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埋线联合电针治疗慢性腰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6-03-06李荣清魏乃荣孙丽香莘红宇张有禄刘跃生

海南医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腰痛电针疗程

李荣清,魏乃荣,孙丽香,莘红宇,张有禄,刘跃生

(怀安县中医院中医内科1、检验科2、埋线科3、放射科4,河北怀安076150)

穴位埋线联合电针治疗慢性腰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李荣清1,魏乃荣2,孙丽香1,莘红宇3,张有禄3,刘跃生4

(怀安县中医院中医内科1、检验科2、埋线科3、放射科4,河北怀安076150)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联合电针治疗慢性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中医门诊治疗腰痛患者9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穴位埋线联合电针治疗)与对照组(单纯针刺治疗)各47例,两组按照治疗方案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患者腰痛程度、腰部功能、疾病复发率以及临床疗效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治愈率分别为91.5%、59.6%,而对照组分别为70.2%、36.2%,治疗组总有效率、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的疾病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的复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单项目功能评分、综合性功能评分、睡眠影响评分以及ODI总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电针治疗慢性腰痛,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且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腰功能、减轻腰痛程度,对提高腰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穴位埋线;电针治疗;腰痛

慢性腰痛(Low back pain,LBP)是中医临床中最为常见的病症之一,其主要症状表现为腰的一侧或者两侧、或脊椎正中不同程度的疼痛,多数患者腰部功能出现障碍,部分患者下肢伴有疼痛、无力以及麻木等。据有关数据显示[1-2],在成年人群中60%~80%的人发生过腰痛,这也成为45岁以下的中轻年人群病残的重要因素。中医临床对腰痛治疗比较深远,常规有中药汤剂治疗法、针刺治疗法、推拿法等等,临床疗效参差不齐,为了进一步寻找疗效显著的慢性腰痛中医治疗方法,笔者采取穴位埋线治疗与电针治疗相结合的方案,并以单纯针刺治疗腰痛作为对照,观察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中医门诊治疗腰痛的患者9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穴位埋线联合电针治疗)与对照组(单纯针刺治疗)各47例。治疗组中男性21例,女性26例;年龄22~71岁,平均(51.3±8.2)岁;病程12周~4年,平均(1.2±0.5)年。对照组中男性20例,女性27例;年龄20~70岁,平均(52.2±7.8)岁;病程12周~5年,平均(1.3± 0.7)年。两组患者中、西医疾病分型情况见表1。两组患者在性别比、年龄、病程以及疾病分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的中西医腰痛分型情况(例)

1.2 诊断标准中、西医诊断符合我国中医药管理局在1994年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以及《最新腰腿疼诊断治疗学》[4]中关于慢性腰痛的诊断及分型标准:(1)患者腰间有明确的劳损、外伤史,风寒史或者受湿热史,发病前有慢性腰痛经历;(2)可伴有向臀部及下肢放射疼痛,在患者腹压加大状态时(如咳嗽、大笑)疼痛加重;(3)患者腰部肌肉可出现僵硬感,伴(或不伴)固定压痛点。腰部生理曲线或消失,部分患者可伴脊柱侧弯,活动受限。腰痛伴有下肢放射痛者病变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下肢累及神经支配区可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有局部肌肉萎缩,直腿抬高实验(+),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指背伸力下降;(4)影像学检查可见脊柱侧弯,腰椎的生理曲度消失,椎体骨质增生或者椎间孔狭窄,或伴有骨赘增生,CT或MRI检查可提示突出严重。

1.3 入组标准年龄18~75岁;慢性反复发作的腰痛及腰腿痛者;无认知障碍,无沟痛障碍(如聋哑人等),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参加。

1.4 排除标准各种良恶性肿瘤患者;急慢性炎症感染;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如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内分泌疾病者:如各种类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进行性骨软化病;骨骼肌肉系统各种外部损伤,如暴力型骨折、各种骨关节的脱位和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拉伤;神经系统疾病者,如马尾神经损伤、脊髓受压、急慢性脊髓炎;严重的循环系统疾病,如动脉严重粥样斑块形成、心功能损害;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严重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重型抑郁症等;此外,有明确腰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且突出的范围较大经多种保守治疗而疗效不佳者;未能完成全部治疗疗程及随访者。

1.5 治疗方法

1.5.1 治疗组采取穴位埋线与电针相结合的治疗方案。穴位埋线:在治疗穴位选择上根据患者病情选取患者腰部膀胱经循行第一侧线的沿线穴位,约4~6个穴位,用专门记号笔做好标记。在对应皮肤处进行常规消毒,使用无菌镊子夹取小段聚乙交酯丙交酯(PGLA)缝线(规格:2/0,长度:10 mm),配合9#埋线针使用(生产厂家:安徽永成医疗器械公司)。操作时,操作者左手需将患者颈部对应皮肤绷紧,右手则将针线迅速刺入患者穴位皮下,操作得气后利用弹簧压力将线体置入相应穴位,随后在针孔处予以创可贴保护。每10 d一次,一次为一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电针治疗:在腰部膀胱经循行路线的第一侧线沿线穴位对同一水平线得对应腰夹脊穴进行针刺,一般而言,对委中穴采取直刺法,进针深度1~1.5寸,对于患者的腰痛点对应穴位,则采取掌中斜刺的方法,进针深度0.5~0.8寸,随证加减:辨证为寒湿型则加用腰阳关穴、辨证为肾虚型则加用命门穴、辨证为瘀血型则加用膈俞穴。进针得气后,则连接永成牌电针治疗仪,波型选择疏密交替型,电流的大小以患者可以接受为宜,治疗时间控制在30 min。每日一次,连续治疗7 d后休息1 d,治疗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另外,上述的操作体位均采取俯卧位或者侧卧位,穴位数量的选择具体依据患者的病情,可以选择单侧穴位,也可以选择双侧穴位,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观察。

1.5.2 对照组采取单纯普通针刺进行治疗,电针的穴位选择、治疗时间、体位选择等方面均与治疗组基本相同,穴位随证加减,5 min运针1次,得气后留针时间控制在30 min。

1.6 观察指标

1.6.1 疼痛程度评估运用数字疼痛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进行疼痛程度评估。VAS评分法是在一张空白纸张上画一条长10 cm的黑色粗线段,并将线段以cm为单位表注0~10个数字,让患者标注出能代表自身疼痛程度的数字。疼痛标准:0分表示无疼痛;1~3分表示有些轻微的痛感,但能够忍受;4~6分表示疼痛强度已经影响到睡眠,但还能容忍;7~10分表示疼痛剧烈,已经严重影响到睡眠及食欲,不能容忍。患者评分越高,表明疼痛程度越严重。

1.6.2 腰功能评估采用临床效率以及信度较高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5](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患者进行腰功能评估。量表评测包括单项目功能(提起物体、站立、平坐、行走)、综合性功能(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性生活能力等)以及疼痛对睡眠影响在内三大方面的10个项目,每一个项目评分为0~5分,量表最高分为50分,ODI总评分越高,表明患者腰功能障碍程度越严重。

1.6.3 疾病复率跟踪随访治愈患者3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观察两组中治愈患者的疾病复发情况。

1.7 疗效判定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①治愈,患者腰部的疼痛症状基本消失,腰间活动功能恢复正常,能正常进行工作、劳动;②好传,患者腰部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腰间活动能力有改善,但还存在活动障碍;③无效,治疗后患者疼痛没有得到缓解或加剧,腰间活动能力没有改善。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8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治愈率分别为91.5%、59.6%,而对照组分别为70.2%、36.2%,治疗组总有效率、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27、4.433,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治愈患者的疾病复发情况比较治疗组3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的疾病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632、5.428、4.896,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愈患者的疾病复发情况比较[例(%)]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疗程结束后治疗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3个疗程后的VAS评分比治疗前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3个疗程后VAS评分比治疗前也有明显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s,分)

表4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s,分)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3个疗程后t值P值治疗组对照组t值P值47 47 5.93±1.51 6.01±1.43 0.102 1.124 1.72±0.58 3.23±1.15 9.420 0.000 6.432 3.512 0.000 0.013

2.4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腰功能评估比较治疗组治疗3个疗程后单项目功能评分、综合性功能评分、睡眠影响评分以及ODI总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治疗组治疗3个疗程以后单项目功能评分、综合性功能评分、睡眠影响评分以及ODI总评分均比治疗前评分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3个疗程后各项评分值比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腰功能评估比较(±s,分)

表5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腰功能评估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3个疗程后比较,aP<0.05。

组别时间单项目功能评分综合性功能评分睡眠影响评分ODI总评分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3个疗程后t值P值治疗前3个疗程后t值P值8.36±2.24 5.06±2.33a6.234 0.000 8.42±2.31 6.94±2.45 3.135 0.024 6.24±1.98 3.61±1.65a8.863 0.000 6.18±2.03 4.83±2.20 3.205 0.022 4.43±2.31 2.38±0.94a7.793 0.000 4.40±2.20 3.37±1.16 3.341 0.018 19.03±4.12 11.05±4.03a12.34 0.000 19.00±4.35 15.14±4.75 4.351 0.006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腰痛通常是由于腰部肌肉对应骨骼的病变,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质疏松、腰部肌肉的慢性劳损[5]等,其病理改变在于腰部局部组织的慢性炎症、水肿充血、周围血液和组织液的循环障碍、局部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排泄,最终刺激腰部神经末梢引起各种不适疼痛。腰痛在祖国医学中又称为“腰脊痛”、“腰背痛”,其发病原因多种多样,但一般都归结于内因、外因,寒湿、湿热之邪气或者外伤等导致患者腰部气血运行受阻,经脉失养,肾气亏虚,久之则最终牵连肾之阴阳,导致阴阳亏虚,正所谓“不荣则痛”[7],临床表现为出现一侧或者两侧的腰部疼痛不适,甚至可以牵连至整个背部或者臀部。通过辨证论治可分为四大证型:寒湿腰痛、湿热腰痛、瘀血腰痛和肾虚(阴虚、阳虚)腰痛,临床治疗上根据具体证型而采取辨证论治。

中医穴位埋线治疗是一种新型疗法,通常是将可吸收外科缝线植入人体相应的穴位内,通过埋线对相应穴位产生持续、缓慢的有效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8]。目前埋线治疗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在循环系统、胃肠系统、肌肉骨骼系统疾病中的治疗尤其突出,疗效显著。传统的针刺与推拿法对与腰痛治疗效果通常表现在近期,而远期疗效欠佳,且需要行多次的维持性治疗才能达到最佳疗效,这就要求患者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坚持每天来院进行治疗,而事实上,许多患者由于无法长期坚持,导致治疗断断续续,极大影响到最终的治疗效果。而穴位埋线治疗是通过在相应的穴位内置入可自行降解的线体,慢性长期刺激相应穴位,从而产生接近于传统针灸的“留针”的临床疗效,这种治疗效果强而且效果持续,同时操作方便、治疗次数少(一般1周1次),因而成为临床治疗腰痛病的首选。此外,联合电针治疗,在对应针具上负载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实现针电结合,疗效得以叠加[9]。现代医学研究也指出,使用电针可以显著改善神经应激状态,改善神经根周围组织循环,缓解周围组织的充血、水肿,利于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有研究同时指出[10-12],近端电针治疗利于病变局部血液循环,物质代谢,缓解炎症和水肿状态;远端电针治疗则可加强止痛效果,改善全身症状。穴位埋线与电针有机联合,共同治疗慢性腰痛,相互取长补短,又相辅相成,使治疗效果达到最佳状态[13-14]。作为对照组的针刺治疗,是以往慢性腰痛常规治疗方法之一,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临床疗效特别是远期疗效并不高[15]。

此次研究中,采取埋线联合电针治疗组疗效高达91.5%,而单纯针刺组的疗效仅为70.2%,埋线联合电针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组(P<0.05);从随访情况来看,治疗组在3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时的疾病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得到显著改善,对照组虽然治疗前后疼痛症状也减轻,但其程度没有治疗组显著;在患者腰部功能改善方面,治疗组患者腰功能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提高(P<0.01),尤其是在综合性腰部功能的提升方面,治疗组表现则更加显著。

综上所述,对慢性腰痛患者采取埋线联合电针治疗的方案,其疗效显著优于单纯针刺治疗,腰痛复发率低,并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腰功能、减轻腰痛程度,对腰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当然此次研究也存在不足,由于腰痛是属于慢性易复发的病症,远期的观察及跟踪随访对评价慢性腰痛临床疗效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此次研究的随访时间还不够长,期待在今后的研究中加长随访时间,以更加准确客观的评定腰痛中医埋线联合电针治疗的远期效果。

[1]Ravenek MJ,Huqhes ID,Ivanovich N,et al.A systematic review of multidisciplinary outcomes in the management of chronic low back pain[J].Eur Spine J,2010,35(3):349-367.

[2]Jin K,Sorock GS,Courtney T,et al.Risk factors for work-related low back pai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Int J Occup Environ Health,2000,6(1):26-33.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13-214.

[4]鲁玉来,孙永华.最新腰腿痛诊断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260-262.

[5]刘臻,邱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在腰痛患者中的国际化应用现状[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8,18(4):550-553.

[6]朱虹.中医药综合治疗慢性腰痛的临床研究进展[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5(2):13-14.

[7]陈丽肾,段俊峰,王育庆,等.针刺结合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治疗慢性腰痛的随机对照研究[J].颈要痛杂志,2010,31(2):137-138.

[8]Mayer JM,Haldeman S,Tricco AC,et al.Management of chronic low back pain in active individuals[J].Curr Sports Med Rep,2010,9 (1):60-66.

[9]孙化强,贺淑文.中药载体埋线治疗腰腿痛提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3,21(6):21-22.

[10]胡雯花.电针加TDP配合埋线治疗腰痛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3,5(22):48-49.

[11]赵文武.中药口服及外敷联合经皮电刺激疗法治疗寒湿型腰痛112例[J].中医研究,2013,26(8):48-49.

[12]林孟良,邢臻嵘.慢性腰腿痛500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09, 20(5):231-232.

[13]易海连,苏春荀,李维瑜.电针治疗慢性下腰痛90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5):329-329.

[14]王林,王福根,陆巍.老年人慢性腰背痛治疗理念和方法[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4,33(8):838-841.

[15]刘继波,李江龙,谢大伟,等.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24例[J].海南医学,2011,22(2):75-76.

R681.5+7

B

1003—6350(2016)01—0125—04

10.3969/j.issn.1003-6350.2016.01.045

2015-03-22)

李荣清。E-mail:lirongqing15@163.com

猜你喜欢

腰痛电针疗程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职业腰痛早防治
中药外敷治疗乳腺炎验方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
电针及高频热疗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5例
电针“远心”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观察
中医护理干预腰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