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女性心理健康与家庭亲密度、适应性的相关性研究

2016-03-06朱瓒李荐中王蓓

海南医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适应性密度量表

朱瓒,李荐中,王蓓

(南京中医药大学心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社区女性心理健康与家庭亲密度、适应性的相关性研究

朱瓒,李荐中,王蓓

(南京中医药大学心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目的 探讨社区女性心理健康与家庭亲密度、适应性的相关关系。方法于2015年10月与社区学院合作,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鼓楼社区200名社区女性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检验等统计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中社区女性家庭亲密度平均分为(70.01±8.0)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的(64.9±8.4)分,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家庭适应性平均分为(50.0±6.4)分,与全国常模的(49.9±6.6)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女性心理健康处于正常水平,躯体化、强迫状态、敌对、精神病性、因子分数均明显高于全国常模(P<0.05);社区女性心理健康与家庭亲密度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结论社区女性家庭亲密度水平高,家庭适应性较好,家庭亲密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相关关系,可以通过促进社区女性的家庭亲密度提高社区女性的心理健康水平。

社区;女性;家庭亲密度;适应性;心理健康;相关性

家庭是在婚姻关系、血缘关系等基础上产生的,亲属之间所构成的最基本的社会生活单位。家庭作为人类出生第一接触的社会单位,对个人的发展可能起到决定性的影响。Olson鉴于1967年Edmonds的婚姻程式化量表[1]提出,家庭适应性是指家庭体系随家庭处境和家庭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问题而相应改变的能力,家庭亲密度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和家庭成员各自的自主性[2];他认为适应性和亲密度是家庭行为的两个方面,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可作为测量家庭功能的一项指标,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着个体的心身健康。

目前对家庭亲密度、适应性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儿童、青少年、大学生、医院患者等[3-6],对女性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研究还比较少,因此本文以社区女性为对象来探讨心理健康与家庭亲密度、适应性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5年10月与社区学院合作,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某社区25~55岁女性中随机抽取200名女性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200份,收回200份,有效问卷180份,有效回收率为90%。其中25~35岁51人,占28.33%;36~45岁63人,占35.0%;46~55岁66人,占36.67%。

1.2 研究方法

1.2.1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Ⅱ) 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第二版(FACES II)[7]由Olson等于1982年编制,量表包括两个分量表,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共有30个条目,采用五级评分,即“不是”记1分,“偶尔”记2分,“有时”记3分,“经常”记4分,“总是”记5分。对每个问题被试者需要回答两次,即现实中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的分数,以及理想中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的情况,求其差值为不满意度得分[8]。

1.2.2 症状自评量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是国内用于成人群体心理状况调查使用得最多的工具[9]。我国自引进该量表之后1986年由金华和吴文源主持,在全国多个地区首先完成了此量表在1 388名正常成人及245例神经症患者中的试用,以后人们将此组正常人的结果作为常模来使用[10]。SCL-90包括9个因子共90个项目,通过问卷得分可以计算出9因子分,9个因子含义项目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该量表采用5级评分,评分(从0~4级),0=从无、1=轻度、2=中度、3=相当重、4=严重[11]。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所调查社区女性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常模进行差异性t检验,社区女性现实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与理想家庭亲密度、适应性进行配对差异性检验,社区女性心理健康水平与家庭亲密度、适应性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社区女性所属不同家庭类型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分进行方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社区女性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现状 本次调查测得某社区女性家庭亲密度平均分为(70.01±8.0)分,适应性平均分为(50.0±6.4)分。将本次测得的社区女性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得分与全国常模[12][亲密度平均分为(64.9±8.4)分,适应性平均分为(49.9±6.6)分]进行差异性t检验。结果显示:社区女性家庭亲密度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家庭适应性得分均与全国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社区女性现实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与理想家庭亲密度、适应性比较 本次调查测得的社区女性现实亲密度平均分为(70.1±8.0)分,现实适应性平均分为(50.0±6.4)分,理想亲密度平均分为(76.96±6.97)分,理想适应性平均分为(57.61±5.41)分。将亲密度与适应性的现实得分与理想得分进行配对差异性检验。结果显示:不论是现实亲密度与理想亲密度比较,还是现实适应与理想适应性比较,其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2.3 社区女性心理健康水平现状 将本次测得的社区女性SCL-90中的九个症状因子分,分别与全国因子分常模[13]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见表1。社区女性症状自测量表(SCL-90)总分均值为(137.2±52.51)分,小于量表判断标准总分160分。各因子得分与全国因子分常模对比,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与全国因子分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化、强迫症状、敌对、精神病性因子与全国因子分常模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于全国因子分常模。

2.4 不同家庭类型与心理健康

2.4.1 家庭类型的划分及比例 根据量表编者的分类方法,按照家庭亲密度和家庭适应性的分数可以将被试分为三种类型家庭。当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得分都处于极端水平,属于极端型家庭;当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得分都处于中间水平时,属于平衡型家庭;其余的组合属于中间型家庭。按照上述标准将研究中各被试的得分归入相应的水平,最后得出了3种家庭类型分布情况及例数见表2。由表2可知平衡型家庭所占比例最大(96人),约为59.9%;中间型次之(38人),约为26.6%;极端型最少(24人),约占13.4%。

表1 SCL-90因子分与全国因子分常模比较(±s,分)

表1 SCL-90因子分与全国因子分常模比较(±s,分)

项目因子分全国因子分常模t值P值躯体化1.5±0.57 1.37±0.48 2.222<0.05强迫症状1.79±0.73 1.62±0.58 2.172<0.05人际关系敏感1.55±0.69 1.65±0.61 -1.357>0.05抑郁1.56±0.68 1.5±0.59 0.854>0.05焦虑1.49±0.61 1.39±0.43 1.611>0.05敌对3.04±1.17 1.46±0.55 12.759<0.01恐怖1.35±0.59 1.23±0.41 1.958>0.50偏执1.43±0.59 1.43±0.57 -0.059>0.05精神病性1.43±0.61 1.29±0.42 2.163<0.05

表2 家庭类型的划分及人数

2.4.2 家庭类型与心理健康 Olson提出,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家庭成员的心理和社会功能之间存在曲线相关。根据不同类型的划分,每种家庭具有不同的特征;而且同种家庭类型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可能出现不同类型表现,也可能出现不同的心理问题[14]。三种不同类型家庭SCL-90总分及九因子分见表3。将不同家庭类型所属调查对象的SCL-90总均分与因子分进行两两比较(LSD-t检验),结果见表4。三种类型家庭所属调查对象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差距不大,将三种类型家庭与SCL-90各因子分两两比较(LSD-t检验),三种家庭类型家庭其各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不同家庭类型与SCL-90分数(分,±s)

表3 不同家庭类型与SCL-90分数(分,±s)

类型中间型平衡型极端型躯体化1.51±0.57 1.51±0.57 1.52±0.58强迫症状1.79±0.74 1.79±0.74 1.78±0.71人际关系敏感1.55±0.70 1.55±0.70 1.55±0.68抑郁1.56±0.68 1.56±0.68 1.56±0.66焦虑1.49±0.62 1.50±0.61 1.50±0.61敌对3.04±1.17 3.05±1.17 3.05±1.17恐怖1.35±0.59 1.35±0.59 1.36±0.61偏执1.42±0.59 1.43±0.59 1.42±0.60精神病性1.43±0.61 1.43±0.61 1.43±0.61总分137.22±0.56 137.48±52.54 137.48±52.44

表4 不同家庭类型与心理健康多重比较(t值)

2.5 社区女性心理健康与家庭亲密度、适应性相关分析 将本次测得的社区女性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得分,与社区女性SCL-90总分及九个症状因子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5。社区女性SCL-90总分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分数存在显著相关(P<0.01),其他各因子分大多与家庭亲密度、适应性存在相关关系。其中,亲密度与躯体化、精神病性显著相关(P<0.01);与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恐怖、偏执存在相关关系(P<0.05);家庭亲密度与焦虑相关性不显著;家庭适应性与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偏执、精神病性显著相关(P<0.01);适应性与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敌对存在相关关系(P<0.05);家庭适应性与恐怖相关性不显著。

表5 SCL-90因子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分量表相关分析

3 讨 论

3.1 社区女性家庭亲密度、适应性现状分析 随社会的发展,女性地位不断攀升,男女平等思想深入人心,女性受教育程度也不断提高;加之女性在情感感受、情感表达上有一定的性别优势;因此女性在家庭亲密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家庭适应性是一种应变能力,随社会发展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具备了一定的适应能力,因此社区女性家庭适应性良好,基本等同全国正常水平。

此外,通过调查结果看到,社区女性期望更好的家庭亲密度、适应性。这可能因为,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生活圈也更为局限,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间的相处时间缩短,相处方式单一,调查中的社区女性期望更多的家庭相处与联系,因此对理想家庭亲密度期望较高;而家庭适应性作为一种面对家庭外在压力、变化等的应对能力,像工作、学习能力一样,是人们不断追求提高的,被调查的社区女性也期望更高的家庭适应性。

我们根据被试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的得分将她们划分成了三种不同的家庭类型,根据结果,被试中大多数社区女性是属于平衡型、中间型,少数属于极端型。在美国,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已广泛被应用,主要用于对不同的家庭类型进行比较,在家庭治疗中可以帮助心理工作者发现问题,并且可以在心理治疗后用于对家庭干预效果的评价[15]。虽然在本次调查中未发现家庭类型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但是我们可以参考国外研究路径,将家庭类型的划分应用于家庭治疗与家庭干预之中。

3.2 社区女性心理健康水平现状分析 社区女性心理健康总体上处于正常水平,各因子分与中国正常人常模无显著差异,但还是略高于常模,分数较高的为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探讨其原因可能是因为随社会的发展,当代社区女性不仅面对传统家庭问题,更多女性走入职场,面对工作、生活双重压力;同时,由于女性特殊的生理构造,易产生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等问题。

3.3 社区女性心理健康与家庭亲密度、适应性相关关系分析社区女性的家庭亲密度与其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表明如果社区女性与家庭成员之间情感联系紧密,其心理健康水平较好;而家庭亲密度较低的社区女性,其心理问题发生率可能较高。其他国内研究也表明,心理健康水平与家庭亲密程度呈正相关[16-18]。这种相关性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在家庭中,各家庭成员间联系越紧密、交流越频繁,那么社区女性在遇到挫折与问题时,其心理问题能得到更好的倾诉与纾解。

在本次的研究结果中看到,家庭亲密度与焦虑水平无相关性。焦虑是对未来威胁和不幸的忧虑预期,并伴随着紧张的烦躁不安或一定的身体症状[19]。而家庭亲密度是指家庭成员相互间的情感关系,是一种从过去到现在的情感状态,不包括对未来的忧虑,因此家庭亲密度与焦虑水平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家庭适应性与心理健康也关系密切。家庭适应性越好,其应对各种压力、变故等问题时,产生的负性心理反应也就越小,也能更快的适应各种变化,以积极的调整自己各种心身问题。然而在调查结果中发现,家庭适应性与恐怖无明显相关性。根据SCL-90量表对症状因子分的解释,恐怖分数越高,说明个体越容易对一些场所和物体发生恐惧。而家庭适应性是一种应变能力,与恐怖无明显的关联。

因此,为了提高社区女性心理健康水平,除了包括传统路径,例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咨询机构、创造和谐环境氛围等[20-21],心理工作者可以尝试开拓新的方式方法,例如通过家庭亲密度、适应性的提高,来帮助社区女性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1]Edmonds VM.aritalconventionalization: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J].Journal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1967,29(4):681-688.

[2]吴秀生,袁锦芳.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大学生的应付方式[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4):38-40.

[3]冯现刚,王青.大学生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与人际信任的关系[J].医学与社会,2011,24(7):75-78.

[4]陈哲.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2.

[5]陈春敏.乳腺癌术后化疗期患者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杭州:浙江中医药大学,2015.

[6]李毅,钟宝亮,崔娟,等.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2,21(3):206-210.

[7]汗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42-149,235-238,194-196.

[8]戴晓阳.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 163.

[9]张安旺,张海钟.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中国本土适用问题举隅[C].2013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届康复治疗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3:955-959.

[10]陈树林,李凌江.SCL-90信度效度检验和常模的再比较[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3,29(5):323-327.

[11]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SCL-90)[J].上海精神医学,1984,2:68-70.

[12]费立鹏,沈其杰,郑延平,等.“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和“家庭环境量表”的初步评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1,5(5):198-202.

[13]金华,吴文源,张明园.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12(5):260.

[14]Olson DH.Circump1ex model of marital and fami1y systems[J].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2000,22(2):144-167.

[15]张赛,路孝琴,杜蕾,等.家庭功能评价工具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的发展及其应用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7):725-728.

[16]曹雪梅,左占伟,李霞,等.初中生家庭亲密度、适应性和心理健康的特点及关系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0,12(3):97-101.

[17]阳德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初中生抑郁、焦虑情绪的关系[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6):417-419.

[18]郭丽华,官锐园,马莉,等.抑郁障碍患者与家属家庭亲密度适应性和情绪状况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3):308-311.

[19]Lang PJ,Davis M,Öhman A.Fear and anxiety:animal models and human cognitive psychophysiology[J].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2000,12(3):137-159.

[20]刘青,冯琪,柳青,等.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对社区更年期妇女心理健康状况干预的促进作用[J].中国性科学,2012,21(8):72-75.

[21]黄维站,崔孝菊.女性更年期抑郁症心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14(6):916-918.

Relationship of mental health of women in community with family intimacy and adaptability.

ZHU Zan,LI Jian-zhong,WANG Bei.School of Psychology,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anjing 210023,Jiangsu,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mental health of women in community with family intimacy and adaptability.MethodsCooperating with community institute in October 2015,200 women in community were investigated with FamilyAdaptability and Cohesion Scale(FACE II-CV),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The research data obtained we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independent sample t test,Spearman′s rank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test.ResultsThe average score of the community women in this investiga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national norm[(70.01±8.0)vs(64.9±8.4),P<0.01],but the family adaptability score of the community women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t with the nation norm[(50.0±6.4)vs(49.9±6.6),P>0.05].The mental health of community women is on the normal level,but the scores of somatization,compulsion,hostility and psychosi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normal level(P<0.05).There i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mmunity women′s family intimacy and mental health(P<0.05).ConclusionThe family intimacy of community women is on the high level,and the adaptability is on normal level.The community women′s family intimacy is correlated with mental health,and the mental health of community women can be promoted by increasing the family intimacy.

Community;Women;Family intimacy;Adaptability;Mental health;Relationship

R395.1

A

1003—6350(2016)06—0957—04

10.3969/j.issn.1003-6350.2016.06.035

2015-11-03)

南京市鼓楼区科研项目(编号:glsq201501)

朱瓒。E-mail:zhuzan58@163.com

猜你喜欢

适应性密度量表
『密度』知识巩固
密度在身边 应用随处见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玩转”密度
密度应用知多少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