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高职院校“90后”艺术类大学生学习能力的探索

2016-03-07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能力

杨 丽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提升高职院校“90后”艺术类大学生学习能力的探索

杨 丽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高职高专院校90后艺术类大学生由于其专业学习和心理方面具有特殊性,教育工作者应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准确把握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规律,有效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方面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最终使他们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

艺术类大学生;心理特征;学习能力

在第一批“90后”大学生进入高校时,教育部就曾根据调查得出这样一个结果——因各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而休学、退学的大学生已经占休学、退学总人数的50%左右,三成学生存在着心理问题,16%~25.4%的学生有心理障碍,以焦虑不安、强迫症、神经衰弱等症状为主。而高职高专院校的“90后”艺术类大学生除了具有以上共性的特征之外,还具有其特殊性。虽然他们在大学生群体中所占的比例不大,但是却在个性、思想、行为、学习和心理等方面表现出鲜明的特点,给其他非艺术类大学生带来重要影响。教师有必要对他们的特殊性有充分的了解,这将有助于教师有效地解决艺术类大学生学习方面的诸多问题,提高学习效果,最终使他们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 “90后”艺术类大学生具有的特点及压力

1.自我表现意识更强,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喜欢张扬个性,表现自我,思想活跃,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比一般的大学生更希望能有机会表现自己,展示艺术才华。学习能力不强,但是热衷做其他事务性工作,以此获得重视与认可。这是90后的艺术类大学生受时代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表现出的独特个性。

2.适应社会的能力较比同期其他大学生要强,但是对学习缺乏主动性和探索精神,急功近利。对事物缺乏理性的分析和判断,容易冲动和意气用事,仅凭一腔热血或一时兴起,很难保持持久,遇到一点挫折就会遭到打击,自信心与自豪感也随之受挫。

3.心理冲突更为明显,如情绪与理智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强烈求知欲与厌学情绪的矛盾、愿望幻想与当前现实的矛盾等。内心自信又脆弱,敏感而自我,当他人意见或主张和自己相左的时候,他们往往难以接受、固执己见;日常生活中他们比较容易兴奋、激动,容易情绪反应强烈而不稳定,情绪困扰比较突出;自我控制与约束能力较差,对约束易产生反感甚至抵触情绪,但又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是特别突出的矛盾体。

这些特点是伴随着“90后”艺术类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大学前教育环境变化而发生的深刻变化,从教师的教学实践看,已经对教师教学和艺术类大学生学习带来很大的阻碍,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出现极大的矛盾。

学生学习压力大。高职艺术类学生的文化基础一般都很薄弱。他们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学习上没有明确的目标,缺乏学习热情和动力,表现为自卑、厌学,对自己有些专业以外的课程心理压力较大,时间长了会逐渐对自己丧失信心。这种状况造成了部分学生不能适应自主学习的转变,从而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教师教学的压力也大,在和强大的网络争夺学生的注意力。目前又恰逢智能手机时代,我们的课堂面临新媒体的挑战,“90后”艺术类大学生由于成长的时代背景与以往有了很大的变化,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都烙下了时代的印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电脑、手机是必配,寝室玩电脑、上课玩手机,有网瘾、游戏瘾的比例较大,利用网络学习的寥寥无几。有这么一句话在流传,说“国外的学生从大学才真正开始学习,而国内的学生从大学开始不学习”。虽然说这句话有些极端,但其中却不无道理,反映在艺术类学生身上情况更为严重。

二 提高高职院校艺术生学习能力的对策

1.触发学习动机,解决为什么学的问题。

德国教育家第多斯惠有句名言:“教育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的过程,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学习动机对于学生学习的影响很大,正确的动机会对学习产生极其明显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学习动机是指推动、引导和维持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前进的内部过程或动力。

艺术类大学生更渴望教师的关注、社会的认可。但是他们又很担心,即一个专科艺术生出了校门走上社会能干什么?在教学中笔者把握了学生的这种心理,唤醒他们内心受人重视的渴望,不断分析主持与播音专业学生适宜的职业要求,让他们认清自身善于表现的特点在新闻采访和新闻报道活动中具备的优势,以此打消他们的疑虑,增强信心。这样不断加以引导,有效地触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

2.激发学习兴趣,解决持之以恒学习的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对某项事物感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地接近它、探究学习和思考,还会主动发表见解。反之,则会游离式地远观学习,甚至“厌学”。因此,教师在对艺术生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并且保证让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持之以恒值得研究。

(1)多增加情感沟通,让学生亲近、信任、信服,这是激发兴趣的前提。有效的情感沟通是指在教学中注入丰富的情感色彩,从心里真正接受学生,尊重和欣赏学生,理解和包容学生,给予生活上、情感上、思想上的帮助和疏导,包容不是包庇、更不是纵容,是容许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改正。这样就会让学生情不自禁吸收正确的、健康的思想观点,听从教师的学习安排。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对犯了错误的学生也决不要训斥、讥讽或者奚落,如果必须批评也应注意找合适的时机或者避开他人,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和接受心理,无论是公开表扬或者私下鼓励,都要找准穴位、采取不同的交流沟通形式,赢得学生的尊重,让他们心服口服,进而使他们能接受教师开导式的批评。艺术类学生重情感,只要赢得他们的信任和尊重,教师教授的内容自然会引起学生的兴趣。

(2)在教学管理中注重对学生的规范和引导,恰当运用赏识教育和激励教育。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没有激励,人的潜能只能发挥20%,激励之后则能发挥80%-90%。在教学中运用激励的方法,特别对艺术类学生会更有效。如果说对统招考生可以使用“鞭打快牛”的方法,那么打在艺术生身上的“鞭子”应是温柔的、带着爱意的,否则会让本来个性比较敏感的他们产生抵触情绪。对学生中值得肯定的方面多加鼓励和肯定,让每个学生都有被表扬的机会,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激发得以发扬。但是得注意激励、表扬、赞赏也要有根有据、设计合理,不能让学生觉得赞赏得没来由、表扬得廉价,降低了他们对表扬的期待。同时多设计实践课题,激发本来就长于动手、不愿动脑的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专业能力。

(3)教师要学会不断完善自我,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艺术类大学生缺乏自制力,最初学习情绪可能较高,但是热度不能持续,稍遇有难度的问题,就有可能退缩。教师必须保持清醒和热情,有意识地给自己加油鼓劲,才能保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建议教师的“神经”要粗,忽视小问题、把握鼓励他们学习的大方向,不和学生动真气而是动脑筋想对策,才能见招拆招地应对课堂上发生的任何突发状况。

3.降低难度、放慢速度,实现学习能力提高的突破。

大学的教育需要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学习和研究,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这点上艺术类学生往往“先天不足”,由于在中学阶段没有打好基础,而导致他们在大学期间的学习如履薄冰,稍有难度、稍微加速,他们就会感到不适,进而退缩,厌倦学习。针对这种状况,教师在教学内容的传授上,应考虑学生的接受速度和接受能力,超出学生接受能力的教学会招致学生的反感和抵触。降低难度和放慢速度是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很有成效的方法。

降低难度并不意味着降低教学目标,而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种技术性处理,达到降低学习难度,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开展项目教学,把项目分解成相关的小任务就是降低学习难度非常适宜的办法。通过完成许多相对简单的任务达到组合任务来解决一个较大问题的目的,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细小而又实际的困难,让他们增强信心。比如《新闻写作》课程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写作新闻稿件,如果给有写作功底的学生授课,讲述概念和要求,就可以提供基本素材或者要求采访后写作就可以。但是要让艺术生接受这些知识,必须把稿件细化、拆分成零散的部件,从写作句子、段落、标题等入手,甚至遣词、造句、突出重点等反复训练,最后再组成完整的稿件。每个小任务就是一个教学环节,环环相连,完成整个项目的学习。

降低难度的过程中必须做到放慢速度,放慢速度对于艺术类学生来讲就是把一个课时的任务分解成两个或者三个课时完成,让学生真正掌握必要的知识,形成一定的能力。

4.结合各方面知识,寓教于乐,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判断分析能力。

人文素质的高下、有无是衡量一个毕业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但是艺术专业学生在高中阶段文化基础普遍不扎实,进入高职院校后,课堂教学的时间又很有限,不能开设专门的课程,如果教师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揉入人文学科、科普以及社会、法律、经济等知识,不仅对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理解力和人文素质有很大的帮助,更对学生的人生发展大有裨益。

教师还可以选取带有争议的新闻事件让学生进行分析,让他们在争论中运用理论知识、辨明事物真相,锻炼他们以理性思维来表达感性认识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艺术类学生而言是必须经过锻炼才能获得的。如果学生们经过激烈的争论仍不能达成共识,那么这时教师再把准确的观点抛出来,学生的理解与记忆的效果是最好的。这种理性分析与专业知识的有效结合,让学生在学习到相关知识的同时还能获得人生观与价值观方面的正确引导。

以上是笔者在给艺术类高职学生讲授新闻专业课程的所感、所思和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这些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学习能力都获得了一定的提高。当然,这只是笔者个人的总结,万望方家指正,以让学生的学习能力获得更大的提高。

[1]周森,高玮玮.试论艺术类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

[2]林青,孟朝霞.论职业教育更加需要赏识教育[J].现代商贸工业,2010(7).

[3]李晓利.“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态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4).

[4]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卢浩浩,周子葳,张琳.“90后”大学生调查:个性独立、思想早熟、自信张扬[N].扬子晚报,2008-08-27.

[6]胡炳政,刘庚.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新特点及教育应对[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7]余英.艺术类大学生教育管理艺术探讨[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0(5).

Class No.:G718.5 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Strengthening Learning Ability of Post-90s College Art Students

Yang Li

(Heilongjiang Nongken Vocational College,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25,China)

Educators should understand that the post-90s college art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have their specificity because of their profession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 Educators should focus on their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behavior rules and help them solve problems in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stimulate their interests in learning and foster their self- learning abilities eventually.

college art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learning ability

杨丽,高级编辑,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研究方向:新闻理论与实践。

G718.5

A

1672-6758(2016)11-0021-3

猜你喜欢

艺术类大学生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少先队文学艺术类阵地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艺术类专访心得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大学生之歌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