,等.心理服务对非战争军事行动官兵心理健康的影响[J].东南国防医药,2013,15(5):449-451.

(本文编辑:徐燕茹)

(收稿日期:2015-12-04;修回日期:2015-12-20)

[中图分类号]R821.1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2-271X.2016.01.036

猜你喜欢

心理卫生自然灾害
常见精神心理卫生问题漫谈
高校女大学生的围经期卫生保健
三年困难时期的背景原因分析与思考
自然灾害应急物流问题及对策研究
面对自然灾害我国应急物流管理运作体系的完善研究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不良情绪心理卫生指导
基层部队开展心理卫生工作的现状与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