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葡萄霜霉病防治技术

2016-03-09袁洪丰刘长江

河北果树 2016年5期
关键词:霉层科克幼果

袁洪丰,刘长江

(1河北省昌黎县林业局066600;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

葡萄霜霉病防治技术

袁洪丰1,刘长江2

(1河北省昌黎县林业局066600;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

葡萄霜霉病在葡萄产区广泛发生,是我国第一大葡萄病害,每年都会给果农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个别多雨年份还会造成病害的爆发和流行,致使叶片早期脱落或焦枯,植株生长不良,果实产量、品质降低。

1 发病规律

1.1 病菌来源与初期侵染葡萄霜霉病主要以卵孢子在病组织中或随病组织在土壤中越冬。卵孢子条件适宜时产生孢子囊,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游动孢子通过雨水传播到葡萄植株上,成为春天的最初传染源。孢子由气孔侵入寄主组织,经潜育期发病,又产生孢子囊,进行再侵染。

1.2 霜霉病的发生条件霜霉病的发生早晚及轻重是由湿度和水分决定的。任何使水分和湿度增加的因素都会导致霜霉病发生,因此冬季多雪,春、夏季多雨会导致霜霉病发生严重。霜霉病发生的最适宜温度为18~25℃。

2 侵染部位

葡萄霜霉病以侵染叶片为主,近年来侵染新梢、花序、幼果等也逐年加重,如果不注重早期防治,对生产影响较大。

3 症状

3.1 叶片初期为水浸状黄色斑点,随后在叶片正面出现黄褐色、不规则病斑,叶片背面出现白色霉层,后期霉层变为褐色。多个病斑联合起来形成不规则的大病斑,导致叶片脱落。

3.2 新梢初期产生黄褐色病斑、稍凹陷,空气湿度大时产生白色霉层,生长缓慢,容易畸形或干枯。

3.3 花序、幼果受害初期表面形成白色霉层,花序容易腐烂干枯,幼果变硬,后变为褐色、干枯,容易脱落。一旦病害流行对葡萄产量影响较大。

4 防治方法

4.1 搞好田间卫生清除病残体,减少病菌来源。生长季节或休眠季节将枯枝、落叶、病枝条、病果进行清理,集中深埋或烧毁。

4.2 降低果园湿度雨季排水,使架面通风透光,改进灌溉设施,及时中耕除草,最好实行避雨栽培。

4.3 药剂防治

4.3.1 保护性杀菌剂发现叶片有水存在,并且没有出现任何症状(病害发生之前),及时采用保护剂进行防护,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为全年的病害防治争取主动。常用药剂有1∶0.5~1∶200波尔多液、78%科博600~800倍液、80%必备600~800倍液、80%喷克800倍液等。以上药剂每隔10~15 d喷施一次,可有效预防病害的发生。

4.3.2 内吸性杀菌剂如果发现叶片或果实出现霜霉病的症状,应使用内吸性杀菌剂。生产中效果优异的药剂有50%金科克(烯酰吗啉)粉剂3 000~4 000倍液、80%霜脲氰水分散粒剂施用2 500倍液、25%精甲霜灵2 500倍液(病重时用2 000倍液)、80%疫霜灵600倍液、25%阿米西达1 500~2 000倍液。以上药剂间隔期控制在7 d左右。应关注天气预报,注意轮换用药。

4.4 葡萄花期发病的应急处理方案如果花期阴雨,葡萄开花前后花序极容易发生霜霉病,此时如果防治不当,会给全年带来很大的损失。可以用50%金科克1 500倍液(或50%金科克3 000倍液+50%保倍3 000倍液)集中喷果穗部位,接着全园喷42%喷富露600倍液+50%金科克3 000倍液或50%保倍福美双1 500倍液+50%金科克3 000倍液。3~5 d后病情基本得到控制,然后进入正常管理。

4.5 喷药技巧近年来田间调查发现,有些果园喷药频繁,且使用的药剂均为高效药剂,但是依然有霜霉病的发生,通过追踪发现,喷药方法不当是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掌握喷药技巧,提高防治效果。1)要保证喷雾良好。有些果园喷药后叶片上附着的不是雾状药液,而是较大的水滴,致使药液不能均匀附着在叶片上。2)喷药要均匀周到,叶片背面要均匀着药。霜霉病是从叶片背面气孔侵入,因此喷药时要保证叶背附着药液。

10.19440/j.cnki.1006-9402.2016.05.033

猜你喜欢

霉层科克幼果
新传统与新先锋:1928年亨利·拉塞尔·希契科克的现代建筑理论
果树幼果期 注意防控这些病虫害
杧果幼果黑心病与土壤理化性状的相关性
梨幼果春季低温霜冻调查
番茄灰霉病的识别与防治
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开放日活动在京成功举办
如何防治辣椒疫病
科克:利河畔的巧言城
万寿菊制种田中的病害鉴定
西准噶尔科克萨依OIB型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