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在提高静脉用药质量中的作用分析

2016-03-04郑怡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期
关键词:调配本院品管圈

郑怡博

品管圈在提高静脉用药质量中的作用分析

郑怡博

目的分析品管圈对提高静脉用药质量的作用。方法对比分析品管圈项目开展前后,静脉用药配药差错率和患者的临床满意度。结果在使用品管圈之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工作效率从使用前的67%升高到了使用后的93%。此外,静脉用药差错率也从使用前的2.45%下降到使用后的0.61%,患者对医院静脉输液的满意度也从69.24%上升到93.38%。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开展品管圈活动,建立了一套系统的考核模式和执行标准,显著提高了静脉用药质量。

品管圈;静脉用药;质量

品管圈(QCC)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被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本院对品管圈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运用及效果进行了探讨,以期能更好的推动品管圈在我国医疗行业中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现有药师10人,护师33人,其中研究生1名,本科生22人,副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8人。2010年12月本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开始投入使用。2013年1月本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开展的品管圈项目。

1.2 方法

1.2.1 项目培训 委派专业咨询公司对本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负责人、业务骨干及账物管理员进行项目培训,具体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项目规划、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具体实施步骤等。

1.2.2 项目计划 持续改进项目一共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进行数据收集、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制定,然后提出改进的优化方案;第二阶段属于项目的“实施阶段”,即将改进的优化方案应用于实际工作,并对实施效果进行总结;第三阶段属于项目的“效果确认”,对改善后的数据进行整理,然后与改善前进行对比,确认改进方案获得的效果;第四阶段属于项目“标准制定”,当项目改进收到良好效果后,将改善内容及成果落实到具体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及操作规程中。

1.2.3 主题选定 该项目人员共15人,主要包括了项目负责人、部门负责人、组员,主要是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共提出改进主题12个,其中有一些主题需要临床部门配合。部分主题仍然存在一些外部或不可控因素。通过反复讨论后达成一致意见,本次研究改进的主题是“提高输液成品的合格率”。

1.2.4 现状分析 借助现状分析工具-图表法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和分析,绘制改善前帕累托图,原因检查表,同时借助要因分析法和鱼骨图进行要因圈选,生成要因分析表,从而减少输液成品中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其整体质量。

2 结果

在使用品管圈之后,通过对每天的配药袋数进行统计后发现,本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工作效率从使用前的67%升高到了使用后的93%。此外,静脉用药差错率也从使用前的2.45%下降到使用后的0.61%,与此同时,患者对医院静脉输液的满意度也从69.24%上升到93.38%。见表1。

表1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效率和配药差错率情况(%)

3 讨论

通过品管圈活动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开展,可以有效地挖掘、引导、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潜力,而且全科室员工够可以参与到主体管理目标中去[1]。

3.1 分析原因 任何一个问题的出现都不是一种或几种原因导致的,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规划的改善目标开始,召集所有圈员通过“脑力激荡法”,借助特性要因分析图,从设备、材料、人员、方法着手,集思广益,抓住关键因素,由表及里,逐步深入,从错综复杂中理出头绪,进而找出影响目标的主要原因。具体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 造成排药错误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异态追查不彻底,未遵守相关操作流程,操作环节需要根据现有条件进行规范、优化,进修、实习及新上岗人员对相关操作流程掌握不熟练,药品因包装相似而出现混淆。② 造成调配环节出现差错的主要原因。调配间的管理不够严谨、细致,在药物调配过程中调配人员遇到问题未及时处理和反馈,调配间内未调配药篮和已调配药篮摆放不合理,不同批次药篮标识不够清晰、分区不够明确,药篮调配环节、传递环节管理不够细致,不完整剂量药品共享空安瓿摆放不规范。

3.2 对策拟定及实施 ①针对排药错误提出的应对措施。在进行排药过程中,需要在排药区域贴上“四查十对”的提示标识,在药架上设立“剂型不同”、“规格不同”、“包装相似”等警标识。同时还要对工作区域的标识进行标准管理、统一筹划、规范整理、责任到人,以便日后核对和查找。据工作流程,对将质量控制评价标准进行逐级量化,强化质量控制督导职能,每日班会集中追踪异态事件,将质控评价与个人晋级、晋升、评优、绩效等挂钩。②针对调配环节错误提出的应对措施。调配间的日常工作一般是由总务班进行统筹安排,调配过程如果出现相关问题由总务班协调解决,该过程严禁调配人员进行干扰。强化调配过程督导,总务班执行反馈、督导职能,定期对本调配间的工作情况进行反馈。对调配间内药篮置放规范进行细化,避免出现混淆情况[2]。对药篮传递流程进行规范,要求以安全、稳妥为前提,细化药物打包管理流程,不同批次药物最好明确标识,区分摆放,避免打包药物混淆。

作者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开展品管圈活动时,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经验,逐渐建立了一套系统的考核模式和执行标准,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有效的推动了我国医疗行业的发展。

[1]余丽,舒成仁,邓彬.品管圈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实践.中国药师,2012,8(10):154-155.

[2]魏巍,洪晓,冉晓军.应用品管圈方法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报损.现代妇女(医学前沿),2014,16(10):85-8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1.229

2015-08-20]

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猜你喜欢

调配本院品管圈
养猪饲料巧调配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大气调配师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张馨予调配
医疗质量也要有“品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