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生活化三策略

2016-03-04福建厦门市康乐第二小学361006苏银宝

小学教学参考 2016年32期
关键词:游泳圈春游生活化

福建厦门市康乐第二小学(361006) 苏银宝

数学教学生活化三策略

福建厦门市康乐第二小学(361006) 苏银宝

数学即生活。小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既要利用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又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内化,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用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生活化情境素材实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课程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要有意识利用数学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还要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了数学,就要用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二是要借助生活中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例子来帮助理解数学。可见,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编拟生活化的素材、开展生活数学实践等形式,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活学生生活经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益。

一、情境生活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小学生亦是如此,他们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决定了当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产生疑问时,想探个究竟的欲望就特别强烈。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学生自主探究的生活情境,把学习内容情境化,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进而解决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例如,“如何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是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在教学时,教师不能把它简单地作为一个知识点来介绍,而是让学生在学习这一课前先经历统计的体验,使学生置身于生活所呈现的问题情境之中,让学生切实感到有问题要探究、要回答。通过设置问题,使学生产生迫切地想学习此知识的强烈愿望,进入课堂教学前的积极思维状态,为课堂教学埋下伏笔。同时,学生也能够根据收集到的生活信息,自主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感受学习的价值,享受学习的无穷乐趣。在教学“统计”一课前,教师先抛出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春游。

师:我们学校准备组织一次春游活动,大家希望去哪里呢?

生1:我们组想去“万石植物园”。

生2:我们组想去“日光岩”。

生3:我们组想去“海沧野生动物园”。

……

(通过讨论,引起学生对春游目的地的争议)

师:那么到底听谁的呢?学校应该怎么决定呢?

教师顺势引出调查统计“对不同春游目的地的同意者数量”的必要性。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调查,在调查之前先引导学生思考:“准备怎样调查?调查哪些学生?如何记录调查结果?”由于课前学生都积极地进行了解,上课时,学生将带来的信息互相交流,课堂气氛异常活跃。通过调查得知,全班喜欢去“海沧野生动物园”的人数最多。应多数人的要求,春游地点就定在了“海沧野生动物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为选定了春游地点而开心,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从生活情境出发,积极地引导学生亲身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从而使学生感受到统计知识的实际价值,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把学习内容情境化,学生积累了统计的经验,加深了对统计思想与方法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初步的统计意识。

二、素材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缤纷的现实生活中提取学生耳闻目睹的典型事例作为教学素材,创设学生感到亲切的情境,学生必然会很迫切地想探究其中的奥秘,从而强化了学生自主求知的意识。

例如,为了进一步巩固“可能性”这一知识点,教师结合夏日游泳的活动,举了一个例子:“有一天,泳具出租店租出了四种商品,包括小游泳圈10个,游泳气垫2个,大游泳圈3个,救生衣5件。”

师:假如你是店主,进货时应该多进哪种商品呢?

(学生很感兴趣,抢着说出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见解)

生1:我认为应该多进一些小游泳圈。

师:为什么呢?

生1:因为小游泳圈租出去的最多,说明需要的人多一些。

生2:我认为应该多进一些游泳气垫,因为游泳气垫租出去的最少,说明还有好多人没来租。

师:是这样吗?

生3:我认为不是,这样租游泳气垫的人还是少,会剩下很多。

师:是啊,剩下很多就会造成商品堆积。所以应该多进什么才正确呢?

生(齐):应该多进小游泳圈。

学生最容易对身边发生的事情产生兴趣,对相对遥远的事或者自己从未听说过的事难以产生共鸣。如果发生在身边的事情能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不但能使学生产生兴趣,而且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因此,要引导学生体验如何发现问题,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完成的问题,如何把实际问题变成数学问题,如何通过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将数学素材生活化。通过这样的教学步骤,使学生逐步积累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经验。

三、实践生活化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一盎司经验胜过一吨理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明确指出:“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即学生的生活实践过程中逐步积累的。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即实践应生活化。室外活动就可以提供广阔的教学空间和生活背景,能让学生摆脱教室的限制,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为了使学生在生活中深刻认识并体验到知识的价值,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亲临其境,把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加以具体运用,不断探讨和设法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学生既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能引起掌握新知识的渴求和热情。

例如,在教完“确定位置”这一课后,教师印制了模拟电影票,并把录播室的椅子摆成类似电影院的座位,引导学生根据模拟电影票上写的“第几排第几座”找到自己的座位后,组织学生观看录像片段《米奇妙妙屋》,让学生感到数学很亲切。

课后的游戏也是数学的实践活动,同样以“确定位置”一课为例。师生共同制作了动物棋盘,并设计了多种玩法,如“吃”或“斗”的玩法:什么动物向哪个方向走几步,再向哪个方向走几步就可以吃到什么动物;要吃什么动物应该怎么走。又如“猜”的玩法:甲说往哪里走几格再往哪里走几格,乙猜一猜是什么动物;甲说出是什么动物让乙猜应该怎么走。通过反复运用所学的方位知识,学习过程得以延伸。

通过实践生活化,学生感悟到数学与现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认识到了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问题,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促使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数学与客观世界天然地存在着一种密切的联系,数学问题生活化与生活问题数学化是现代数学教学的改革方向。因此,数学教学应与现实世界紧密联系,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增强学生的直接经验,丰富与发展学生的数学认知,逐渐建构起从生活经验出发的较为系统的数学知识,并形成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责编李琪琦)

G623.5

A

1007-9068(2016)32-037

猜你喜欢

游泳圈春游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游泳圈大涂鸦
春游
春游曲(其一)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长”大的游泳圈
松紧游泳圈
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