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学生责任感的培养

2016-03-03

新课程 2016年9期
关键词:人民代表责任感品德

赵 晶

(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山河中心小学)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学生责任感的培养

赵 晶

(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山河中心小学)

列夫·托尔思泰说过:“一个人若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实践证明也是这样。可是据有关部门调查发现:当今学生的责任意识比较淡薄。这是由于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享受着来自国家、社会、学校、教师、家长的厚爱,生活环境的优越,致使他们普遍存在唯我独尊、责任心缺乏、感情冷漠、自私娇气等缺点。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呢?根据16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引起注意:

一、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创设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初步感知自己的责任

品德与社会课程要将德育目标与实际生活自然地、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这样的责任感培养才能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注重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课程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学生的需要,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生活场景,将学生可能遇到的责任问题引入课堂中,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承担责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责任感。比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六上)《假如我是人民代表》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身为人民代表的责任感,我创设了“假如我是人民代表”的模拟活动,要求每个学生像真正的人大代表一样,对日常生活中看见的不合理的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提出可行的改进意见。学生都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活动中,经过认真思考,通过这样的模拟体验活动,不仅使学生感受到身为人民代表反映群众呼声是一件严肃而庄重的事情,感受到人民代表的责任感,还树立了关心社会问题的公民责任意识和主动参与意识,增强了品德与社会课的实效性。

二、在品德与社会课中,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明确自己所要承担的责任

在品德与社会课中,教师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知识,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使其探究精神得到升华,认知得到内化迁移,责任感得到增强,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在品德与社会课中,教师应尽可能让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学会过负责任的生活,并且得到成长的体验。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六上)《共同的责任》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上的一些公益活动,我提前布置了作业让学生去自主探究,让他们通过采访、上网查询、看电视、听广播等方式,搜集第一手资料。上课时,学生展示了自己的成果,并做了翔实的介绍,如:义务献血、义务植树、为汶川灾区捐款捐物、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双日捐”活动、吉林省农村干部“三帮扶”活动、机关干部下乡支农“扶苞米”活动等。就这样,学生在自主探究生活中的各种公益活动及感人故事的过程中,在亲身参与的各项公益活动中,增强了作为公民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深刻地认识到身为社会公民不能自私地只想着自己,要心中有他人、有集体、有社会、有国家,认真履行作为一名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三、在品德与社会课中,通过开展小组合作,让学生履行自己所要承担的责任

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将外部的导向转化为内在的自我体验,而内在的自我体验其具体表现便是落实在实际行动中,让学生能积极、主动、认真地履行自己所要承担的责任。

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中要合理分工,平等讨论,轮流担任组长,创造机会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特别要关注学困生和人际交往能力较弱的学生,帮助他们融入小组学习,同时指导其他学生接纳和帮助这些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调动每一个学生为完成小组的共同任务而积极行动起来,履行好自己所要承担的责任。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上)《爱护我们的家居环境》时,在课堂即将结束时我让学生思考:“爱护家居环境我们小学生应该怎么做呢?”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定出爱护家居环境的可行性方案及行动计划。通过这样的小组合作,学生明白了爱护家居环境并非一句空的口号,而是要切实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的。再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上)《追求文明》时,我首先让学生自由发言:“为了促进生活中的健康和文明,我们小学生能够做些什么?”在此基础上,我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制定一个行动计划,选择适当的时间付诸实施,以此来帮助学生养成以实际行动维护健康文明生活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主动承担责任。

学生责任感的培养任重而道远,作为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渠道把“学生责任感培养”渗透在品德与社会课程这块肥沃的土壤中,让学生从小学会为自己负责、为他人负责、为社会负责、为国家负责、为自然负责,为培养品德良好、有责任感的现代化公民提供有力保障。

[1]苗霖.培养学生责任感的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2]赵文静.学校道德责任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人民代表责任感品德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人民代表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
媒体品牌推广中的社会责任感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责任感油然而生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