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诊慢性肾脏病的患病情况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16-03-06赵郁虹张咏佟冬梅吴丽昕李晗笑孙艺

海南医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门诊患者肾脏病蛋白尿

赵郁虹,张咏,佟冬梅,吴丽昕,李晗笑,孙艺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肾内科1、内科门诊2,辽宁沈阳110024)

门诊慢性肾脏病的患病情况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赵郁虹1,张咏1,佟冬梅2,吴丽昕1,李晗笑1,孙艺1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肾内科1、内科门诊2,辽宁沈阳110024)

目的了解慢性肾脏病(CKD)在门诊患者中的患病率及相关的危险因素,为CKD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2-2013年2年间本院内科门诊患者5 848例进行SCORED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CKD相关指标化验检查。按照CKD诊断标准判定其患病情况,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5 848例门诊患者中资料完整且能够配合完成项目者5 614例。其中:⑴蛋白尿的检出率为14.8%,血尿的检出率为16.0%,eGFR下降的检出率为3.6%,影像学检查异常的检出率为1.2%;(2)门诊患者CKD的患病率为16.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每增加10岁、吸烟、肾脏病家族史、肾损伤药物应用史、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慢性心衰、高尿酸血症与CKD的发生独立相关(P<0.05)。结论门诊患者CKD的患病情况不容忽视,CKD的疾病谱与我国其他城市相关研究类似,CKD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有年龄、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心衰等,与发达国家水平相似。

慢性肾脏病;门诊患者;患病率;危险因素

前期国外研究表明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如其他慢性病一样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健康危害及沉重的经济负担,而对它的认知率和防治率却明显滞后于其惊人的增长速度,这就构成了人类目前所面临的对CKD防治的危机,并使其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1]。近10年来我国先后有北京、上海、广州、江浙、湖南、新疆及内蒙等地的学者进行了以普通城市、乡村人群,老年人群或住院患者为对象的CKD筛查性工作,明确了它的发病率、患病率、并发症及危险因素,分析了适合我国的CKD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等[2-3]。但东北地区CKD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甚少,本研究欲通过对门诊患者的CKD调查研究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进一步完善东北地区的CKD流行病学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为调查对象,所有确诊CKD患者均符合2002年美国NKF-K/DOQI工作组对慢性肾脏疾病的诊断标准。应查5 848例,实查5 614例,分别记录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体重、血压、血尿、蛋白尿、血肌酐、血脂、血尿酸、肾脏超声结果以及目前同患其他疾病情况。排除连续追踪随访时间不足3个月及所收集的资料不完整者。

1.2 方法从每日内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中随机抽取8例(肾内、呼吸、循环、神经内科、消化、内分泌、血液、风湿免疫每个科室抽取1例),告知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取得签字同意后开始进行研究。

1.2.1 调查问卷采用SCORED问卷[4](见表1),由经过专门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患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贫血、下肢血管病、蛋白尿等,家族史(如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CKD等),用药史(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非甾体类抗炎药、中药等)。

表1 SCORED问卷

1.2.2 检查对于SCORED评分≥4分的患者进一步查泌尿系统彩超(包括双肾及肾血管、输尿管、膀胱及前列腺);所有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包括体重、血压等一般体格检查项目,并记录异常情况)及化学检查(尿常规、肾功能及肾小球滤过率、血常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及空腹血糖等)。

1.2.3 随访经以上问卷调查和检查后可疑CKD的患者进行连续3个月的追踪随访。最终对确诊CKD的患者就上述资料数据与非CKD者进行对照分析,得出其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

1.3 诊断标准(1)CKD的诊断标准,参照2002年美国肾脏基金会K/DOQI指南CKD诊断标准[5],符合以下任意一条:①肾脏损伤(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3个月,有或无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出现以下任何一条改变,病理学检查异常;肾损伤(包括血、尿成分异常或影像学检查异常)。②GFR<60 ml/(min·1.73 m2)≥ 3个月,有或无肾脏损伤证据。(2)CKD相关危险因素诊断标准:①高血压,根据2005年的中国高血压诊疗指南,收缩压(SBP)≥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DBP)≥80 mmHg,或有高血压病正在应用降压药物[6]。②糖尿病根据1999年WHO发布的诊断标准,空腹血糖(FBG)≥7 mmol/L和(或)餐后2 h血糖≥11.1 mmol/L,或有糖尿病正在服用降糖药物者[7]。③血脂异常诊断标准,总胆固醇≥6.2 mmol/L或(和)甘油三酯≥1.86 mmol/L,或有高脂血症正口服调脂药物[8]。④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血尿酸≥420 mmol/L,或有高尿酸血症正口服降尿酸药物[8]。⑤慢性心衰诊断标准,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脏超声或平板运动试验检查,心钠素化验部分患者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8];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断标准,依据2002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COPD学组发布的COPD诊治指南[9]。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CKD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本研究共获得合格患者5 614例,其中男性3 503例,占62.4%,女性2 111例,占37.6%;依据SCORED评分确定门诊筛查可疑CKD患者1 684例。其中现患CKD组915例,男性469例,女性446例;非CKD组4 699例,男性3 034例,女性1 665例,两组患者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CKD组患者年龄为(45.7±15.3)岁,较CKD组的(61.5±14.2)岁明显年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CKD组较CKD组吸烟者数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CKD组患者在血尿、蛋白尿表现方面较CKD组患者发生率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尿P<0.05、蛋白尿P<0.01);非CKD组患者较CKD组患者eGFR下降幅度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KD组患者血压>140/80 mmHg、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冠心病、COPD、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贫血、下肢血管疾病、家族史、用药史等方面较非CK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损害药物应用≥2种例数较CKD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比较:BMI≥25者与<25者之间、及有无恶性肿瘤者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肾脏损害情况

2.2.1 蛋白尿检出率该调查人群中,847例诊断为蛋白尿,检出率为15.1%,经年龄、性别标准化后为14.8%(95%CI:11.8%~17.5%)。蛋白尿检出率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11.2%vs女性10.8%,P=0.136)。蛋白尿检出率在各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592,P=0.000)。20~79岁的蛋白尿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例(%)]

表3 不同年龄组蛋白尿下降情况[例(%)]

2.2.2 血尿检出率该研究人群中,913例诊断为血尿,检出率为16.3%,经年龄、性别标化后的检出率为16.0%。不同性别血尿检出率:血尿检出率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高于男性(10.5%vs 5.8%,P=0.014)。不同年龄血尿检出率:血尿检出率在各年龄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362,P=0.094)。

2.2.3 eGFR下降检出率该研究人群中,208例eGFR下降[<60 ml/(min·1.73 m2)],eGFR下降的检出率为3.7%,经年龄、性别标化后的检出率为3.6%(95%CI为1.1%~5.4%)。不同性别间eGFR下降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男1.7%和女2.0%,P=0.085)。不同年龄组间eGFR下降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39.827,P=0.000),见表4。

2.2.4 影像学检查异常检出率该研究人群中,73例影像学检查有异常,检出率为1.3%。经年龄、性别标化后的检出率为1.2%(95%CI为1.1%~5.4%)。不同性别及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92、0.085)。

表4 不同年龄组eGFR下降情况[例(%)]

2.2.5 CKD患病率在该研究人群中CKD患者数为915例,患病率为16.3%。经年龄、性别标化后的患病率为16.0%(95%CI为9.2%~21.4%)。

2.3 CKD的相关危险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每增加10岁、吸烟、肾脏病家族史、肾损伤药物应用史、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慢性心衰、高尿酸血症、COPD与CKD的发生独立相关,见表5。

表5 CKD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3 讨论

近年肾脏病学界研究热点由肾小球疾病及肾脏替代治疗转移至CKD的预防及早期诊治[10]。全世界包括我国在内已经开展了一些大规模的CKD流行病学研究,目的为了解CKD的流行病学现状、明确高危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11]。研究显示:CKD在普通成人人群中患病率为10%~15%,而人们对其CKD患病知晓率仅为5%~10%;糖尿病是世界上多数国家ESRD发生的最主要病因,而高血压、高脂血症、年龄等也成为CKD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12]。

本研究是我国东北地区首个基于门诊人群,以血尿、蛋白尿、eGFR下降和肾脏影像学异常表现作为肾损伤指标的CKD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本研究摒弃多数流行病调查所采取的回顾性调查分析,而采取前瞻性主动的计划性调查,故结果将对临床CKD的防治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并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对象来自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内科门诊的就诊患者,均为内科疾病就诊,故调查对象可能为CKD的高危人群,区别于其他普通人群的大规模筛查,有利于提高CKD的检出率,有利于CKD的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本研究患者CKD呈现以下特点:(1)患病率高(16%),明显高于已报道的普通人群13.1%(美国)、10.8%(国内)[13]。(2)CKD病情以轻度和中度为主,表现较为隐匿。大部分患者CKD病情较轻,且某些CKD相关症状如厌食、腰痛、乏力等易被认为是消化道、腰部或者心脑血管等疾病而被忽视。(3)多数患者因临床表现轻微而轻视CKD的诊治,这为终末期肾病的发生、发展埋下后患。表现为依从性差,不能够自觉按时门诊复诊;患者经济状况欠佳,需要按疗程服药的情况而不能够坚持;合并多系统并发症的患者诊治过程中忽视原发病的作用而照成肾病加重;需要介入透析治疗的坚持非透析疗法而加重并发症,错失透析的好时机而增加CKD的死亡率。

在门诊患者中,蛋白尿检出率为14.8%,这在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意义。血尿检出率为16.0%,不同性别间差异有意义,女性高于男性。eGFR下降检出率为3.6%,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影像学检查异常检出率为1.2%,无性别及年龄差异。CKD患病率为16.0%。上述数据较国内外普通人群的CKD流行病学研究数值要高,提示门诊患者为CKD的高发人群。

经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本研究发现年龄每增加10岁、吸烟、肾脏病家族史、肾损伤药物应用史、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慢性心衰、高尿酸血症、COPD等在CKD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1)年龄每增加10岁、吸烟、肾脏病家族史、肾损伤药物应用史。正常情况下,随年龄增高,GFR下降速度约为1 ml/(min·1.73 m2),故年龄本身就是CKD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更进一步证实了门诊患者蛋白尿及eGFR下降随年龄增长而明显增加的趋势,较普通人群的CKD患病率要高很多。本研究还证实了吸烟、有肾病家族史及肾损伤药物应用史与门诊患者CKD的发生存在良好的相关性,与普通人群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相似,但相关性更高。(2)糖尿病。普通人群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糖尿病是世界上多数国家ESRD发生的最主要病因,国外研究表明自1996年以来,根据年龄校正后的因为糖尿病(DM)所致的终末期肾脏病(ESRD)发病率约为35%[14]。我们的研究也显示CKD组患者的糖尿病患病率明显高于非CKD组(P<0.05),糖尿病患者的CKD患病率为36.7%。相关分析也显示出较高的OR值2.51。(3)高血压。高血压是CKD发生、进展的重要原因。普通人群高血压患者ESRD的罹患率为28.1%[15],仅次于糖尿病患者。我门诊患者CKD组的高血压患病率也明显高于非CKD组(P值<0.05),高血压患者的CKD患病率高达29.7%。(4)高脂血症、慢性心衰、高尿酸血症以及COPD,我们的相关分析也高度提示其与CKD的相关性,相应的CKD患病率分别为17.6%、20.8%、26.9%和27.3%。

综上所述,慢性肾脏病在本组研究人群中的发生率较高,在肾脏疾病的诊治过程中不容忽视,各科系在临床工作中应认识到CKD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的重要性。本研究采用Logistic回归的方法发现了一些可能影响门诊患者发生CKD的危险因素,对这些危险因素的积极干预,可更有针对性地预防与治疗CKD,更好地改善门诊患者的生存质量。

[1]Hakemi MS.Chronic kidney disease epidemiology[J].Iran J Kidney Dis,2014,8(4):261-262.

[2]陆晨,杨淑芬,岳华.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现状[J].医学综述,2008,14(3):370-372.

[3]陈崴,王辉,董秀清,等.广州市城区普通人群中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7,23(3):147-151.

[4]Bang H,Mazumdar M,Kern LM,et al.Validation and comparison of a novel screening guideline for kidney disease:KEEPing SCORED [J].Arch Intern Med,2008,168:432-435.

[5]Ian H,De Boer.Chronic kidney disease—a challenge for all age[J]. JAMA,2012,308(22):2401-2402.

[6]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 701-743.

[7]Kerner W,Brückel J.Definition,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is of diabetes mellitus[J].Exp Clin Endocrinol Diabetes,2014,122(7): 384-386.

[8]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169-792.

[9]姚婉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10]Hedayati SS,Finkelstein FO.Epidemiology,diagnosis,and management of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CKD[J].Am J Kidney Dis,2009, 54(4):741-752.

[11]Hossain MP,Goyder EC,Rigby JE,et al.CKD and poverty:a growing global challenge[J].Am J Kidney Dis,2009,53(1):166-174.

[12]Staples A,Wong C.Risk factors for progression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J].Curr Opin Pediatr,2010,22(2):161-169.

[13]吴灵萍,罗群,周芳芳.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的状况调查[J].现代实用医学,2013,25(1):119-120.

[14]谢席胜,艾娜,王宝福,等.糖尿病肾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3,14(10):937-940.

[15]Hu B,Gadegbekn C,Lipkomitz.MS,et al.Kidney function can improve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CKD[J].Jam Soc Nephrol,2012, 23(4):706-713.

Prevalence survey and risk factors analysis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in Out-patient Department.

ZHAO Yu-hong1, ZHANG Yong1,TONG Dong-mei2,WU LI-xin1,LI HAN-xiao1,SUN Yi1.Department of Nephrology1,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2,the Central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enyang Medical College,Shenyang 110024,Liaoning,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and related risk factors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 in 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and to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KD.MethodsA total of 5 848 patients in 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2 to 2013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surveyed by SCORED questionnaire,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laboratory examination of CKD related indexes. The prevalence was investigated according to the CKD diagnostic criteria,and the related risk factors were analyzed. ResultsAmong the 5 848 patients,5 614 were finally enrolled in the study with complete data.The detection rate of proteinuria,hemoturia,eGFR decrease were 14.8%,16.0%,3.6%,respectively,and the detection rate of abnormity in kidney ultrasound examination was 1.2%.Among the patients of Out-patient Department,the prevalence of CKD was 16.0%.Multifactorial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age,smoking,family history of kidney diseases,history of applying kidney-injury drugs,hyperlipidemia,hypertension,diabetes mellitus,chronic heart failure and hyperuricemia were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CKD(P<0.05).ConclusionThe prevalence of CKD in 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and the CKD spectrum in Shenyang is similar to that of other cities.The associated risk factors of CKD are age,smoking,family history of kidney diseases,history of applying kidney-injury drugs,hyperlipidemia,hypertension,diabetes mellitus,chronic heart failure and hyperuricemia,which is similar to that of developed countries.

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Out-patient;Prevalence;Risk factor

R692

A

1003—6350(2016)01—0045—04

10.3969/j.issn.1003-6350.2016.01.017

2015-04-07)

2012年辽宁省沈阳市卫生局科研课题项目(编号:[2011]446号)通讯作者:赵郁虹。E-mail:lynny-yu@163.com

猜你喜欢

门诊患者肾脏病蛋白尿
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法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的临床观察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COVID-19疫情下某三甲医院1066例发热门诊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探讨提升门诊患者满意度、改善分诊导诊护理服务的方法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
蛋白尿方联合科素亚治疗慢性肾炎临床分析
昆明地区571例门诊患者HPV感染情况分析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蛋白尿46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