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

2016-03-03金英淑

新课程 2016年9期
关键词:美术德育教师

金英淑

(吉林省集安市朝鲜族学校)

浅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

金英淑

(吉林省集安市朝鲜族学校)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同时还要利用美术学科本身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灵活多样的德育渗透,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小学美术;德育;多媒体

德育效果缓慢而且繁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孩子的成长起到关键的作用。德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孩子正确辨别是非、美丑、分清善恶的能力,帮助他们提高爱国主义思想,学会爱护公物、热爱集体,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以更好地实现美育的目标。下面谈谈在美术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一、有效利用教材内容

许多美术教材的欣赏作品中,很多都体现了我们伟大祖国的悠久的历史灿烂文化以及优美和深沉的民间艺术美,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审美理想,对学生起了一定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让学生从古今中外的大师们的作品中去感受美、体验美,从而开阔他们的眼界,提高审美能力、欣赏能力。从同龄儿童的美术作品中感受健康的、积极的生活乐趣,陶冶美好情操。挖掘教材,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紧扣作品的艺术特点,在研究学生基本情况的前提下设计教学活动。

二、利用基础教学开展德育

在小学绘画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地抓住基础知识与德育的关联点进行德育。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各种优良品质。如,在基础绘画教学中,就一个最简单的线条,也能让学生明白做人要站得直、稳稳当当,不做坏人。通过平心静气、认真地绘画懂得线条的组织、形体的塑造、色彩的协调、构图的平衡,更深地体会艺术的美。

又如,在手工教学中,可以在手工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学习方法,教导学生要爱护公共利益,在手工制作中使学生逐步形成刻苦认真、不怕挫折、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通过这一过程理解人们的财富来源于劳动,为了使人们将来的生活更加美好,我们应该更加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

三、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促进其个性化发展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提高的过程,教师在实际教学时要妥善处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使学生逐步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动手研究,鼓励学生深入实践,提倡个性化学习。教师还需尊重每一个学生,要承认学生间的差异,要善于根据不同的学生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会应用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动手动脑,鼓励学生深入实践,真正做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教师还需尊重每一位学生,要认识到学生间的差异,要善于根据不同的学生应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四、创新学生评价机制渗透德育

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为今后教学活动提供宝贵经验,需要合理设计考核方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从而有效推动学生德育,完善小学美术评价制度。比如,教师可以进行小组划分,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进行主题画作创造,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意识,让学生通过集合小组的力量来完成任务,通过搜集创作素材与创作灵感等,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服从意识、奉献意识等。

五、通过多媒体形象的展示实现美德教育

小学生由于年龄关系,心理还不成熟,其智力水平也有限,因此美术教师在开展德育时还需要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借助多媒体形象、直观的技术优势实施德育,通过多媒体让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进行心灵美、道德美等的教育。比如,在进行朱自清《背影》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人物画像,如母亲为子女做饭、洗衣服的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人物表情、动作,使其将实物与所要刻画的人物联系起来。教师再适时地进行教育,让学生理解父母的辛苦,感念父母的付出,培养他们热爱家人、尊敬父母的美德。

在美术教学中开展德育当然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法,但主要还是取决于教师的洞察力和思考力,教师要善于结合美术学科的特点与学生特点,做到灵活运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素质,促进其提高审美情趣,养成健全人格,以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1]王文凤,高俊云,王丽红.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6(9).

[2]高岩.潜移默化育幼芽 校园开遍文明花:论寓德育教育于识字教学之中的方法[J].基础教育课程,2016(4).

[3]吴志强.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小学德育教育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11).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美术德育教师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最美教师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教师如何说课
创意美术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