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棉花新品种农大601高产栽培技术

2016-03-07焦秀芬

河北农业 2016年2期
关键词:蕾期病指皮棉

焦秀芬

棉花新品种农大601高产栽培技术

焦秀芬

农大601是河北农业大学选育,2012年2月通过审定,2014年在曲周县进行高产示范,最高亩产籽棉362.2公斤,平均亩产籽棉305.5公斤,高产、优质、早熟性较好,适应性广,是表现较为突出的优良品种。

一、特征特性

农大601属转基因抗虫常规棉品种,全生育期127天左右。株高97厘米,单株果枝数13.4个,第一果枝节位7.1,单株成铃16.1个,铃重6.1克,籽指10.3克,衣分40.4%,霜前花率90.2%。抗棉铃虫、红铃虫等鳞翅目害虫。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结果,2009年纤维平均长度28.1毫米,断裂比强度27.3cN/tex,马克隆值5.4,整齐度指数84.3%,伸长率5.6%,反射率77.1%,黄度7.8,纺纱均匀指数122;2010年纤维平均长度27.6毫米,断裂比强度28.5cN/tex,马克隆值6,整齐度指数83.5%,伸长率5.2%,反射率76.7%,黄度7.8,纺纱均匀指数116。抗病性: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2009年枯萎病病指0.25,黄萎病相对病指19.1,属高抗枯萎抗黄萎类型;2010年枯萎病病指0.52,黄萎病相对病指17.78,属高抗枯萎抗黄萎类型。

二、产量表现

2009年河北省中南部春播棉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皮棉101千克,亩产霜前皮棉92千克;2010年同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皮棉101千克,亩产霜前皮棉90千克。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皮棉89千克,亩产霜前皮棉80千克。

三、栽培要点

1、整地要求

地势平坦,肥力较好,灌溉方便。提倡实行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棉花是深耕系作物,耕深要达25厘米以上,将秸秆翻埋在10—12厘米以下。旋耕作业的需旋耕2遍,耕深达15厘米以上,完成镇压。利用旋耕整地的,每隔3年应深耕1次。

2、播种时间

地膜覆盖在4月15—20日,露地直播在4 月25—30日。

3、施足底肥

播前底施有机肥,每亩4—5方,中性土壤、粘土地可将化肥底施,一般尿素10—15公斤,磷酸二铵20—25公斤,氯化钾10—15公斤。但是沙土地不宜以底肥为主,而应注意底肥和追肥结合使用。

4、播种密度

沙土地在3500—4000株/亩,沙壤土在3000—3300株/亩,肥力较好的棉田或粘土地在2500—3000株/亩。

5、播种保全苗

播前15天浇好底墒水,播深不超过3厘米,浅覆土,播种时要足量下种,为定苗时选留壮苗打下基础,一般每亩播种量不低于1.5公斤。其次播种后要及时查看幼苗出土情况,保证苗齐苗匀。再次,查看缺苗断垄,及时补种补栽。应掌握提早补种的原则,在幼苗刚开始出土时便开始,以尽量缩小大小苗的差距。

6、地膜覆盖

播后及时覆膜,覆膜时做到拉直、铺平紧贴地面,两边将4—6厘米的膜边用湿土压埋,每隔10米左右在膜上压一条土带,以防大风揭膜,播后5—7天搞好田间巡查和放苗工作。6月20日前,应及时揭膜,及时揭膜有利于接纳雨水,又有利于浇水防旱,还可增加棉株抗逆能力。

7、追肥

第一次追肥在棉田盛蕾期,一般6月中旬,要以氮肥为主,每亩施尿素量为:粘土地5—7公斤,沙壤土7.5—10公斤,沙土地10公斤;第二次施肥在花铃期,一般在7月上旬,亩施尿素粘土地7—10公斤,沙壤土10—12公斤,沙土地15公斤。N:P:K用量按1:0.8:1的比例配方,追施磷肥和钾肥,另加硼肥和锌肥,混合均匀后开沟深施;施好盖顶肥。

8、全程化控

从现蕾期开始化控,使棉花生长稳健,塑造好的株型将可以做到稳产高产。尤其是高水肥地、粘土地和雨水多的年份,做好化控是必需的。依据雨水、棉苗长势和田间灌溉决定使用次数,一般蕾期每亩喷施缩节胺0.5—1克、初花期每亩喷施缩节胺1—2克、盛花期每次使用量2—3克;打顶后待果枝适当伸长后,可每亩喷施缩节胺3—4克,亩喷药液15—30公斤,控制好后期生长,使棉田通风透光。

9、简化整枝

采取有限整枝措施,在地力较弱的棉田只强调打顶尖,不抹赘芽和打老叶,在肥力较好的棉田前期进行一次整枝,去掉果枝下的营养枝和去除顶尖,不抹赘芽和打老叶,实现全程化控,以缩节胺为主控制棉花营养生长,实现“株型塑造”。

10、简化除草措施

采取播种前喷施除草剂,覆膜前亩用33%二甲戊灵乳油150—200毫升/亩,兑水15—20公斤,均匀喷雾于土壤表面。采用拌种防治苗期病、虫害,覆膜、播种一体化机械作业。整个植棉过程大大地减少了劳动力,减少了60%左右的用工。简化栽培措施不但实现了省工节本,而且起到了增产作用,通过完整的简化栽培措施,多数棉田产量增加5%—10%左右。

11、病虫害防治

苗期抓好防治炭疽病、立枯病及蚜虫、地老虎、蓟马等,防止死苗、缺苗、断头。蕾期要防治好盲蝽蟓、棉铃虫、红蜘蛛等。农大601抗虫性较好,一般情况棉田一代棉铃虫不用防治,适当加强棉田二代和三代的监控和防治,虫害轻时防重于治,一般应掌握百株3龄幼虫3—4头时用药防治。防治重点棉盲蝽蟓,棉盲蝽已成为棉田主要害虫,严重时也可造成毁灭性危害,尤其是棉田营养生长旺盛、棉田湿度较大时,利于棉盲蝽的繁衍和危害。7月底以后选用有机磷农药防治,并应加大防治频度,防治与驱赶并重。另外,要通过增施钾肥防治红叶茎枯病,通过清沟、整枝等农业措施防止烂铃发生。

(作者单位:曲周县农牧局技术站)

猜你喜欢

蕾期病指皮棉
2021年稻瘟病防控药剂有效性监测试验报告
蕾期低温胁迫对棉花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绩溪县水稻纹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意见
气流喷气式皮棉清理机
美国2018/2019年度皮棉总产达400万t
玉米锈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空心病
棉花萌发期抗旱性与苗期干旱存活率的关系
调运皮棉
影响皮清机皮棉气流输送加工质量的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