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育信息化体系研究

2016-03-07张教华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体系信息化过程

张教华



高校教育信息化体系研究

张教华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漯河 46200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的进步。高校的教育也是跟随社会的发展的,尤其是在信息通讯方面,因此高校要大力发展信息化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和社会接轨,让高校的教育能更好的发展。

高校教育;信息化体系;措施

一 高校教育信息化理论分析

在正式进行高校信息化教育体系的分析之前,首先应该对高校信息化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分析。

(一)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概念

在高校教育中,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的过程中,信息化的体系与高校教育联系融合。在高校信息化教学中,首先要求学校与信息有关的东西都能够用到信息化的体系,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提出背景是在信息科技不断发展,将来会不断的蔓延到全世界。它的初衷是能够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能够让高校的教学与科技融合到一起,通过信息化的教学,不断提高高校的教育效率,让所有的学生在接触现代化的信息知识外,还能让我国的信息化的系统得到广泛的应用。在高校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应用信息化的系统能够让我国的发展更加迅速,通过在教学过程性是用信息化的系统,可以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和信息化系统被推广的双赢的结果。

(二)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特征和性质

在高校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最为主要的特征就是高效率。在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最主要的信息化系统使用的形式及时通过教室多媒体的联网,在课堂上可以随时随地调取教学所需要的资料,这样方便了课堂的教学,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的效率。除了高效率这个特点之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特点就是在不断使用信息化系统的过程性,可以熟练掌握关于信息化系统的相关知识,学生可以不用可以的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就能够对这个系统有比较透彻的了解甚至一定程度的掌握。高校信息化教学的主要特征就是现代化,在信息化的课堂上,一切的学习都是比较接近科技的前沿的,学生们的上课方式在传统的课堂方式上有了彻底的改变,教师不用一黑板的报数,因为多媒体的使用,课堂的课容量和课堂的效果大大增加。

(三)高校教育信息化的任务和目标

在高校的教育中推行信息化系统的使用,最为主要的目标和任务就是能够在不断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还可以对信息化的体系进行推广,让更多的人能够从信息化的系统中受益。在高校中推行信息化的教学系统,还可以通过具体的实践过程,对信息化的系统中存在的各种缺点进行不断的提出和改进,使得信息化系统可以更优化,从而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二 高校教育信息化体系研究现状

在高校教育中使用信息化系统的想法很好,但是要对高校信息化系统进行研究分析,最好的方法就是发展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具体的问题在进行相应的研究,这样的方法能够更彻底的对其进行研究,下面就分析高校教育信息化体系研究现状,提出高校教育信息化系统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一)硬件基础设施水平较低

在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发展的设备水平,但是,从目前的大部分情况来看,我国的高校教育信息化中,硬件基础设施水平较低。在大部分的高校中都推行了信息化体系的使用,也都配备了相应的硬件设施,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比如说学校重视,只是为了迎合检查,还有可能是资金不足等等的原因,他们并没有严格按照信息化发展的要求进行硬件的配置,很多的学校配置的仪器硬件的水平都比较地,其实这个问题对高校教育信息化系统的使用有非常大的影响,因为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仪器的低配置低水平有时候就达不到实验的要求,使得高校教育信息化不能正常的进行,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尤其是教学进度和教学水平。

(二)教学信息化的发展水平较低

其实,信息化发展最快的地方就科技的前沿,很多时候,信息化发展的水平能决定经济发展程度以及地位等个方面的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方信息化的程度一定很高,而且信息化发展快的地方经济发展也不会落后,其实不仅仅是经济,还有其他的和方面的发展,所以说,有时候信息化发展的水平能够决定很多方面的东西。目前在高校中的信息化发展水平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阶段,这也正是高校不能成为经济发展中心和其他重要发展基地的原因之一。所以在今后发展的过程中还要不断提高信息化发展的整体水平,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高校的发展。

(三)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教师落后于学生

在高校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也可以说是致命的问题,那就是在教育中,学生对信息化技术方面的应用要远远超过老师。就说计算机等电子产品方面的操作,大部分的学生都比教师更懂得计算机,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学生在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会越来越灵通,因为他们在生活中通过对计算机的不断摸索,会寻找到计算机中一些知识,计算机本省就是可以通过不断摸索来进行学习的。在信息化教学系统的过程中,最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就是以计算机等硬件为载体,同体与网络的连接进行的,如今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应用远远落后于学生的现状会导致教学过程不能顺利的进行,最终会导致学校的整体教学效果不佳,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对教师在信息化系统中的使用进行一定的培训,让他们完全能够胜任教学中的各种教学任务。

(四)校园信息化建设经费不足

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7.32%显著低于对照组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在发展高校教育信息化系统研究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个最大的阻碍,在不断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出现了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在高校教育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过程当中,最重要的外部条件就是充足的资金。资金在建立高校教育信息化系统的过程中会被大量的用到,因为首先要配备齐全且有一定水平的设备,并且在不断推广的过程当中还要不断的进行各种调整,每一个过程都会用到大量的资金,资金一旦不足,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建立就会被马上停止,从而导致所有的前功尽弃,而且还是因为一些外部原因。这时就需要学校的有关领导人进行资金的筹集使得高校教育信息化系统的建立能够进行下去。

(五)学校在校园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制度不完善

除此之外,在对我国的高校教育信息化系统建设中存在的各种进行了不断的分析之后,认为在这个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学校在校园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制度不完善。完善健全的制度是一个项目进行的关键,健全的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项目能否成功,有一个健全完善的制度就等于一个项目已经成功了一半,剩下的一般只要严格按照制度进行执行,项目最终一定会取得成功。但是目前在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系统建立的过程中正缺乏这样一个能够促进进程发展的一个健全完善的制度,所以首先应该建立一个完善健全的高校教育信息化系统发展的制度。

三 高校教育信息化体系研究的具体措施

在上文中,对高校教育信息化体系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提出了其中存在的五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接下来两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一)增强基础硬件设施水平

要不断提高基础硬件设施的水平,在提高硬件设施水平可以从购进的时候和改装两个方面进行。如果有充足的建设经费的时候,可以考虑在购进的时候就花高价钱购买高配置的硬件设施,这样就可以顺利的解决上述提到的硬件水平较低的问题。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在购进地水平的硬件设施之后进行改装,或者是购买高配置的核心配置和不重要的外壳然后进行组装,不管用哪种方法都可以用比较低的价钱得到高水平的硬件设施。

(二)提高信息化教学的水平

(三)培养教师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基于在高校教育信息化系统建立的过程中存在的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教师落后于学生的现状,可以通过培养教师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来进行弥补。在对高校教师进行信息化技术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每周的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培训大会,同时,校方还要进行每周的测试来统计教师的学习情况,这样还能不断的促进教师的学习。还可以要求教师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书并且与教师的奖金进行挂钩以此来督促教师进行新知识的学习,从而更好的进行教学,完成教学任务,促进高校的发展。

(四)筹集足够的校园信息化建设经费

筹集足够的校园信息化建设经费也是提出的重要的意见之一,经费在筹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社会的捐助,优秀毕业生的捐助还有就是企业的赞助等等,这些方式对于学校来说都还有很大的希望,毕竟他们都是对高校的发展有很大的希望与期望。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正常的程序向教育部门进行申请。

(五)建立健全的校园信息化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对于高校教育信息化系统建立有很大的帮助,能够在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健全的制度包括一个可行性的建设方案和后续一系列工作的安排。而且还要在不断发展的过程用进行不断的完善,这样才能建立完善健全的制度。

四 高校信息化体系建设的方向

高校信息化的建设在得到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建议之后,接下来应该考虑高校信息化体系建设的方向的问题了。

(一)洞悉社会的发展方向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信息化的发展也是跟随社会的发展的,所以要不断对社会的发展方向进行透彻的分析,这样才能根据社会的发展方向来确定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方向。

(二)制定高校信息化体系方向

在高校教育信息化系统建立的过程中,发展的载体是高校,所以说要对高校的发展方面进行制定,制定的时候应该考虑社会的发展方向,信息化目前的发展现状和水平。根据这些内容再进行高校信息化体系方向的建立,但是大致的方向还是应该有学校自己的特色,上述说到的那些都只是一个参考,最终还要由发展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三)跟随社会的应用发展高校信息化体系建设

教育要面向社会,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高校的教育要始终跟随社会发展的脚步,这样才能在不断发展的过程用跟随社会发展的脚步不至于被社会所淘汰。因为不能跟得上社会发展脚步的最终都会被社会所淘汰。

[1]郭斌.高校教育信息化体系评价[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2]周杰,张剑平,范广斌.高校教育信息化体系建设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3,(17).

[3]艾雨兵.浙江省高校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浙江师范大学,2011.

[4]于潇,马志君,杜江.黑龙江省高校体育教育信息化体系研究[J].科技视界,2012,(35).

[5]梁晓彤,徐践,高超.高校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以北京市高校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4,(4).

[6]项馨立,鲍剑洋.中医高校教育信息化评估体系优化路径的探讨[J].世界中医药,2015,(12).

[7]简显锐.论高校数字化校园及教育信息化体系建设[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8).

[8]耿松涛.海南高校教育信息化评价体系及建设模式探究[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6,(1).

(责任编校:张京华)

2016-06-23

张教华(1978-),女,河南太康人,硕士,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及学前教育。

G431

A

1673-2219(2016)12-0126-03

猜你喜欢

体系信息化过程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