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在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中的媒介作用研究
——以河北省邢台市为研究对象

2016-03-03张静瑶

邢台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城市英语

张静瑶

(邢台广播电视大学,河北邢台 054000)



英语在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中的媒介作用研究
——以河北省邢台市为研究对象

张静瑶

(邢台广播电视大学,河北邢台054000)

摘要:一座城市的文化软实力,主要体现在由城市品位、城市品牌、城市形象等要素所构成的城市形象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化软实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强弱。而英语作为世界的“普通话”,对于城市面向国际视野的形象塑造、文化交流和经济往来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英语在对外交往方面所特有的媒介角色,对于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

关键词:英语;城市;文化软实力;媒介作用

一、引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已经被提升到战略高度,受到越来越多城市的重视。所谓“文化软实力”,是指文化作为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所表现出来的吸引力、渗透力和影响力,它是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1]。大力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促进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是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邢台有着3500余年的建城史,是河北省最古老的城市。从殷商古都到明清重镇,从卧牛城传说到义和拳故事,从首位状元孙伏伽到科技巨擘郭守敬,从巨鹿古战场到抗大陈列馆,深厚的文化底蕴,使邢台足以傲视燕赵大地。当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重大的国家战略,邢台面临着千载难逢的重要发展机遇。在这个特殊背景下,切实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影响发展全局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在城市文化建设方面下一番功夫,而英语作为对外交往的首选工具,应该充当沟通的媒介,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二、利用英语的媒介作用,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

城市文化软实力主要包括城市文化品位、城市形象宣传、历史文化遗产、特色文化品牌、城市核心竞争力等要素。在这些方面,英语都可以发挥媒介作用,把城市特色传播到更加广泛的领域。

1.利用英语的媒介作用,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所谓城市文化品位,广义上是指城市的视觉系统、理念系统以及行为系统所具有的文明程度或文化含量。狭义上是指城市文化活动和文化成果所内涵的人文意识、科学理性程度及其思想的高度和艺术的深度[2]。城市文化品位的表征是城市的形象,反映的是城市内在的实力。一般意义上讲,城市文化品位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市民的文明素质;二是城市的景观和风格;三是城市管理的科学水平和文化艺术活动的广泛开展及学术成果转化的文化内涵;四是城市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文化含量;五是城市管理在制度文化上的建设程度。毫无疑问,首当其冲的市民文明素质就包括使用英语的能力和水平。英语作为全世界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是对外交往活动中最常用的媒介。熟练掌握英语,对于提高中西方交流与合作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礼仪之邦,“有朋自远方来”能够听到熟悉的语言,自然会消除距离所产生的陌生与顾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走进邢台,有的从事科技教育工作,有的置身经贸合作领域,有的仅是单纯旅游观光。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会接触到普普通通的邢台人。如果广大市民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英语,跟外国人进行简单的沟通或交流,一定会提升他们对本地风土人情的好感,邢台的城市文化品位就能得到彰显和提高。

2.利用英语的媒介作用,做好城市形象宣传。自1999年山东威海推出城市形象广告之后,全国各地纷纷效仿,制作了数以百计的城市形象宣传片。这些城市广告不再把焦点对准本地某一事物,而是综合考察整个城市,通过多种资源的组合,产生一种整体的冲击力,表现和展示城市形象[3]。概括起来,目前城市形象宣传片的内容侧重于人文历史、城市精神、自然风貌、城市发展等四个方面,目的是旅游推广和招商引资,画面的基本特征是自然、亲切、美感。但是,许多城市形象广告仅考虑国内观众的认知习惯,却忽略了更为广阔的国外市场,没有在宣传片里添加英语元素。就邢台而言,从2015年9月开始,以“守敬故里、太行山最绿的地方”为主题的邢台城市形象宣传片,在央视综合频道和新闻频道的《朝闻天下》栏目中播出。10月,另一个城市形象宣传片《一座最适合依偎的城市》,通过腾讯等视频平台播放。遗憾的是,这两个宣传片都缺少英语的点缀。前者虽然仅有5秒钟,如果配上英语字幕,更能体现邢台的开放精神。后者长达8分钟,出现了许多反映邢台历史与现在的“名片”:邢侯簋、邢窑白瓷、开元寺、普利寺塔、清风楼、国家光伏产业基地晶龙集团、沙河玻璃产业基地、前南峪现代农业、英谈古村、崆山白云洞……假如在这些画面上配以英语字幕,宣传效果就会更好。尤其是结尾,“北纬37度线穿城而过,一座37℃的城市,一座最适合依偎的城市”的解说词,如果是中英双语字幕,一定会使“宜居城市、慢行生活”的印象留给无数的中外观众。

3.利用英语的媒介作用,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遗产是指具有一定历史意义,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存在历史价值的文物或习俗,其主要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邢台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0处,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开元寺、宋璟碑、扁鹊庙、邢窑遗址、清风楼等。还有崆山白云洞、邢台峡谷群、天河山、九龙峡、云梦山等众多4A级以上旅游景区。这些文化与自然遗产在推介过程中都纳入了英语元素,景点介绍方面都有相关的英语表述,极大地方便了外籍游客。相比之下,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与保护却存在差距。据统计,目前邢台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1项,名气较大的有邢台梅花拳、沙河藤牌阵、隆尧秧歌、广宗柳编、隆尧招子鼓、威县土布纺织技艺等。由于重视程度不够,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称及内涵的英语翻译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应当尽快补齐短板,避免发生当年把“九龙峡”英语翻译为“nine dragon gorge”的滑稽与尴尬。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形式为传统表演、传统技艺、传统习俗,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历史积淀,所以更能够吸引公众的认知兴趣。鲁迅先生说过“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要使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并推广开来,就要把英语列入媒介范畴,让更多外籍人士通过了解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增加对城市文化的认可和赞誉。

4.利用英语的媒介作用,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文化,是城市的活力和灵魂;特色,是城市的生命和魅力,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物质和精神要素的外在表现,也是这个城市最独特的文化优势。邢台作为知名度和美誉度还不够高的城市,在城市文化特色的发掘和培育方面,不必盲目攀比、刻意摹仿其它城市的发展经验。深耕本土、提炼特色,才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根本。应当集中优势力量,推出一批以邢台历史文化资源为题材的文学、戏剧、影视、广播、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杂技、曲艺、民俗等各艺术门类的作品,打造具有邢台特色、邢台风格、邢台气派的艺术精品和文化品牌,逐步形成“邢台制作”的概念和印象,为“文化立市”提供有力保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重视和利用英语的媒介作用,着眼国内与海外两大市场,达到“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效果。2014年,邢台设立了“文艺精品创作奖”,每年安排10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该项奖励,进一步推进文艺创作和文化繁荣,提升文化软实力。此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涵盖了4种形式17个门类的首届获奖作品也好评如潮,美中不足的是从始至终没有见到英语的介入。倘若在今后的发展中,能够注重发挥英语的媒介作用,着力打造科学巨匠郭守敬、全国劳模吕玉兰、京剧名家李胜素、草根明星王宝强等邢台籍名人的品牌价值,就会在更加广阔的范围里讲述邢台故事,反映邢台特色,凝聚邢台力量。

5.利用英语的媒介作用,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一个城市的发展关键不在于今天有什么成就,更重要的是明天会有什么发展,其先决条件就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城市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城市逐步积累和发展的、同其他城市相比较而独具的,能够对各类要素实施更加优化有效的控制、整合、激活、转化,不断创造价值、造福居民的综合能力[4]。它是提升城市竞争水平的根本动力,包含软实力与硬实力两个方面。文化的发展不仅为城市核心竞争力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且也因创造经济价值、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和改善城市环境,而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日本“大阪圈”的三个城市,就是把“商业的大阪、港口的神户、文化的京都”有机结合起来,使每个城市充分认识自身的区位、资源、人文、历史等因素,并考虑到与周边城市的协同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5]。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构想,邢台的总体功能定位是:京津冀南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与产业创新转型示范区,生态旅游城市与历史文化名城。其中,生态旅游城市与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在这方面,英语的媒介作用更是不可或缺。围绕城市功能定位,需要在相关领域加大投入,使其在区位方面取得领先优势。而英语作为对外交流的“润滑剂”,能够让更多的外籍人士了解和认可邢台的核心竞争力,助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三、结语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需要历史的传承,也需要现实的创造,更需要未来的引领。邢台历史文化厚重,有着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这是邢台发展的生命力之本、凝聚力之魂、创造力之源。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正在全面实施,邢台必须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在不断增强经济实力的同时,继续提升文化软实力,给城市发展增添新的魅力。因此,要让英语发挥好对外交流的媒介作用,为提升邢台的文化软实力推波助澜,使魅力邢台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参考文献:

[1]刘佳.文化软实力视阈下的英语教学与学生文化输出能力培养[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4).

[2]汪田霖,吴忠.论深圳文化品位的提升[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

[3]聂艳梅.我国城市形象片创作现状与创作策略[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4]王永焕.霸州城市定位及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对策研究[J].山西建筑,2011,(36).

[5]仇保兴.城市定位理论与城市核心竞争力[J].城市规划,2002,(7).

[作者简介]张静瑶(1982-),女,河北邢台人,英语语言文学硕士,讲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与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邢台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英语在邢台文化软实力提升中的媒介作用研究.项目编号:XTSKQR2015001

[收稿日期]2016-03-15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658(2016)02-0136-03

猜你喜欢

文化软实力城市英语
人文城市应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文化软实力视角下的标识语翻译规范化研究
徐州广播电视台:讲好特色故事雕刻城市形象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