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官方媒体反腐新闻话语隐喻建构研究

2016-03-03刘叶红

邢台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概念隐喻

刘叶红

(湖南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南益阳 413000)



官方媒体反腐新闻话语隐喻建构研究

刘叶红

(湖南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南益阳413000)

摘要:基于中纪委官网2012年11月19日至2015年12月27日时间段内的反腐报道语料,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视角出发,采用定性的方法,对中纪委官网反腐新闻话语中的概念隐喻进行研究,旨在考察官方媒体反腐新闻报道的隐喻类型、不同隐喻类型的修辞传播意图。研究发现:(1)官方媒体反腐新闻话语共使用了11种概念隐喻类型:战争隐喻、工具隐喻、工程隐喻、动物隐喻、竞技隐喻、天气隐喻、植物隐喻、器官隐喻、道路隐喻、时间隐喻和疾病隐喻。(2)不同的反腐话语隐喻建构当前反腐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现状,并反映社会现实;官方媒体使用平民化反腐隐喻话语,符合受众认同,建构反腐必胜的信念。

关键词:中纪委官网;反腐新闻话语;概念隐喻

一、引言

官方媒体是指政府主办或为主要投资方的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刊物等媒体,旨在宣传下达执政党和政府的政策方针,进行舆论引导和舆论宣传。反腐新闻话语是指媒体利用新闻的制作手段与编辑技术,使用程式化的规则,对反腐真实事件的一种再现过程,是由反腐内在本质决定的表现形式和反腐理性工具而构建的对社会现象进行局部的反映和解释的典型编码过程。官方媒体反腐新闻话语是极具代表性的政治话语。概念隐喻在政治语篇中大量存在。话语者通过把政治现实进行概念化思维,框架政治命题,用人们熟悉的事物来表达和理解另一种事物,从而让人们更易理解和接受话语者的思想,达到政治话语受众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反腐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外研究者们的关注。目前,国外新闻媒体反腐研究侧重新闻监督与反腐败的关系、电子治理抑制腐败效用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电子政务和社交媒体作为社会反腐工具中的公开性和透明性研究等。在国内,近五年来,在数字化传播技术带来的“全民发声”新舆情形势下,以互联网为工具的反腐模式研究大量涌现,但对官方媒体反腐话语研究极为少见,且散见于媒体反腐话语权的研究上,而对以官方媒体反腐新闻报道为语料的话语修辞研究更是罕见。本文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为例,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视角出发,采用定性的方法,探讨官方媒体反腐新闻话语中的概念隐喻,解读反腐概念隐喻背后的社会现实和社会意识形态建构。

二、批评话语分析

批评话语分析从语言学角度对话语(文本)所传达的意识形态进行社会分析,发现和解决社会问题,探索语言与社会的辩证关系。话语具有社会性,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同时又反作用于社会实践[1]。批评话语分析本质上是把语言分析和社会分析融为一体,从语言学角度进行社会分析,再现并建构社会事实[2]。Fairclough强调话语和社会的辩证关系。话语生成于社会并受制于社会。话语有助于知识信仰、社会身份和社会关系的重构,话语能反映深层次的社会现实,并引导社会变革[3]。在我们的研究中,由于官方媒体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国家态度,其报道极具权威性,所以官方媒体报道中的反腐隐喻话语有助于我们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反腐社会议题,考察反腐隐喻话语背后的意识形态。在利用隐喻话语对反腐现象进行叙述的过程中,探讨隐喻陈述背后的社会现实建构,感受国家反腐的立场和态度。

Fairclough指出,新闻标题是新闻语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意识形态存在于新闻标题和语篇之中,语篇的形式和内容承载着社会意识形态的印记。[3]话语是社会实践的一部分,新闻报道话语反映客观世界中的种种社会现实[4]。Lakoff(1980)认为,隐喻源自人们的社会经验和体验,是对认知知识的构架,具有社会意识形态性,能够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5-6]。中纪委网站反腐新闻报道中的隐喻话语是话语实践的表现形式,其意义折射社会建构性。

三、研究材料

选取具有权威代表性的官方媒体是保证研究信度的必要条件。中纪委网站,是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的简称。网站于2013年9月2日正式开通,英文域名为www.ccdi.gov.cn。中纪委网站的开通,被普遍看成是继2013年1月22日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的讲话和全会发布的公报中,传递出的中央反腐败的又一强烈信号。中纪委网站是信息公开、新闻发布、政策阐释、民意倾听、网络举报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中纪委官网反腐报道成为最为关键的消息源,其反腐隐喻话语的构建能够代表中国所有官方媒体的反腐态度和立场。

本文以中纪委网站新闻话语报道为来源,以官方媒体反腐新闻报道标题和语篇为研究对象,以反腐为关键词,以2012年11月19日至2015 年12月27日为时间段,搜索以反腐为标题的所有新闻报道,提炼反腐新闻报道中的隐喻类型。隐喻类型的提炼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通读时间节点之间以反腐新闻话语为标题的所有语篇,人工找出所有隐喻。(2)对所有隐喻归类并进行定性分析。本文通过对反腐隐喻类型的分析,并仔细考察相关文本周围的社会背景和政治背景,解读十八大以来政府反腐的坚定政治立场和社会现实。

四、研究结果和分析

(一)隐喻类型

我们生活在隐喻的世界里。隐喻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深深植根于我们的语言、行为和思想当中。语言隐喻是人类语言的自然部分,而概念隐喻是人类思维的自然部分。我们不应只关心语言隐喻本身,更应该关心隐喻的目的和效果[7]。隐喻的本质是概念性的。概念隐喻植根于我们经验的相关性、我们与物质世界的相互交流以及我们的社会和文化体验。语言潜在的概念系统包含无数的概念隐喻——从源域向目标域的常规映射,或从人在现实世界中的具体体验源域映射到另一种抽象目标域[8]。同时,概念隐喻与社会意识形态紧密相连。在用源域向目标域映射的时候,说话者可以通过源域凸显或者遮蔽目标域中的部分信息。如“论据是战争”这个隐喻就是源域“战争“的部分特征向目标域“论据”映射的结果。在这个概念隐喻中,目标域“论据”的立场、对手、防卫、攻击、输赢等被源域凸显,而“战争”的其它性质,如残酷性、血腥性、威胁性等则被遮蔽。那么,隐喻在媒体话语中成了传达意识形态、价值观、刻板印象、心理偏见的有力工具。同时,隐喻话语也能折射媒体的态度与立场倾向。本文通过对中纪委网站上述时间节点内的反腐隐喻话语进行识别和提取,剔除含有反腐隐喻重复标题的话语和语篇,人工找出有效反腐概念隐喻205条,并以源域作为分类基准,对中纪委官网使用的隐喻类型进行分类,主要提取以下11种概念隐喻。

1.战争隐喻

(1)反腐者(铁军、尖兵、斗士、排头兵、铁钉子、硬榔头)

如:反腐斗士忠诚本色

(2)反腐工具(利剑、利器、箭)

如:开弓没有回头箭反腐败斗争无退路

(3)反腐战术类型(攻坚战、持久战、硬仗、主动仗)

如:要打好反腐败斗争的主动仗

(4)反腐准备(提振军心士气、磨砺反腐剑、打造反腐利器、扎好“铁篱笆”、筑堤坝、筑牢防线、筑好“防火墙”、扎紧惩防篱笆)

如:反腐倡廉重在扎紧惩防篱笆

(5)反腐过程(打响第一枪、扩充一线“战斗力量”、让战斗力更强、持续发力、形成/聚合力、组合拳密集出招、集结号将再度吹响)

如:反腐倡廉的集结号将再度吹响

(6)反腐态度和决心(重拳出击、斗争进行到底)

如:中央重拳反腐:力度空前手段升级

2.工具隐喻(利剑、利器、箭、硬榔头、铁钉子、头一棒、总开关、笼子、弦)

如:改变反腐战局的“利器”。

3.工程隐喻(系统工程、路线图、施工队、新渠道、“铁篱笆”、堤坝、防线、“防火墙”)

如:跟防治艾滋病一样,反腐也是个系统工程,它的疫苗是制度。

4.道路隐喻(反腐之路、永远在路上、盲区死角)

如:反腐之路任重道远。

5.动物隐喻(老虎、苍蝇、狐狸、大鳄、蛀虫)

如: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

6.疾病隐喻(痼疾、癌症、癌细胞)

如:腐败是经济增长的“癌症”,腐败分子就是“癌细胞”。

7.植物隐喻(病树、烂树、歪树)

如:遏制腐败增量,“病树”必将减少。

8.竞技隐喻(牌、好声音、三部曲、旋律)

如:打好反腐“改革牌”。

9.时间隐喻(不打烊、没有退休时)

如:“干部可以退休,反腐没有退休时。”

10.器官隐喻(牛鼻子、铁腕)

如:反腐牵不住“牛鼻子”,就必须“挨板子”。

11.天气隐喻(雾霾、一阵风、毛毛雨)

如:反腐败是“祛除社会和人心中的雾霾”,恢复一种健康蓝。

(二)反腐新闻话语隐喻建构

我们发现,中纪委官网反腐新闻报道使用了大量的概念隐喻,且隐喻类型广泛,但仅仅对隐喻进行分类还远远不够。Lakoff & Johnson(1999)认为认知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相结合,不应只关心隐喻本身,隐喻的来源、结构和类型,更应关心隐喻的目的和效果。[9]那么要回答官方媒体为什么要使用这些隐喻类型,这些不同隐喻类型的使用建构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和社会意识形态,能够起到什么独到的传播效果,则需要借鉴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

1.反腐现状建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

战争隐喻是反腐新闻话语的最高频表达式,是官方媒体反腐新闻报道的主旋律。隐喻具有系统连贯性。不同概念隐喻的各个方面可以融贯在一起映射较为完整的事件图景。以“战争”为核心产生的隐喻场中,战争的各个要素都可以成为喻体。凡是与“战争”有关的词语都可以被用来当作源域,目标域则是与腐败有关的内容。如上文中提到的反腐者、反腐工具、反腐准备、反腐过程、反腐战术类型、反腐态度和决心等,给我们呈现出一个战争事件的完整画面。

打好反腐“改革牌”等竞技概念隐喻中,“牌”是源域,反腐是目标域,由于反腐与打牌之间的某种相似性,竞技的部分特点(如:激烈竞争性、严格规则性、广泛参与性等)被映射到反腐这一概念中。反腐是一场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之间的较量。在这场竞技中,为了战胜那些滥用权力的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力蜕变行为,取得反腐败斗争的胜利,应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各界在智力、体力和心理等方面的潜力,与极端利己主义思想进行激烈的对抗。竞技的意思为“比赛技艺,其结果具有不确定性,集竞争与娱乐为一体”。战争是一个群体与另一个群体的争斗与厮杀,目的是为了争夺利益或保卫利益。我们可以说,竞技隐喻形式是战争隐喻赋予的不同内容的横向扩散与传播。

反腐也是个系统工程。反腐话语通过工程隐喻的维度建构。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党和政府应从宏观总体出发,发挥“总工程师”的作用,搞好反腐制度的顶层设计和制度的创新,明确规划反腐倡廉“路线图”,当好正风反腐“施工队”,同时兼顾微观,注重系统的整体性和关联性。不能“只见森林”,或“只见树木”,而应“先见森林,后见树木”。“系统工程”隐喻话语表明反腐规模的庞大、复杂和艰巨。

以上几类反腐隐喻向我们共同传达了中国反腐严峻、复杂的现状和目前政府高压反腐的总体态势。在中纪委官网反腐概念隐喻类型中,道路隐喻、时间隐喻和疾病隐喻这三种反腐隐喻向我们共同表达了反腐的预期,即反腐任重道远的现状。在道路隐喻中,道路是静止的,通向远方,反腐斗争沿着道路向前行进,由此映射到时间域,即人沿着时间的轨迹前进,面对的是不断的新挑战。反腐“不打烊”、反腐没有“退休时”、“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表明反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反腐还只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关于疾病隐喻,从古至今,疾病负载着人们的各种想象和神话。在人与自然的斗争中,人们赋予疾病太多的隐喻思维。新闻媒介是传达疾病隐喻意义的很好载体,疾病与政治密不可分。腐败分子就是“癌细胞”,癌细胞破坏正常的机体组织。众所周知,目前我们还不能有效治愈癌症,但是我们能够利用各种先进医疗技术阻止癌细胞的无限增殖,延长机体寿命。现在我们能做的,是保持高压反腐不松懈,从思想上改变腐败分子的价值观,将腐败遏制到最低程度。

战争隐喻、竞技隐喻、工具隐喻、工程隐喻、道路隐喻、时间隐喻和疾病隐喻话语的使用建构当前中国反腐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同时也显示出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抵挡阻力、高压反腐的决心和信心。

2.社会现实建构

隐喻借助人们所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建构社会现实。束定芳认为,从隐喻的新鲜程度和使用的频率,隐喻可以分为新鲜隐喻,一般隐喻和死喻。新鲜隐喻是指首次使用或刚开始使用的隐喻。一般隐喻是指已被一般大众接受并已成为词义的一部分的隐喻。死喻指隐喻义己成为词的基本义的一部分[10]。“雾霾”于2006年首次出现在《人民日报》。2013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反腐是“祛除社会和人们心中的雾霾”。把反腐比喻成驱散人们心里的“雾霾”在中纪委官网上第一次出现的时间为2015-01-11 06:42。隐喻也会借助相对新鲜的事物来说明原信息,但这份相对新鲜不会超越目标读者的认知领域,仍基于双方相互理解的信息互动环境中。众所周知,我国空气污染比较严重,人们对雾霾的关注程度不断加强。雾霾天气几乎常态化地出现,让社会现实通过反腐天气隐喻重新建构。腐败是精神雾霾,该隐喻的生成符合一定的社会现实,能够在受众心中产生共鸣,达到应有的效果。

3.意识形态建构:反腐必胜

官方媒体使用平民化反腐隐喻话语,注重受众,得到受众群体的广泛认同。官方媒体话语者采用群众耳熟能详的隐喻模式来框架其政治思想和政治命题,以便群众更容易理解或接受其政治理念,从而达到政治话语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激发大众情感,操控大众意识形态。

战争隐喻话语广泛出现在媒体新闻报道中,介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涉及经济、政治、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疾病、环保等诸多领域,我们可以说,战争隐喻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我们的集体无意识[11]。在中纪委反腐新闻报道中,战争隐喻的频繁密集使用隐含着新闻传播者的传播意图,谁是正义的一方,在这场战争中谁最强大,谁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任何战争的胜利都要赢得群众的广泛参与。要取得反腐斗争的胜利,就必须赢得人心。那么,反腐新闻报道中的战争隐喻话语使用能够得到受众群体的广泛认同。

植物与人类关系密切,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植物隐喻的产生基于人们对植物各种特征及功能的熟悉和体验。它的形成过程就是将植物的各方面特征投射到目标域“人”或“事物”概念上,使人们得以通过感知某种植物的形态特点或体验它的用途来认知和理解某一概念[12]。植物是我们极为熟悉的词语,受众容易理解反腐话语中以植物为源域的概念隐喻。植物可以用来映射事物形状和状态等方面。在中央纪委官方语境中,因违纪违法被查处的中共官员对应的语词之一是“病树”、“烂树”、“歪树”。

器官隐喻中,“牛鼻子”比喻事物的主要矛盾或影响全局的关键。反腐要抓牛鼻子表明在反腐败工作中抓主体责任。植物隐喻和器官隐喻这两种隐喻话语都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源域,使抽象化的概念变得形象、具体、生动,通俗易懂,更易被大众接受和理解。“病树”、“烂树”、“歪树”向我们描述了当前腐败分子的现状,器官隐喻中“牛鼻子”、“铁腕”等用词表明中央反腐的高压态势,切合老百姓的心理认知。

动物隐喻的使用是人类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许多人类的行为可以通过隐喻的方式从动物的行为中得到解读[13]。人本身常常被说成是某种动物,这也是概念隐喻“人即动物”的根源。用动物特征和行为来理解人类特征和行为的背后,存在着“人即动物”这种极为普通的概念隐喻机制[14]。在中纪委官网反腐新闻报道中,“老虎”、“苍蝇”、“狐狸”三种动物走红。老虎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猫科动物,凶猛的掠食者。苍蝇体积小,多以腐败有机物为食,易滋生繁殖。狐狸以狡猾的特点著称。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斗争强调坚持“打虎拍蝇猎狐狸”。源域“老虎”投射在反腐目标政治域中指位居高权的人。“苍蝇”指官衔小或者不一定有官衔的人,包括社会基层的各个方面,涉及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日常生活等。“狐狸”指钻制度空子、逍遥法外的外逃腐败分子。腐败是中国社会进步的拦路虎,是影响党的执政地位的威胁者。在把“老虎”拉下马,把“老虎”关进制度的笼子的同时,坚持“苍蝇”一起打,打消“苍蝇”的侥幸心理和从众心理,避免“苍蝇”的大面积滋生和蔓延,真正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

战争隐喻、植物隐喻、器官隐喻和动物隐喻等平民化反腐隐喻话语表达,契合群众的认知心理,凸显出反腐没有禁区的意志和决心,赢得全民点赞,建构反腐必胜的群众信念和意识形态。

五、结论

本文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视角出发,以中纪委官网反腐新闻报道为语料,采用定性定量的研究方法,从反腐概念类型的使用、不同类型概念隐喻的独到传播效果方面分析了官方媒体反腐新闻话语的隐喻建构。官方媒体反腐新闻报道话语共使用了战争隐喻、工具隐喻、工程隐喻、动物隐喻、竞技隐喻、天气隐喻、植物隐喻、器官隐喻、道路隐喻、时间隐喻和疾病隐喻等11种类型。战争隐喻占比最大,成为现阶段反腐的主旋律。不同的反腐话语隐喻类型建构当前反腐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现状,并反映社会现实,凸显十八大以来新一届政府高压反腐的态势和力度;官方媒体使用平民化反腐隐喻话语,符合群众认同,建构反腐必胜的决心和信念。后续研究可在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扩展,对不同媒体、不同国家反腐新闻话语修辞意图建构进行对比研究。

参考文献:

[1]van Dijk,T. A. Multidisciplinary CDA: A Plea for Diversity [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2001.115.

[2]钱毓芳,田海龙.话语与中国社会变迁:以政府工作报告为例[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3): 40.

[3]Fairclough,N.Discourseand Social Change[M]. Cambridge: Polity Press,1992: 64-65,82.

[4]赖彦.新闻标题的话语互文性解读——批评话语分析视角[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9,(1):78-82.

[5]朱炜.试论隐喻的意识形态性[J].南京社会科学,2010,(7): 139.

[6]Lakoff,G. &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156.

[7]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3.247.

[8]Lakoff G.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15.

[9]甘莅豪.媒介话语分析的认知途径:中美报道南海问题的隐喻建构[J].国际新闻界,2011,(8): 84.

[10]束定芳.论隐喻的本质与语义特征[J].外国语,1998,(5): 11-20.

[11]裴晓军.战争隐喻与新闻传播理念——以都市报为例[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4): 85.

[12]陈映戎.英汉植物隐喻的跨文化理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2.59.

[13]Kövecses Z. Metaphor: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124.

[14]项成东,王茂.英汉动物隐喻的跨文化研究[J].现代外语,2009,(3): 239-240.

[作者简介]刘叶红(1979-),女,湖南益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话语分析.

[基金项目]2015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基于语料库的官方媒体反腐话语隐喻研究.项目编号:15YBA071

[收稿日期]2016-02-27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658(2016)02-0062-04

猜你喜欢

概念隐喻
中国外交语篇中的概念隐喻分析
中美政治演讲中隐喻对比分析
汉语证券类报道中概念隐喻的认知分析
概念隐喻在构建语篇连贯中的作用探析
从文化角度看中英化妆品广告中概念隐喻的差异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构建
动画电影《冰雪奇缘》中多模态隐喻的认知研究
中国日报英语经济新闻标题中的隐喻研究
徐志摩与叶芝诗作中“爱”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
《红楼梦》中红色隐喻英译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