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6届女足世界杯日本队比赛射门前进攻活动组织推进情况的研究

2016-03-07丹,吴

运动 2016年20期
关键词:前场射门女足

徐 丹,吴 迪

(北京邮电大学体育部,北京 100876)

第6届女足世界杯日本队比赛射门前进攻活动组织推进情况的研究

徐 丹,吴 迪

(北京邮电大学体育部,北京 100876)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分析第6届女足世界杯日本队比赛射门前进攻活动组织推进情况。结果显示,日本女足在保持自己鲜明特点的前提下,战术灵活多变,非常重视中场防守和前场逼抢,立足于通过中后场的稳固发挥并伺机利用前锋、边前卫和边后卫的插上发动快速、灵活的控球式进攻。日本女足的断传成功率非常高,且队员速度快,小组配合能力极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进攻战术。

日本女足;第6届女足世界杯;进攻活动;组织推进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第6届女足世界杯日本队比赛射门前进攻活动组织推进情况。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2011年国际足联女子足球世界杯赛事官方网站有关女足世界杯中日本女足的比赛参数,国内外有关此次世界杯比赛参数的研究文献及在中国知网和其他电子图书数据库中查找关于女足进攻的文献资料,从中得到启发和借鉴,并做了相应文摘,初步了解相关的研究现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1.2.2 录像观察法 观看2011年国际足联女子足球世界杯上关于日本女足的所有比赛录像。通过观看全部6场比赛录像,根据本文需要设计传球、进攻、射门等统计数据表,进行技术统计。

1.2.3 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 2007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2 统计的概念与尺度

2.1 传球结果

传球成功:成功将球传给队友,本队获有球权。传球失误:在传球过程中,对方没有通过主动的防守行为对队员进行逼抢,由进攻方队员主动失误而获取球权。传球被断:在传球过程中,防守队员运行防守技术动作,对进攻方球员所控的球实施抢截行为。否控制住球,即视为断传成功。

2.3 发起区域和终结区域

2.2 传球方式

抢传:防守者在实施抢球的过程中把抢球动作和有意识的传球动作结合起来并使用一个技术动作就能实现抢球和传球双重目的的抢球行为。断传:防守队员在实施了断球行为,且本方接球队员只要在传球后的第一时间接触球体而不管该队员是

前场:指进攻方向的球门线向内延伸30m作一条平行线,与边线围城的区域为前场。后场:指另一半与前场对称的区域为后场。中场:指除去前场和后场的其余部分为中场。中路:指垂直于球门线的2条罚球区域向场内延伸相接,与2条球门线所围成的区域。边路:指球门线垂直于球门线的罚球区域及其延长线与边线围城的区域。(图1)

图1 进攻射门区域

2.4 射门方式

远射:即距离球门20m以外的射门,不加以运用任何进攻战术而达到直接攻门的目的。定位球:指以攻击球门为目的的前场任意球,界外球和角球。边路传中:指持球队员在前场边路(4区、8区、1区、5区)未经突破最后一道防线即将球传向罚球区内,或在前场边路以经突破防线,由于防守队员的及时补位、追赶而封住进攻路线将球扣回再传中。对突破最后防线的边路传中则归类于所采用的突破防线的进攻手段。中边转移:指持球队员在前场的中路进攻时,将球分向2个边路(4区、8区、1区、5区),而实现进攻路线由中到边的转移。(图1)

3 结果与分析

3.1 射门前进攻组织推进总体情况的概述

日本女足的传球很有特点,打法多为小、灵、快的打法,传球距离一般为0~20m之间的小范围传切配合,传球成功率极高,既可以更好的推进本方的进攻,也能消磨对手的体力与意志。其进攻大致为每相邻3人为小组,短传渗透。而日本女足的防守战术大概为利于区域人多的优势,面对丢球,立即围攻,围抢对方拿球队员,并且在后场加以保护,在对方前锋未接到传球之前断掉对方的传球,破坏对方的进攻。

3.1.1 射门前进攻组织推进区域分布

发动进攻阶段是射门进攻活动的初始阶段,它是由进攻发动区域和获球方式等因素构成。日本女足的有效进攻发起区域没有2区和3区,这说明在比赛中日本女足没有从禁区中获取有效的进攻抢断。从图2的数据对比分析中可以看出,日本女足有效进攻发起区域集中在中场中(43次)和中场右(38次)及后场中(33次),这表明日本女足对中场的控制及在后场的拦截,都是非常有效的发起进攻的区域。

图2 日本女足有效进攻发起区域图

表1 日本女足有效进攻终结区域统计表

3.1.2 射门前进攻组织推进位移 从表1中可以看到,日本女足在本次世界杯上终结进攻的区域多发生在2区(65次)和3区(32次),占有效进攻终结总数的27.31%和13.44%。而2区和3区为大禁区,因此日本队有40.76%的有效进攻能攻入对方禁区。可见,日本的进攻战术很有效,主要以短传配合、个人突破式的进攻方式为主,且日本女足的前锋和前卫,如大野忍、宫间绫及岩渊真奈等球员个人突破能力极强,无论是从边路突破后传中还是中场通过断传配合加上个人突破的战术也是非常容易进攻到禁区或禁区前沿。

3.1.3 射门前组织进攻推进传球次数分布 传球是整体战术配合的基础,是比赛中运用最多,最重要的技战术手段。据统计,传球技术水平的高低,往往代表着一个运动员和一支球队的整体比赛能力,传球成功率往往决定着比赛的胜负。对本届女足世界杯中日本女足的6场比赛的传球距离和传球方式进行分析发现(表2),日本女足在本次世界杯上的传球高达3 472脚,平均每场传球578.67次,总共成功2 837次,传球成功率高达81.71%,共计失误149次,传球失败493次 。

通过观察也发现,在本届世界杯上,日本女足多采用短传渗透的方法作为主要的进攻手段。小范围的局部配合,选择对方禁区肋部和中路的地面渗透,体现了世界女足进攻趋势也更接近男子足球风格,更具观赏性和攻击性。良好的体能储备是打好一场比赛的重要保障,通过对比赛数据分析得出,日本女足在6场“拉锯”战及每场比赛的上下半场的传球数量、传球成功率相差不是很大,表现出了非常高的训练水平,比赛中始终能正常的发挥自己的技战术水平,体能状态保持稳定,状态起伏不大。相比之下,中国女足运动员由于前半场队员的穿插跑动比较多而消耗的体能也比较多,在后半场的跑动接应明显不如上半场积极,传球次数想要减少,体力下降显著,因其体能的不足,造成的传接球技术动作变形,攻方阵型上出现空缺,传球成功率较前半场会有所下降。

3.1.4 射门前组织进攻推进传球方式分布 从表3可以看出,日本女足本次世界杯的传球方式大多集中在直传球和间接传球。除了手抛球这种定位球以外,传球成功率最高的是间接传球,日本女足的间接传球很有特点,其中大多是一停一传这种连贯性传球,也有一些是通过个人突破后的分边或者传中的间接传球。间接传球场均成功率为82.06%,其中日本对阵墨西哥的比赛中,间接传球的成功率高达85.63%,在日本对阵新西兰的比赛中,间接传球的成功率最低,为77.61%;直传球的成功率场均为77.57%,在对阵美国队的比赛中,直传球的成功率最高,为84.55%,对阵瑞典的比赛中,直传球的成功率最低,为69.86%。

3.2 不同的策动区域形成射门前进攻组织推进情况的分析比较

3.2.1 前场射门前进攻组织推进情况前场是进攻的主要争夺地,从前场发动的进攻,大部分都会成为有效进攻,本次日本女足6场比赛前场发起有效进攻为75,占总数的31.51%。从表4中可以看到前场有效进攻发起最多的对手是墨西哥,正是由于日本女足的积极拼抢和断球,才会有较高的前场进攻发起效率。

3.2.2 中场射门前进攻组织推进情况日本队中场的有效进攻发起也是相比前场和后场最多的,共有110次有效进攻被发起,平均每场有18.33个,占效进攻发起区域总数的42.22%,分别是中场中7.17个,中场右6.33个,中场左4.83个。在中场方面中场中是相对中场右和中场左发动有效进攻区域最多的区域,中场右次之,共有38次,中场左最少。

表2 日本女足本次世界杯的传球次数分布的统计表

表3 日本女足本次世界杯的传球方式分布的统计表

表4 日本女足有效进攻发起区域前场区域统计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 论

4.1.1 从传球方式上,日本女足本次世界杯的传球方式大多集中在直传球和间接传球,除了手抛球这种定位球以外,传球成功率最高的是间接传球,其中大多是一停一传这种连贯性传球,也有一些是通过个人突破后的分边或者传中的间接传球。

4.1.2 从进攻区域上,日本女足有效进攻发起区域集中在中场,注重对中场的控制及在后场的拦截,都是非常有效的发起进攻的区域。

4.1.3 在进球方式上,日本女足战术多样,有打对方身后,有边路突破中路包抄进球,也有通过短传配合渗透至有威胁区域进球,有通过个人能力突破进球,也有通过定位球战术直接得分。

4.1.4 日本女足在保持自己鲜明特点的前提下,战术灵活多变,非常重视中场防守和前场逼抢,立足于通过中后场的稳固发挥伺机利用前锋,边前卫和边后卫的插上发动快速,灵活的控球式进攻。日本女足的断传成功率非常的高,且队员速度快,小组配合能力超强,这正是她们根据自己身体上的优劣分析出最适合自身发展的战术。在日本队进攻时,整体压迫比较靠上,但是后防不空虚,且在边路进攻后,助攻队员的身后有队友及时的补位,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进攻战术。

4.2 建 议

4.2.1 进攻方式多样化 中国女足的进攻方式较日本女足比较受限,重视团队配合的中国女足在个人能力及突破方面相对日本女足能力不足,进攻方式的多样化在一个球队取胜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若进攻方式单一,对方的防守将找到本方的进攻规律,很难组织有效进攻。

4.2.2 前、中、后3条线有机结合 纵观中国女足以往比赛,有不少进攻是后卫直接忽略中场长传给前场而浪费掉机会。而日本女足从地面做起,从短传做起,有目的传球,信任自己的队友,是她们进攻思想,这是相同身体素质的中国队值得学习。

4.2.3 队员个人能力提升 日本女足有不少队员个人能力极强,无论是个人的盘带还是传球的意识,都值得中国女足学习。

虽然足球是团体运动,但是在有些情况下接应队员受阻或者传球线路被封堵时,个人的能力变得尤为突出,在坚决执行团队配合的前提下,个人能力将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4.2.4 加强大赛磨练 中国女足的心态起伏变化大,尤其是在大型比赛中,心态的变化会使得战术的执行力及个人的能力大打折扣,完全体现不出平时的训练水平。这也跟中国女足大赛打的比较少,群众关注度有关。

[ 1 ]赵宗越,翟奕轩.足球比赛得分进攻活动的组织推进[ J ].体育学刊,2002(2).

[ 2 ]黄大伟.甲A联赛与世界杯足球比赛进攻进球推进情况的比较研究[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4).

[ 3 ]杨浩.第12届欧洲杯攻入前场35m区域进攻战术研究[ 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6(1).

[ 4 ]薛俊,王君,周毅.对“休斯(足球获胜公式)的直接打法”的认识与分析[ 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5).

[ 5 ]陈群,施志社.第4届世界杯女子足球赛门前进攻战术运用情况的分析[ 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2).

[ 6 ]王宁.影响足球比赛进球进攻因素的比较与研究—以近几年中国队进球和欧洲杯赛为例[ D ].郑州:郑州大学,2000.

[ 7 ]李涛.第6届女足世界杯决赛阶段进球特征研究[ J ].体育教育与研究,2011(5).

[ 8 ]郎健,王长权,程公.从2003年女足世界杯透析女足竞技水平发展趋势[ 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

G843

A

1674-151X(2016)10-016-04

10.3969/j.issn.1674-151x.2016.20.009

投稿日期:2016-09-18

徐丹,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足球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前场射门女足
姚春生
2020—2021赛季欧冠联赛切尔西队射门情况分析
致敬女足!致敬为水产事业而奋斗的女神们!
北纬二十五度的前场小镇
近年内西班牙国家队防守战术分析
单排轮滑球亚洲强队比赛中射门技术运用研究
冠军游行
水平三足球——脚背正面射门教学方法
我国高水平女足裁判员培训现状调查
我国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李雪芮的前场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