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肠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2016-03-06谢春荣林尤恩王晓芬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5期
关键词:因性大肠癌程度

谢春荣 林尤恩 王晓芬

大肠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谢春荣 林尤恩 王晓芬

目的探索大肠癌化疗患者出现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方法95例行化疗治疗的大肠癌患者,化疗后进行癌因性疲乏评分,分析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结果化疗后的癌因性疲乏评分明显高于化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相关性分析发现:年龄、婚姻、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对癌因性疲乏有显著影响。结论了解大肠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并积极主动采取有效措施干预,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血红蛋白浓度等的监测,给患者补充营养,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对于缓解癌因性疲乏具有重要意义。

大肠癌;化疗;癌因性疲乏;影响因素;视觉模拟评分法

大肠癌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临床治疗主要有手术治疗、化疗、放疗、中医治疗等[1]。在化疗治疗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癌因性疲乏是其中最容易出现的症状。癌因性疲乏的发病机理尚不明确,但与疾病、治疗方法、社会客观因素等相关。本院对95例大肠癌化疗后出现癌因性疲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究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科于2012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95例大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化疗。纳入标准:术后急性第2~5次化疗的患者;年龄>18岁;无精神疾病以及意识障碍等;全部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2 方法

1.2.1 一般情况调查 设计问卷对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调查,主要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文化水平、婚姻状况、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等。

1.2.2 疼痛评估 运用VAS量表进行患者疼痛程度的评分,0分表示无疼痛,10分表示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

1.2.3 癌因性疲乏评估[2]采用癌症疲乏量表(CFS)进行癌因性疲乏评估,量表中包括躯体疲乏、情感疲乏、认知疲乏3个附表,分数越高表示疲乏程度越高。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对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采用Person进行相关性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癌因性疲乏评分 在癌因性疲乏评分上,化疗前后进行评估发现,化疗前患者的癌因性疲乏评分为(32.8±8.4)分,明显低于化疗后的(45.9±1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一般情况及疼痛的调查分析 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水平等一般资料以及VAS评分情况。见表1。

表1 95例患者一般情况[n(%)]

2.3 多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 多因素相关性分析可见,年龄、婚姻、VAS评分对患者的癌因性疲乏评分产生影响(P<0.05)。见表2。

表2 多因素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有研究表明,大肠癌化疗后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发生率较高,最高是躯体疲乏,其次是情感疲乏,最后是认知疲乏[3]。患者在化疗后躯体疲乏程度最高的原因是因为化疗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以及癌痛对患者身体造成影响,影响患者的食欲,从而影响到营养的摄入,身体能量消耗过大,未能及时得到补充,故而躯体上的疲乏感迅速反应,这种疲乏无法通过简单的休息得到缓解。国外学者报道显示: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越低,其癌因性疲乏程度越高[4]。故而化疗后应重视患者癌因性疲乏的评估,指导患者适当运动和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并指导患者合理饮食,补充营养,达到减轻癌因性疲乏的效果。在本次研究中发现,化疗后患者的癌因性疲乏评分明显高于化疗前,癌因性疲乏程度加深。

经多因素相关性分析发现,年龄、婚姻、VAS评分与化疗后癌因性疲乏成显著相关(P<0.05)。其原因可能有:①本组研究对象中,≥60岁的老年患者占55.79%,老年患者较多,老年患者年龄较大,身体机能减退,化疗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了一定损伤,恢复难度高于年龄较小的患者。且老年患者对化疗的耐受能力较弱,化疗后机体恢复快。②婚姻因素上,已婚患者有配偶的支持和陪护,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减轻情感疲乏。③性别因素上,本次研究中性别与癌因性疲乏关系不显著(P>0.05)。而国外以及国内的一些文献报道显示性别因素也是癌因性疲乏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因为性别会影响到血红蛋白含量、携氧能力,女性的血红蛋白水平低于男性,故而女性的癌因性疲乏程度更高;但也有文献指出[5]:女性夜间褪黑激素水平变化大,疲乏程度与褪黑激素产物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0.845,P<0.05)。出现本次研究结果的原因可能是本次研究纳入对象涵盖面较小,涉及的内容不全面,在未来还需进一步加强研究。④在VAS评分上,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其是癌因性疲乏的一个影响因素。且本次研究中中度疼痛患者较多,占41.05%。国外有文献报道指出:中度疼痛患者发生癌因性疲乏的几率是轻度疼痛患者的2.3倍。疼痛是大肠癌患者化疗后的常见并发症,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患者化疗后的活动,且影响食欲,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而且疼痛使得患者长期采用强迫体位,影响患者的休息,从而加剧疲乏程度。可见,疼痛对癌因性疲乏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6]。临床护理人员应适时加强对患者疼痛的干预,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如注意力转移、情志疗法、给予止痛药等),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

综上所述,大肠癌化疗患者普遍存在癌因性疲乏,患者的体力、心理健康水平等受到一定影响。正确认识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关注患者化疗后的营养状况,密切监测血红蛋白浓度等指标,及时根据患者的情况缓解患者的疼痛感,能达到减轻癌因性疲乏程度的目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高媛媛,谢发琴,张硕,等.大肠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诱因的多重逐步线性回归分析.中国伤残医学,2015,23(2):112-113.

[2]吴晓琴,夏海鸥,章灵君,等.94例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现况调查分析.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3):64-66.

[3]卫建宁,李淑霞,刘蓓蓓,等.大肠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水平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广州医药,2014,45(4):87-89.

[4]李萍,李淑霞.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症状群发生状况及其对患者日常活动的影响.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14):1068-1071.

[5]徐波,刘扬,路虹,等.癌症化疗患者疲劳状况的调查.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0):793-794.

[6]李智,胡秋兰,黄明君,等.大肠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分析.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0):20-2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5.059

2015-11-13]

522000 揭阳市人民医院化疗二科

猜你喜欢

因性大肠癌程度
林雁健脾益肾针刺法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癌因性疲乏临证经验
国内外灸法治疗癌因性疲乏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质量分析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睡前音乐疗法对乳腺癌放疗患者睡眠质量和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中药单体逆转大肠癌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
九句因理论的形式语义学
RECIST1.1标准和RECIST1.0标准对大肠癌肝转移疗效评价的比较
对比腹腔镜及开腹手术在大肠癌治疗的有效性观察
将内燃机摩擦减小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