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德育理念渗透

2016-03-03沈红梅

新课程 2016年9期
关键词:德育课文教材

沈红梅

(吉林省榆树市双井中心小学校)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德育理念渗透

沈红梅

(吉林省榆树市双井中心小学校)

思想道德教育,是未成年人教育中最基础也是最永恒的话题。小学阶段作为塑造学生品性和规范学生日常行为的重要时期,不仅要将德育思想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中,也应该注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德育的渗透,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语文教育;德育理念;教学方法

近年来,随着隔代教育的日渐普遍和父母对独生子女过分溺爱的行为日渐泛滥,许多学生的家庭教育和学校的德育教学总是处于一种脱节的状态。以至于部分学生在家庭中养成了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到学校后也难以服从教师管教,甚至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等。这些问题都对学校开展德育管理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小学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比较强的学科,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加强德育理念的渗透,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完善个人品行等。

一、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思想,寻找德育渗透点

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材,相比传统的教材而言,具有更强的人文素养和较为丰富的德育思想。它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寻找德育理念的渗透点,如此才能保证语文课堂上德育的有效开展。具体来说,在学习小学语文教材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选取部分和德育教学相关的篇章,并挑选其中的重点词句加以剖析和领悟,让学生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体会德育思想的渗透。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单纯为了渗透德育思想而讲解课文,这样将容易陷入另一个教学误区,使课文失去本身的艺术美和文学美。

例如,在学习长春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的《林海》这篇课文时,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为教学目标,让学生在领略课文的思想感情时获得一种“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强烈情感。如学习课文的第2小节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找出文章中关于大兴安岭“看不完”和“看不厌”的相关句子,让学生自主领悟课文第2小节中的“多”和“温柔”等词语及相关句子,体会作者在描述过程中所表达出的喜爱之情。而学习课文的第3~5小节时,教师又可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鼓励学生选择其中的一小节进行背诵,让学生在背诵课文的过程中领悟林海的美丽景致,以及思考如此诱人的景色能够带给你一种怎样的情感冲击?

二、优化教学过程,扩大德育思想的渗透面

语文教材中的德育知识既分散又丰富,为了保证德育理念有效地渗透于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教师应该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扩大德育思想的渗透面。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语言文字的表现力,发挥文本的感染力,同时又能发挥语文教材的德育价值。首先,在课堂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采取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入新课教学和德育教学之中。尤其是在解读课文题目时,教师应该注意抓住课文题目中的题眼,以揭示课题的内涵。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理解,又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达到学文悟“道”的目的。其次,在教授课文的环节中,教师也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强对德育思想的领悟,通过朗读和肢体表演的方式,来接受文章对自身的教化和启迪心智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月光启蒙》这篇课文时,为了凸显出文章语言的感染力,让学生感受母亲在美妙月夜下启蒙儿子的浓郁亲情,进而体会作者对已故母亲的感激、爱戴和怀念之情,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部分段落。如鼓励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分角色扮演母亲和“我”,把他们说话时的动作和神态表演出来,同时也认真揣摩他们的说话语气。通过这种体验情感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艺术美,同时也帮助学生获得一种感恩母亲、孝敬母亲的强烈情感。这比语文课堂上单纯讲解小学生应该如何尊敬父母、孝顺父母,更能提高学生的接受积极性,也能保障德育思想的有效渗透。

三、塑造德育形象,发挥教师的模范作用

针对小学阶段学生认知能力较差、模仿能力却很强的特点,语文教师在进行德育思想的渗透时,也应该用自身的言行去感染学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正如长期的教学实践经验所告诉我们的那样,教师的人格魅力往往比任何教科书和道德宣言,更能激发学生的德育意识,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教育力量。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强调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思想和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知识时,也应该注重对自身业务素养的提高,塑造品性高尚的良师形象。只有这样,才能愈发坚定学生提高道德修养的决心,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实现知、情、义、行的充分结合。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不能仅仅停留在德育知识的讲解,也不能表现为单纯的情感宣泄或者牵强附会式的说教上。在实施具体的德育教学时,教师还应该将德育渗透和语文学科的文本教学有效衔接起来,确保德育素材和学生思想品德的契合程度。

[1]程根夫.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新课程(中),2011(2).

[2]庞月.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思路初探[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24).

·编辑 王亚青

猜你喜欢

德育课文教材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背课文的小偷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